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乡镇在线 > 里商乡 > 领导讲话
推进里商乡全面科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09-12-17

推进里商乡全面科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思考

 里商乡党委书记 姜建明

    里商乡是2001年由原许源、里阳、里商三乡合并而成,位于千岛湖东南面,与千岛湖镇毗邻而望,至千岛湖镇直线距离10公里。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湖兴县,融入都市”总战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探索形成了富有里商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里商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里商乡全乡辖区面积276平方公里,人口1.17万,耕地面积3556亩,林地面积286844亩,山多地少特点明显。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导产业为茶叶、林业。200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9515万元,人均收入达6605元。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茶叶强乡镇。里商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特点:
 
1、强化基础建设,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根据全乡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环境滞后的现状,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以湖兴县,融入都市”总战略,狠抓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有利于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交通建设上,在全县率先完成90多公里康庄工程的通乡、通村公路,实现乡内道路网络联通。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实施中小学教学大楼新建、改建和食宿工程,投入150万元创建市级医疗服务中心,投入100余万元实现全乡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建设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强势推进殡葬改革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完成130只坟墓搬迁,700余只新公墓建设。

2、强化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日益彰显

    强化特色经济发展,主抓茶叶经济壮大升级。积极推进完成了3.5万伏制茶专变供电所建设,总投资达3000万元,既解决了多年全乡民用电老大难问题,又成功破解了里商茶叶产业发展用电的瓶颈制约问题,同时也为今后引进工业企业、进行项目开发打下了良好的能源基础。继续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发展,新建无公害茶厂13家,培育茶叶品牌2个。

3、强化堡垒作用,发展保障日益增强

    农村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近年来里商乡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成功进行村规模调整,将原先的31个行政村整合到16个村,调整后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2岁,村级干部队伍工作力明显增强,为全乡经济发展、农村工作基础、人民群众生活的大变化,为全面推进里商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里商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里商乡特殊的地理环境,薄弱的发展基础,与相对闭塞的交通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里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还存在诸多急需要破解的难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工业基础薄弱,短腿现象突出

    全乡目前无一家规上企业,2008年工业销售产仅为7000万元,主要以个体茶叶加工为主。交通不便、狭长溪谷地形、存量用地极少等劣势因素较多,工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发展难度较大。

2、经济总量偏小,收入来源匮乏

    2008年全乡财政收入仅30万元。乡财政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撑力非常有限,导致全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滞后,各项工作基础与兄弟乡镇也存在明显差距。滞后的工作基础又反作用于乡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着各项工作的进步和跨越。

3、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

    里商乡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茶叶为主打产业,农民经济收入以茶叶为主要来源。产业结构单一,使产业效益和农民收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茶叶市场发生突如其来的变化,必将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波。

    纵观里商乡在科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果是如果乡党委政府在主观上不作为、措施不得力、发展思路欠科学,则将进一步加剧其与其他乡镇的发展差距。能否找准突破点和立足点对推动经济兴起、推动农村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强力推进里商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乡情实际,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后,认为里商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突破点在于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立足点在于强化本乡发展特色。要实现里商乡经济社会的快速追赶和后来居上的强劲态势,必须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坚持不懈走“夯实基础、强化特色”之路,科学推动里商乡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思路比较切合本乡发展实情和现状水平,是能够通过几年的实施给里商的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带来美好前景的科学发展思路。在“以湖兴县,融入都市”大环境下,结合里商的实际情况和新形势、新机遇,乡党委政府科学定位、积极谋划,确立在今后几年继续实践“夯基强特”总体思路,继续夯实农村发展环境基础、农村干部队伍组织基础、社会各项工作基础,抓住上江埠撤渡建桥新机遇,秉承“强特”指导思想,凸显“茶叶名乡、旅游强乡、生态立乡”三块特色品牌,并通过“强化一个理念、提升两大产业、实施三项重点工程、努力推进四项工作”的具体载体来实现“夯基强特”,不断推进里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1、解放思想,善抓机遇,确立科学发展理念

    解放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定,里商乡要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全乡上下必须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善抓机遇,强化主动谋求科学发展的理念。里商地域广,资源较丰富,尤其是旅游、生态资源得天独厚。随着上江埠大桥及淳杨线改造工程的实施,里商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快速提升。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是坐视而贻,还是迎难而上、主动接轨是我们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两种态度,也最终会导致里商乡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乡党委政府树立抢抓机遇意识,高度统一乡村两级干部的思想,强化主动谋求发展的理念。

(1)、培养三种意识。教育引导乡村干部增强借势发展意识,结合上江埠撤渡建桥工程主动对接、趁势而为;培养乡村干部敏锐的捕捉机遇意识,做好抓机遇谋发展文章;倡导乡村干部增强敢于担责的意识,鼓励干部不怕失误、不惧失败、敢干事、敢担责,在闯劲上增强科学发展的巧劲,推动工作跃上新台阶。

(2)、树立三种作风。在乡村干部中树立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的作风,通过扎实的群众工作提高把握农民需要,做好农村工作水平和处理农村复杂事件的能力,营造比能力、比水平的工作氛围;树立不甘落后、力争上游、争先创优拼搏的作风,激励乡村干部敢为人先、敢争一流,形成比业绩、比发展的竞争氛围;树立廉政干事、干净干事的勤政廉洁作风,强化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洁意识,以制度管理人,以精神鞭策人,树立比奉献、比廉洁的工作气氛。

(3)、建立三项制度。健全一套乡村两级干部工作考核激励制度,如:乡村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班子成员重大工作联系制度、干部员考勤奖惩制度等等;建立一套乡村两级公正、公平、透明议事制度;建立一套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如对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计生和其他影响较大的工作进行干部责任追究。

