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痴守大山的男人——记千岛湖梨园春绿色农庄庄主徐富木
发布时间:2015-04-29 14:33:56

  这是一个淳商返乡创业的故事。

  16年前,他40岁,出人意料地卖掉了经营多年的食品厂,仿佛孤掷一注,把半生积蓄“砸”在一个荒山头上。

  16年过去了,他已是56岁的“爷爷辈”人,饱经岁月磨砺,却没实现全部梦想。尽管如此,他却如一截倔强的老树,孤守在山崖,时刻准备着在下一个春天里绽芽。

主人公徐富木

  屋后的梨树已吐绿,门前的杂树上繁花如絮。

  三月,春光正浓。一块晒坦、两条土狗,以及屋檐下那对随风摇曳的红灯笼,构成了这半山腰里最富“人间气息”的景象。

  老徐从屋子里拎出一把开水壶,帮记者添上茶水。他说:“这里还不错吧!虽然没有人烟,但是景色好,特别安静,适合休闲。”

  老徐的全名叫徐富木,是杭州千岛湖梨园春绿色农庄的庄主。

  梨园春绿色农庄处于竹山尖半腰。而竹山尖,则位于梓桐镇结蒙村附近,距离浙皖交界几里之遥,最高海拔917.3米。

  站在山上往下看,路桥若带,屋舍如盒。

不惑之年“再出发”

  “记得那是1999年的下半年,我第一次来到竹山尖。满头大汗地爬到山腰,发现山上虽然杂草茂盛,但是除了几棵松树外,居然找不到其他大树,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荒山头。”徐富木这样表述他对竹山尖的初次印象。

  尽管如此,次年春天,徐富木还是承包下了这个荒山头。原因很简单,他认定这座大山之中蕴藏着无数“金矿”,只要肯吃苦,一定能开采出来。

  那一年,徐富木正好40岁,刚到不惑之年。

  年龄虽不小了,但创业的激情还在。徐富木卖掉了在富阳的食品厂,从花花世界辗转来到大山旮旯,在竹山尖半腰海拔600米处搭了一个茅草房,开始一步步实施久藏在心中的创业梦想。

  可是,对于老徐的雄心壮志,当地百姓更多的是看不懂。

  外地老板、不惑之年、海拔600米、没有人烟、不通山路……当这几个关键词凑到了一块,结蒙村附近的不少村民都震惊且疑惑了:这位老板是不是精神上有什么问题?还是在外面杀了人、放了火,专门躲山上逃难来的?

  当地村民的不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正常思维来说,一个事业有成的“外地老板”,怎么可能舍弃多年打拼成果,继而“转行”到这个破山头上来当农民呢?最关键的是,40岁,这也是一个老大不小的年纪,对于很多淳安人来说,不能再折腾了。

  凡事皆有例外。事实上,这位“外地老板”不但是正儿八经前来创业的,而且严格来说他还是一名淳安人。徐富木老家就在鸠坑乡塘联村,中间仅仅隔几道山岭。

  “我是1960年出生的,上个世纪80年代在淳建公司做包工,1990年去富阳办了食品厂,后来户口也迁移到了外地,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是富阳来的老板。在外地的几年里,我曾赚了一些钱,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却越来越想回淳安重新创业。”徐富木说。

  老徐告诉记者,他的性格是典型的淳安人性格,凡事就喜欢实打实,不玩虚的。“我在外地办食品厂那会儿,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涌起,很多食品行业的商人为了赚钱,已经开始走歪路,因为不断接触到一些负面情况,就渐渐萌生了退出这个行业的想法。打一个比方,当时不少食品厂都生产金枣,传统正宗的金枣是糯米为原料的,可是当时不少食品厂为了节约成本,就用面粉来替代,此外还加了一些添加剂。我虽然一直坚持用糯米,但是在这种氛围下,根本无法和别人公平竞争,渐渐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

  徐富木说,在外地打拼期间,他曾多次回千岛湖,每一次回家后都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感到全身无比轻松。“淳安的山水、空气是无污染的,我们的农产品也是纯天然的,吃个菜,压根就不用担心农药污染。我当时就想,如果有人在千岛湖搞生态农业,进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应该是不错的。”

  不如回乡创业吧?!也不知道哪一天,这一想法突然冒了出来,然后就一直在脑海中蔓延,变得不可遏制。

  既然想法有了,那就行动吧!1999年下半年,徐富木经过多次挑选后,辗转来到了梓桐镇结蒙村附近的竹山尖采集土壤标本。

  虽然淳安当时基础条件并不好,没有高速,没有环湖公路,甚至包括梓桐镇在内的绝大部分乡镇到县城都要乘船,但是几个月后,当土壤成分化验结果一出来,徐富木却立即决定――卖掉食品厂,返乡创业去!

