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兵哥”正气涌沃土
发布时间:2015-07-29 15:24:13

  “八一”将至,我在一位普通军人的墓前低头思念,竭力截住泪水。

  他,1930年8月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从1949年4月入伍至转业回乡,留下了15年风风雨雨军旅生涯的足迹。

  他,虽然只是一名中尉副连长,却也经历了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战火考验。参军后,他先后参加了“上海战斗”、“福厦战役”及剿匪等战斗,又成为“解放金门”战斗第二梯队的一员。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为全国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书写了光荣的历史。

  他,就是我的二哥江恭礼。

二哥军人照

 

一、逼上梁山去当兵

  1948年4月3日,星期六下午。我和二哥江恭礼(学名:江涌土)从叶家乡庄家小学放学回家。到家后,发现父母亲和大哥一家人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原来是按照国民政府“三抽一”、“四抽二”的规定,当地要“派兵役、抓壮丁”,家里派到一个壮丁的名额。当时,如果你不去当兵,就得花钱去买一个壮丁名额来顶替。而家里穷得叮当作响,哪来的钱?唯一的办法是出卖土地来解决。而家里的土地本身就少得可怜且质量也差,如果把仅有的一点土地卖掉了,家里的生活就更苦更难维持了。那天一早,我爸爸就出发到五都向亲友借钱去了。

  在全国解放前,农村中流行着“好铁不打针,好男不当兵”的说法。一般为人父母都不愿让自己的儿子出去当兵。根据国民党政府不得人心的所作所为和农村的传统习俗,爸妈都不让我二哥去当兵。我妈妈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想办法解决眼前困难,而不能让你去当兵!”面对家里贫穷、靠出卖土地来抵一个壮丁名额又不可能的现实,从小就很懂事的二哥毅然地作出决定:“我去当兵!”

  我二哥决心己定,决不后悔。

  当天,天空乌云滚滚,雷声隆隆,下着倾盆大雨。我二哥怕家里阻拦他,当晚就悄悄地走到山上一个土名叫黄石湾的石塔底下躲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就径直从山上走山路出发。走至小五都蔗川村外时,与外出筹钱的爸爸撞了个满怀,爸爸用力拉住他,不让他去当兵。在我们三兄弟中比较而言,二哥胆子大点。当时,他是一个十八九岁的人,年轻气盛,又面临“逼上梁山”的困境,他想,反正逃不了、躲不过,又无钱买壮丁,唯一只有自己去当兵一条路。于是,爸爸没能拉住他,二哥用力挣脱,头也不回地朝老威坪镇跑去。当天,就在威坪镇上参军了。

  一个贫穷的家庭遇到这种事,很难有解决办法。妈妈成天以泪洗脸,爸爸沉默不语,一家人陷入了痛苦之中。当时,我才八九岁,到学校去读书要走10里山路。因失去了二哥的陪伴,不久我也不想去读书了。为这事,我爸爸还痛打了我一顿。

  我二哥从去当兵之日起就杳无音讯,与家里失去了联系。二哥在哪里?家人都不知道。爸爸妈妈、大哥和我天天盼、年年盼,到处打听,天天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全家人望眼欲穿。从这事以后,我妈妈似乎得了“后遗症”一样。1961年7月,我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直接保送到军事院校去读书,因为没有时间回家,直接从学校去当兵,妈妈为此又哭了一场。

  后来,二哥对我说,他在国民党军里前后调换过3个部队,在皖北、苏南一带度过了一年的艰苦生活。由于部队变动大,生活不稳定,加上文化低、不会写信;金门战斗结束后,又投入紧张的剿匪战斗,所以一直到1952年初才给家里写了信。

二、宜兴参加解放军

  1949年4月21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一举解放了南京。

  这时,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解放军占领南京时,在江苏省宜兴县,二哥所在的国军部队,同样也是热锅上的蚂议,乱成一锅粥,毫无战斗力了,绝大多数都不愿打仗,也不愿与解放军相抵抗了。4月25日,解放军第十兵团在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的指挥下,从南京长驱直入,一举解放了宜兴。二哥对我讲:“他早就不愿在国民党军队当兵了。于是,就在国民党军溃不成军、混乱之时,他不放一枪,主动跑到解放军队伍中来,参加了解放军。”起初,二哥在解放军第十兵团所属的第三十一军新兵训练团(简称新训团)一营当通讯员,后又调入第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二四四团担架连。从此,在人生的道路上迎来新曙光,踏上了新征程。

  5月,针对上海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粟裕、张震等三野领导,决定以第九、第十兵团�取钳形攻势,从浦东、浦西实施两翼迂回,切断国民党军的海上退路。二哥对我说,他所在的第十兵团参加了“上海战斗”。24日,第十兵团直插吴淞、宝山。26日,第十兵团相继攻占大场、吴淞、宝山等地,乘胜追击。27日,上海作战结束。

  7月2日,第十兵团奉命又开始向福建进军。我二哥随部队进军福建省,一路追击,所向披靡,并参加解放福州和厦门的“福厦战役”。

  叶飞、韦国清针对敌情,采取钳形攻击战术,以第二十九军为右路,以第三十一军为左路,以第二十八军为中路,三路会师围歼福州国民党军。经过五天急行军,隐蔽地迫近福州外围。8月17日和10月16日,分别解放了福州和厦门。

  少年斗猛气,投身锋刃端,二哥一路英勇作战,坚强地挺了过来。

1963年上半年,二哥结束了自己的军人生涯。

 

