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图为村民在文化礼堂办喜宴。
春节前,方立新和方宇于两家同时在村中的宗祠办喜酒,一个招婿一个嫁女,热热闹闹的婚宴让古老的宗祠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前办喜宴村民都在自己门口摆,下雨时没地躲,现在有了文化礼堂,大家高兴地吃,不用当心老天下雨下雪了。” 方立新望着热闹的喜宴,开心地笑了。
2011年修缮方氏宗祠,村民们踊跃捐款。经过一番“打扮”,变成文化礼堂后,村民办喜事有了固定场所,妇女们跳舞有了去处;过年时,全村人聚在一起迎新祈福。
在瑶山乡浪坑源村,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现代的文化礼堂,还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等。
方氏宗祠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各类牌匾对联齐全,气势恢宏。大门两侧挂着“汉代名门望族,唐朝理学名家”的楹联让人忍不住想进去一探究竟。门口是近一人高的戏台,穿过戏台才是宗祠的厅堂,这与其它的宗祠有点不一样。
在厅堂两侧墙壁上,通过村史、民风、成就、艺术、规划廊可以了解村里的历史、文化、民俗、村规民约及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思路。正堂则设立为道德讲堂,村民在聆听文化礼仪、政策等宣讲,或进行交流恳谈。而今,时代赋予了祠堂更多的意义,构成农村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把宗祠与文化礼堂融为一体,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多的益处,凝聚人心。”当过村里文化员的郑君文如是说。
郑君文说,以前作为宗祠,只有在正月初一或是唱戏的时候才开放,成为文化礼堂后常年免费开放,每晚都有人在这跳舞,成为村民平时开展娱乐活动的良好环境。如今,村民走进文化礼堂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不仅展现了村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村民综合性文化场所的精神家园,更是发展乡村旅游诠释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最佳点。
为了建设好文化礼堂,许多村民积极参与其中。村老年协会会长方吉德召开老年人座谈会征求相关意见建议,查找相关历史档案及资料照片,到各个有历史内涵的景点取景拍照,并将所有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方吉德说,文化礼堂是一个综合性文化场所,满足村民举办文化节庆、文明礼仪、文体活动以及议事集会等功能需求。同时,村文化礼堂也是展示美丽乡村、乡风民俗,传承孝义文化的重要场所。
“你看老家环境多好,有了文化礼堂,与老人一起练练字、敲敲鼓、聊聊天,活动很丰富。元宵节我们还有个大活动呢,那时文化礼堂更热闹,在城里可不能享受到的,到时候要来啊!”以前,方吉德常住在城里儿子的家,如今与老伴一起常住在村里。(记者 义永华)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程就 徐满萍
企业风采
2011年 瑶山乡将着力实施“优势工业强乡、特色农业活乡、品牌旅游富乡、项目带动惠乡”的发展战略,为“打造优美瑶山,建设淳北果乡”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势工业强乡,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有“保3进4”的目标,在巩固现有3家规模企业的基础上,再新增1家规模企业,努力把淳瑶实业培育成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壮大来料加工产业,实现来料加工费1500万元,使来料加工成为瑶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特色农业活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品牌打造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天坪”石笋干和“瑶记”山核桃两大品牌走出杭州,走出浙江。把天坪石笋、何家村的生态葡萄、幸福村的南天竺打造成为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着力推进5公里绿色长廊、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
三、品牌旅游富乡,融入全县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做好云溪项目整体开发的同时,宣传策划好天坪生态沟、千亩田、富岩仙姑洞、琅洞村吴氏宗祠、子皮源漂流等项目的引进,并通过举办山核桃文化节、亲水节等活动,着力打造瑶山旅游精品,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游、生态游、背包族游,使“湍口泡温泉,瑶山玩山水,千岛湖游秀水”成为现实。
四、项目带动惠乡,保民生、促增长。借助统筹城乡的大好机遇,精心梳理市县帮扶结对项目,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启动云溪农庄、亲水平台等项目建设,分步实施跨溪建集镇新区发展战略。通过“党员先富”工程、“平安瑶山”创建、“五风”评星晋级和“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等措施,架起连心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共同创造瑶山美好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