  四十不惑“再出发”,这需要极大勇气。

  2000年的3月30日,徐富木正式承包下了竹山尖的大半个山头。虽然那时没有“淳商回归”一说,但他却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先行者。

海拔600米山腰上的家

 

荒山头上的“大工程”

  “这排平房共有四间,分别是厨房、餐厅、工具间、储藏室。”

  “这两层洋房是前几年建的,里面有我的办公室和几间卧室。紧挨着的简易棚,在生产季节里可以堆放水果、茶叶等东西。”

  “你问梨树在哪?喏,就在房子后面,满山遍野的那些树,全都是梨树。这些树的品种很好,产出的翠冠梨远近有名!还有,山的左边有一片杨梅树林,在山头的顶上,还有一片大茶园,鸠坑老品种,绝对原生态……”

  在海拔600米的山腰上,徐富木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山头的一切。他带着记者从山头的这一边走到另一边,一路行来,大到一片树林,小到路旁的几块顽石,他都不厌其烦地详细介绍,就像一位慈父在自豪地炫耀自己的孩子。

  徐富木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

  16年前,竹山尖完全是个荒山头。那时的他,仿佛一匹独狼,带着全身十多万“家当”孤掷一注,第一年承包了200亩,两年后又加了160亩。

  “我不打无备之战。在承包这片山头前,我曾多次来取土化验。土质化验结果表明,这里的土很适合种植梨之类的水果树,所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种树。”徐富木说。

  2001年到2003年间,徐富木种下了200亩翠冠梨、160亩茶叶、300根杨梅树、200根桃树……整个竹山尖变成为了“花果山”。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他还养了猪和鸡,种了高山蔬菜,样样都尝试过。

  种植和养殖,供水很重要,而且生活在山上,人也需要饮水。刚开始,所有用水都需要到百米开外的山湾里去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富木在2007年建起了大水池、铺设了水管。他说,现在的水池足够大,就连今后的拓展需求也算进去了。

  住在山头上,还需要房子。因为山路不通,最开始徐富木搭了一个简陋的草棚。“这就是当年的草棚!”徐富木从屋子里摸出一叠照片,他指着其中的一张说,“你看,当时的草棚是木架子的,墙壁就是竹篾编织的。那时也不觉得住草棚有什么不好,夏天还挺凉快的,可惜后来焚毁了。草房没了后,我搬到木质的养鸡房住了两年。再后来,等经济宽裕一点,就盖了砖瓦房。”

  种树、养殖、自来水、住房……所有的一切同样都绕不开一个“钱”字。而且,同样的东西、同样的活,山上的成本比山下高。

  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呢?答案显而易见,就是自己干。在山居的几年时间,徐富木愣是把自己锻炼成为了“万金油”。

  “这两幢房子没花多少钱,因为不少活是自己做的。比如,木工是自己当,砖工我也懂,房子的墙壁还是自己砌的,其他诸如水、电之类,我都懂一些。”徐富木说,山头上没有邻居,遇到问题想找人帮忙,等人赶到“黄花菜都凉”了。正因为这样,他才掌握了多门手艺。

  “当初我刚上山那会儿,皮肤白白的,周围的人看了都说不是干活的料。后来,不少建材要运上山,我愣是穿着解放鞋,一天挑5担,每担100多斤,惊呆了许多人!”徐富木微笑着说。

  徐富木告诉记者,开始两年他几乎是一个人单干,两年后,前妻跟着上了山,和他一起创业,这片孤寂的山头上,才多了一丝人气。

梨林深处的“鸡舍”

 

