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乡朱家村
  发布时间:2014-08-01 16:55:42   

  村概况

  “朱子后裔、诚正古村”,朱家村地处朱峰锦坑源头,属于浙西丘陵地貌,地势南低北高,东与汪宅乡毗邻,北与左口乡、宋村乡接壤。行政隶属金峰乡,距离千岛湖镇22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村域总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4个村民小组,118户,总人口353人,全村主要由朱姓组成,只有一户姓邵,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时移民后靠户。

  自祖先迁居成村以来有800多年的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村级组织多次发生变动:原朱家村为朱家大队,下辖四个生产队,曾历次与隔壁村因行政事务分合;2007年行政村撤并后,行政建制仍为朱家村,1个自然村;在1962年时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到目前为止,有正式党员22人,预备党员2人。几年来,朱家村获得过省级卫生村、县级生态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环保先进村、计生工作先进村、五星级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文化礼堂

  朱家村文化礼堂建设包括礼堂、讲堂、朱氏文化展示厅、摄影基地展示厅及五廊建设,投入资金50余万元。其中礼堂及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设在近200平方米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宗祠内,是村民猪头祭祖、元宵舞龙灯、喜丁酒宴、祖宗抬巡仪式、婚丧嫁娶行礼等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设在300余平方米的村大会堂内;朱氏文化展示厅、摄影基本展示厅设在200平方米的朱氏文化展示馆内;同时新建了村民室外活动广场两处,近400平方米。

  文化礼堂建设中立足朱家村的史情、实情,以浓厚的民俗文化为着手点,挖掘本土文化,提升村民素养,使文化礼堂植根于乡土。重点突出朱家特色文化品位,深挖厚重历史底蕴,做足朱子文化品牌,使朱家的“两堂五廊”倍增光彩,同时结合精品村、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建设等方面,把朱家文化礼堂建设成精品亮点。

  开展猪头祭祖、新年祈福、迎春接福、布袋新娘等各类礼仪活动6次,进行思想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10次,组织山核桃培管等新技术讲座及法制消防交通安全教育等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和法律咨询等活动5次,举办广场舞、看社戏等文体活动3次。

  乡风民俗

  朱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人文内涵。据《紫阳朱氏统宗谱》记载,在宋末元初朱熹第四代世孙朱澹,因厌倦了官场,遂挂冠归隐山林,从当时祖家徽州婺源(今江西)迁徙到淳安锦坑源头,见这里山峦迭翠,溪水长流,便定居下来,称之朱家村。村内小溪上有多座特色古石拱桥,有百余米长护村墙,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宗祠,有多座保存完好的古殿宇。现是《杭州日报》摄影创作基地。

  民俗文化独树一帜,每年正月举行猪头集体祭祖,供奉祖先宋朝理学名家朱熹、汉室会稽太守朱买臣,该习俗已经沿袭了八百余年,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影响颇深,2006年列入淳安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月朱家村因猪头祭祖活动被浙江省文化厅评定为省级春节文化特色地区。2009年以朱氏文化为背景的“金猪赐福”节目荣获杭州千岛湖秀水节文化踩街活动金奖。

  经济特色

  全村有耕地315亩,林地4128亩,山核桃种植面积1000多亩,森林覆盖率80%。山核桃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有一定规模,其它有高山蔬菜、茶叶、蚕桑、板栗、柿子、山茱萸、枣、桃、梨、柑桔等。外出劳务收入也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60万元,人均收入11341元。

  乡村旅游

  朱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村内小桥流水、城墙护村,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宗祠,每年正月举行猪头集体祭祖独树一帜,《杭州日报》摄影创作基地名声在外,2013年该村列入杭州市唯一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开发试点建设村,2014年列入县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建设,乡村旅游逐渐起步。

  公共交通

  连接千威线的朱安线康庄公路贯穿全村,公共交通班车开通至朱峰朱家线路,共四个班次,均来回对开,车程35分钟左右。

  联系电话

  村支部书记:朱金万13968117958;村委会主任:朱永红13968114396;村会计:朱福银15988848847;村级文化员:朱田苟1515884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