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集团“治边”工程重治也重理
本网讯 (通讯员 洪彩霞)舒缓顺畅的坡面,平整顺直的断面,横成“山间云梯”,竖成“金字塔”。近日,走在龙门路至老茶厂支线道路改造现场,可以看到由三个断面组成的外观造型饱满而稳固的边坡呈现在眼前。
龙门路至老茶厂支线道路改造工程为县重点项目,由建设集团实施建设,预计于今年11月中旬投入使用。该项目路堑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过五个月的紧张施工,在国庆期间已顺利完工,共完成坡面挂网喷浆12000平方米,砌筑挡土墙2500立方米,清理边坡12000平方米,边沟挖除与修复600米。
边坡治理工程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其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形象。为打造淳安的边坡治理示范点,建设集团在边坡治理过程中不仅体现开挖山体的“治”,即维护开挖山体地质的稳定,更注重边坡施工的“理”,即边坡山体的恢复修整,形成与自然山体的统一融合。
在边坡开挖中,注重坡率在实际施工中的有效性。要求土石方施工单位邀请测绘单位专业人员控制坡率,既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又能保持开挖山体与自然山体之间的平顺、自然。
对格构梁工艺制作进行创新。增加施工难度,将格构梁采用人工开挖入岩15公分,格构梁内采用植生袋填充,使生硬的格构梁躺附在山体上,显得十分柔顺。
由于道路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有较大量的施工开挖,所产生的道路边坡会引起水土流失、滑坡。而人工防护和绿化是道路边坡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边坡覆绿上下工夫,注重SNS主动防护网铺设的质量通病,严禁防护网与山体分离,草种与喷播乔木种类多次优化,做到绿化美化的多样性、协调性;喷播工艺控制严格,且喷播基材一定要达到绿化能完全覆盖住SNS防护网和铺设的土工格栅的效果,确保覆盖层超过设计标准50%;同时注重边坡马道种植苗术的适应性和搭配性,做到今后边坡绿化和种植带的连续性。
编辑王建才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