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这是当前农村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对农村党员干部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瑶山乡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着眼农村实际,切入建设瓶颈,力求党员队伍提素质、上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到了“五带头五提高”,扎实推进党员先富工程建设。
一是着力实施党员带头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科技致富能力。通过乡成校、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专家授课等途径,每年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山核桃栽培、苗木种植、石笋培管、葡萄栽培等技术培训,同时还建立了乡农业服务中心跟踪服务体系,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有效地推动当地百姓的共同致富。每年新发展党员中致富能手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11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成了产业发展领路人。
二是着力实施党员带头贩销农特产品,提高市场经营能力。依托新兴产业党支部组建一支50名农特产品党员贩销队伍,缓解农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同时,依托远程教育和农民信箱信息化建设,提倡党员队伍中普及家庭电脑,切实提高市场经营能力。全乡现有20余名稳定的党员队伍利用网络联系、发布和查找信息,贩销农特产品。
三是着力实施党员带头设岗定责联户,提高帮带互助能力。全乡80%农村党员实现了设岗定责帮带互助,使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得到了技术支持,共同走到了致富的道路上,真正让老百姓尝到党员“双带”能力建设带来的实惠。
四是着力实施党员带头学习政策法规,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党员量化管理,建立党员办事档案制度等,切实提高了规范化办事能力。
五是着力实施党员带头践行科学发展,提高为民服务能力。通过学习实践教育活动,使全乡党员不仅在观念更新先于一般农民,发展思路活于一般农民,更要在致富本领强于一般农民,组织纪律严于一般农民,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领跑新农村建设。
为继续深化党员“先富工程”,瑶山乡党委特总结了10个产业发展党员带头致富的先进经验,并编成学习材料下发到全乡党员手中,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号召全乡党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争做百姓的贴心人,使党员的科学发展能力再上新水平。
瑶山乡党委
企业风采
2011年 瑶山乡将着力实施“优势工业强乡、特色农业活乡、品牌旅游富乡、项目带动惠乡”的发展战略,为“打造优美瑶山,建设淳北果乡”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势工业强乡,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有“保3进4”的目标,在巩固现有3家规模企业的基础上,再新增1家规模企业,努力把淳瑶实业培育成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壮大来料加工产业,实现来料加工费1500万元,使来料加工成为瑶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特色农业活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品牌打造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天坪”石笋干和“瑶记”山核桃两大品牌走出杭州,走出浙江。把天坪石笋、何家村的生态葡萄、幸福村的南天竺打造成为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着力推进5公里绿色长廊、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
三、品牌旅游富乡,融入全县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做好云溪项目整体开发的同时,宣传策划好天坪生态沟、千亩田、富岩仙姑洞、琅洞村吴氏宗祠、子皮源漂流等项目的引进,并通过举办山核桃文化节、亲水节等活动,着力打造瑶山旅游精品,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游、生态游、背包族游,使“湍口泡温泉,瑶山玩山水,千岛湖游秀水”成为现实。
四、项目带动惠乡,保民生、促增长。借助统筹城乡的大好机遇,精心梳理市县帮扶结对项目,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启动云溪农庄、亲水平台等项目建设,分步实施跨溪建集镇新区发展战略。通过“党员先富”工程、“平安瑶山”创建、“五风”评星晋级和“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等措施,架起连心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共同创造瑶山美好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