一条“不可能”的山路

  想致富,先修路。这是几年前淳安最流行的宣传口号之一。

  对于徐富木来说,为自己的农庄修一条山路,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乘坐他那2.0排量的皮卡车上山时,记者就注意到,这条五六米宽的山路曲折延伸,弯道特别多,坡度也特别大。其中不少路段,路基上下前后全是岩石,必定是靠炸药炸出来的,开路之难,可想而知。

  在别人眼里,这是一条不可能完成的山路。

  “2004年前,朋友听说我要开路,都吃惊地看着我说:在这山头上开路,你是做梦吧?几乎所有的人说,这个山上能开出一条路,鬼都不相信。理由很简单,大家认为这样一条路,修建成本高,起码要花200万。而我,也不像有这个钱。”徐富木说。

  徐富木确实没有200万,但他却打得一手精细好“算盘”。

  “修路前,我就解决了这条路涉及的土地问题。别看路不是特别长,但是占用的土地却分散在附近的三个村子里,涉及到三四十户。为了征得对方同意,我便起早摸黑上门做工作,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没几天就把补偿价格谈拢了。等到开工后,因为我本身对工程这一块比较熟悉,很多事情也是自己动手,前前后后就省掉了很多花销。”徐富木说。

  2004年开工,2005年11月结束,徐富木仅用100多万修好了山路。

  山路竣工当天,秋高气爽,山下的一位朋友上来祝贺,这位朋友想今后借用山路运输东西,为此特地带来烟花爆竹。没想到的是,燃放的时候,火星溅在了徐富木住的草房上,整个草房便因此焚毁。“地方上的乡亲真好!听到了我的遭遇,不少认识或不认识的,纷纷为我送来了煤气、猪饲料、生活用品,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徐富木说。

  路修好了,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建成后才过了两年,在一个雨季中,道路发生了大面积塌方。

  “有些路段的山体有塌方,道路的路基也下陷得很厉害,整条路都断了。没有法子,我又花费了十多万,才把路修补复原。”徐富木告诉记者,由于这条山路的路面没有浇筑水泥或柏油,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他基本每两年便要修护一次。

连接外界的山路

 

“痴人”的未了心愿

  前几年水果销售形势好,徐富木的农庄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

  “刚开始我走的是单位团购的路子,当时产品供不应求,压根不用愁销路,我还曾经拿到过‘省级农业示范户’的荣誉。后来,随着政策调整,这块市场萎缩了,销售就变得差一些。不过,这几年我也培育出了一些新市场,我的产品在杭州和安徽还是有较高知名度的。”徐富木说。

  在和徐富木的谈话中,记者还感受到了他的不少遗憾。

  “现在生意没有前几年好,但也算不上失败,我至少成功了一半。其实,种水果树、搞养殖只是我创业的第一步,打一开始,我就是奔着农业休闲观光去的。现在的情况是,这个山头上的基础是打好了,但是另半个梦想还没有实现。”

  “其实我也知道,投资同样的钱,农业上来钱是最慢的。不过谁让我喜欢呢!虽然我身上还有40万债务,没法继续投资了,但长远来看绝对不会差。”

  “有一个方面不太想得通,我在这座山上投资了这么多钱,但是和银行谈抵押贷款,在人家眼里,为什么却抵押不了多少钱呢?”

  一言接着一语,徐富木将自己的心事静静吐露。

  对于未来,徐富木也有过很多种相对“安逸”的设想,但最后都被他一一否决。他说:“我也考虑过引资,甚至也有人和我说,干脆整个农庄都转给他得了,但我还是不舍得。我觉得住在这里,心情好、身体好,这是其他东西换不来的。”

  徐富木四顾着春光里的山林,仿佛一瞬间从中获得了无数力量。

  他说:“我现在仅缺的就是资金,特别希望有人能帮我一把。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找到一位合适的合伙人。我今年才56岁,还可以再干15年!”

  风过山腰,树木的枝叶沙沙作响。

  “我想过了,等天气热了,等有资金了,我可以养几百头羊、种几十亩高山蔬菜、办一个养老中心或旅游休闲点,还可以把山头的那片茶叶利用起来,让游客来登山、采茶、看湖,这个山头今后肯定会很热闹……”他的声音低沉且有力。  (记者 方俊勇 文/摄)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方俊勇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