据报道,近日,胃复安(甲氧氯普胺)被发现可能导致人体肌肉痉挛,美国FDA要求在该药标签上加上最严厉的使用警告。而记者发现,在国内销售的胃复安提示的不良反应并无“肌肉痉挛”。专家提醒,使用该药一定要注意相关禁忌。
FDA警告,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该药会导致肌肉痉挛,要求生产商在产品标签上加上黑框警告,这是目前美国对用药风险最严重的警告方式。而记者从中国市场上了解到,目前销售的胃复安并无“肌肉痉挛”的不良反应提醒,只在不良反应中表示“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能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特别是年轻人),可出现肌震颤、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飞松告诉记者,胃复安在国内一般被作为止吐药,有一些服用禁忌,不能和神经类药物一起服用(如不能和抗抑郁药、镇静药一起服用)。另外,服用胃复安后最好不要开车,以免影响注意力,之前有病例曾在服用胃复安后发生车祸。
此外,由于胃复安的止吐作用,一些妊娠初期呕吐的孕妇甚至也将它当作“止吐法宝”,专家提醒孕妇别用胃复安止吐,因为胃复安会促进子宫内膜平滑肌收缩,进而引起子宫收缩。所以在妊娠时,尤其是在妊娠初期如果服用该药,很容易诱发流产。
小编讲堂:解剖止吐药――甲氧氯普胺
甲氧氯普胺是一种镇吐药,能拮抗多巴胺D2受体。吸收入血后进入脑组织,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催吐化学感受器的阈值,发挥中枢性镇吐作用。
甲氧氯普胺同时还具有5-羟色胺受体激动效应,作用于上消化道,促进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提高静息状态胃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张力和收缩的幅度,使食管下端压力增加,阻滞胃-食管反流,加强胃和食管蠕动,并增强对食管内容物的廓清能力,促进胃的排空。这些作用协同,共同增强了甲氧氯普胺的镇吐效应。
甲氧氯普胺只适合短期服用
同样是基于上述的药理作用,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主要用于:
一、各种病因所致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症状的对症治疗;
二、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
三、残胃排空延迟症、迷走神经切除后胃排空延缓;
四、糖尿病性胃轻瘫、尿毒症、硬皮病等胶原疾患所致胃排空障碍。
但是,正如法定的中文药品说明书在“不良反应”项中的描述,甲氧氯普胺“大剂量长期应用可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可出现肌震颤、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
通俗来说,大剂量的甲氧氯普胺能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而导致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这种后果类似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因此能出现肌肉痉挛(即肌震颤)、拖曳步态、头部及面部抽搐样动作以及双手颤抖、摆动等症状,就是医学上说的锥体外系反应。
其实躁动不安等症状在小剂量高浓度迅速输注时(比如临床常采用的“静脉小壶”)也能出现。因此,我们一般要求甲氧氯普胺只能短期服用,而且成人每天服用总剂量不得超过0.5mg/公斤体重;儿童每天总剂量不得超过0.1mg/公斤体重。
孕妇禁用源于致畸
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动物试验显示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有潜在致畸作用,因此中文说明书明确指出,孕妇不宜应用。
来源:39健康网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