2、做精做大,提升产业,形成科学发展强势

(1)、加快以茶叶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的提升。

    里商乡现有茶叶面积1.8万余亩,年产名茶900余吨,产值超亿元,占全县五分之一多。茶叶已成为里商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茶叶产业化水平不高、加工生产技术滞后、品牌效应不够明显,茶叶产业效益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做精做细茶叶文章、提高茶农收入成为乡党委政府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具体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做精茶产品。通过与浙大茶学院专家联姻合作,加强技术培训,开发新产品、提升品牌内质。

二是调优茶结构。在稳定全乡人均2亩茶园的目标基础上对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力争使名茶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兴办茶企业。在稳定全乡13家名茶无公害加工茶厂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进培育1―2家全乡茶叶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全乡的茶产品、茶产量、茶产值的提升。

四是拓宽茶收入。以举办采茶节为载体,开发茶园观光炒茶体验等参与性旅游,拉长产业链,拓宽茶农收入。

(2)、加快提升以集镇建设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

上江埠大桥的建设使我乡区位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主动接受千岛湖城区的带动辐射力显著增强,为旅游、三产发展、商业集聚提供配套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可能。在近年集镇、学校、卫生院、环保等集镇基础功能配套完善的基础上,我们要谋划好老集镇的改造提升,着眼谋划跨湖发展,通过行政中心的搬迁带动集镇新区的发展,以增强和提升我乡集镇建设功能,努力打造千岛湖南岸旅游服务精品小镇。

3、优化结构,立体开发,强壮科学发展肌体

(1)、加快推进以桐山岭下山脱险脱贫新农居点建设为龙头的全乡新农村建设工程。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桐山岭自然村下山脱险脱贫新农居点建设工程,以此作为全乡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带动示范点,连续三年列为年度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抽调骨干力量联村联工程,稳步推进工程进度,2009年10月新农居点建设全面竣工。新农居点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整齐气派,为全乡新农村建设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典范。在桐山岭新农居点胜利竣工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村庄发展,鼓励更多的村实施高山自然村下山移民整体搬迁或就地规划整治工程。在项目安排上向新农村建设工程倾斜,指导各村充分利用好惠民政策、帮扶结对、移民工程等项目资金,加强路、水、灯、村级公园、健身场所、环保设备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优化村庄环境面貌,提升村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2)、加快实施以文源生态沟旅游开发为龙头的乡村旅游开发工程。

    我乡具备毗邻千岛湖的区位优势,即将具备优越的交通优势,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资源在区位和交通优势的配合下,蕴含着极大的旅游发展潜质。在前期已进行的旅游资源调查规划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旅游开发步伐,以点线块结合思路,分时分段确立重点,稳步有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旅游经济增长亮点。
 
一是开发好一个点。2009年通过招商引进外地老板开发文源生态沟,预计投资2000万元。目前道路拓宽等前期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一期漂流项目正在最后的审批当中。

二是形成一条线。积极争取开发“梅花尖―商辂故居―文源生态沟―石林景区”这一条生态旅游线路。

三是规划打造一个专业村。将文源生态沟所在村郎范村进行科学规划,鼓励村干部大胆解放思想,规划建设好配套服务设施,培育配合乡村旅游的农家乐专业村。全乡农家乐发展要做好巩固提升和培育发展两篇文章,对原有的几个点,进行规范管理,提升卫生、烹饪技术和服务经营水平。对有条件的村和农户,特别是文源生态沟旅游景点沿线各村要积极鼓励发展农家乐,拓宽农民创业增收的渠道。各村还可利用生态茶园开展参与性农业体验旅游经营,创新形式搞活旅游经济。

(3)、加快推进“一二三”农民增收拓宽工程。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是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改变全乡农业结构“一叶概全”的单一现状,乡党委政府大力实施“一二三”农民增收工程,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确定每年完成1000亩山核桃套种、2000亩毛竹基地、3000亩油茶低改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村,从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加大政策补助力度、加大技术督导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一二三”农民增收拓宽工程,着力形成以茶叶为主导,毛竹、油茶、山核桃等为辅助的多元产业经济格局,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4、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保障和谐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和组织保障,着力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定。

(1)、努力抓好党建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组织模式和活动方式,抓教育、抓班子、抓队伍、抓载体,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载体,开展“五好”村党支部创评、群众民主评议等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和带领发展本领。同时要下功夫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使农村党员队伍“后继有人”,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和生机活力。

 (2)、努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争先创优开创新局面。

    健全“村为主、乡负责”工作机制,强化村干部工作责任,抓好村计生联系队伍建设,配备每村专职计生联村干部,充实工作力量,形成上下“一盘棋”工作氛围。做好育龄妇女和重点对象信息动态管理,优化常规宣传服务工作,努力扭转计生工作基础差的局面,推进计生工作向前迈出大步伐。

(3)、努力抓好综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进一步强化综治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道路交通管理及全乡治安整治等常规工作。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维稳工作新机制,努力化解遗留矛盾问题,预防和化解潜在矛盾纠纷,继续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对象的稳控工作,坚决完成上级交办的维稳任务,全力维护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4)、努力推进民生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乡村干部优化作风、提高意识,树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理念,指导各村充分利用帮扶资金、上级补助资金积极实施改水、改厕、改路、修堤、建桥、亮灯、环保治污等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完善老年活动室、村级健身场地等公共设施,积极开展村庄综合整治,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保障农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扎实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做好民政、残联、低保救助、危旧房改造补助等民生救济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解困力度,让群众共享党的政策春风和发展成果。

乡镇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