三、惊魂未散金门战

  南京解放后,毛泽东等人立即研究解放台湾的问题。解放台湾,首先需要扫清屏护台湾的外围,占领攻台的出发阵地。也就是说,解放台湾首先要解放、占领金门岛。

  为了在国民党第十二兵团主力登陆金门之前攻下金门岛,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主要领导仅以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军各一部共6个团的兵力,在第二十八军副军长萧锋的指挥下,担任攻取大金门的任务,以第三十一军一部担任攻取小金门岛的任务。当时,沿海船只,大多都被国民党军飞机炸�,仅搜集到300多艘民船,一次只能运送3个团的兵力。叶飞等兵团领导决定将所有船只集中使用,预计一夜连续运送两次,集中5个团的兵力首先攻取大金门岛,尔后再攻小金门岛。进攻金门的任务实际由二十八军和二十九军的6个团兵力担任。这两个军的官兵虽具备攻坚作战的能力,却没有进行两栖作战的训练,更谈不上有什么作战经验。

  这时,编为第二、第三梯队的指战员们,站在海边,精神高度紧张。他们迎着阵阵海风,全副武装地等候在海岸边,严阵以待,整装出发。我二哥被编在第二梯队,和战友们一起站在海边,时刻准备登船出发。

  二哥回忆这场战斗时说,当时金门的国民党守军己得到胡琏兵团第十八军的增援,金门岛上国民党总兵力已达到3万人,国民党总部还在不断派兵增援。同时,我前沿登岛部队对海潮涨落时间也掌握不准,没有掌握高潮的准确时间,忽视了高潮过后搁浅的危险,致使部队登陆不久即遇到退潮。然而,第十兵团领导却轻率地认为,只要能在大规模增援之敌还未立稳脚跟之前攻占小金门,就能赢得战役的胜利。于是,仓促地批准了第二十八军于10月24日夜攻击金门的战斗。

  二哥对我说,由于登岛时正逢涨潮最高潮,船只长驱抢滩,不料部队登岛后,恰逢退潮,欲返航时,潮水已退至10米开外,船只全部搁浅。国民党第十八军、第二十五军及第二0一师,在坦克的配合下,向我军发起连续反击。天亮后,国民党军飞机及军舰赶来,空中飞机对我航渡的船只进行狂轰滥炸,陆地大炮轰击,将300多只船全部炸毁。

  我二哥江恭礼幸好被编在第二梯队,才免遭这一厄运。这次解放金门的战斗,我二哥是亲眼所睹、亲身经历的。每当回忆起那次战斗的情景时,他总是心潮翻滚、伤心至极。

四、作战训练立新功

  金门战斗失利后,党中央作出暂不解放台湾的决定。我二哥江恭礼也随部队从沿海前线撤回厦门,转战在福建前线。福州、厦门刚刚解放,国民党残余部队还在暗地里频繁活动,剿匪反霸任务很重。所以,当时不大不小的剿匪战斗经常发生,部队生活十分艰苦。

  1951年3月,我二哥调入第二四四团重炮连。4月,又调入步炮连。1952年2月,他调入第八十二师工兵集训队(简称工训队),先后担任通讯员和文书。这时,他才给家里写了信。后来二哥对我讲:“这第一封信,还是委托文化高点的战友代写的呢!”当收到这封信后,知道了二哥的下落,压在爸妈心头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地,全家人都沉浸在兴奋之中。

  这年10月,在师工兵训练队集训中,我二哥由于团结同志、吃苦耐劳、刻苦训练,工兵业务水平提高很大,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经上级党委批准,给他荣立一等功1次。1953年3月,上级把他调入第二四六团工兵连。从此,他真正成为一名工兵了。1954年2月,他在工兵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工兵副排长。他沐浴着党的光辉成长,不断进步。

二哥二嫂和侄儿合影

 

五、军校深造受锻炼

  1954年11月,作为优秀干部,部队党委决定选送我二哥江恭礼到南京解放军工程兵学校培训学习。

  入伍前,因家里贫穷,二哥只是零零散散地读了几年书,只有小学三四年级的文化水平。由于文化基础太差,在军校学习时困难重重,压力很大。在军校里,他要完成地雷爆破、筑城、工兵战术、桥梁渡河、地形学、伪装、内燃机、条令和政治等课程的学习任务,还要补习基础文化课程。二哥对我说,他是�取“笨鸟先飞”的方法,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变压力为动力。他比别人要多花时间、多下功夫、多流汗水,刻苦学习,不耻下问,才赶上去的。多少个节假日里,他放弃休息,一个人在认真看书学习、完成作业。多少个晚上熄灯后,他悄悄地在俱乐部或库房里,刻苦自学、埋头读书。

  汗水换来了丰收,刻苦结下了硕果。在他的毕业鉴定中有这么一段评语:“学习态度很好,一贯积极,能做到勤学苦练,在课堂作业场都能严守纪律,集中精力听讲,课外和假日很少外出,总是在复习功课,不懂就问教员和同学,因此平时取得优等学习成绩。”1956年8月,经过一年多紧张而刻苦的学习,他终于以门门功课5分的优异成绩毕业了,并评为“上等生”,受到学校的表彰和物资奖励。

  工程兵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步兵第二九九团第二营担任排长。9月,他又调到第二十六旅工兵连工作,11月提升为少尉军衔,任命为工兵排长。1959年5月,提升为工兵连技术副连长。1960年4月,晋升为中尉军衔。

  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我二哥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不断成长,取得了喜人的进步和成果。15年的军旅生涯,他发扬了刻苦学习,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的精神,书写了人生光辉的一页。

  在解放军这个革命大熔炉里,我二哥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从一个稚嫩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个农村青年提拔为解放军部队的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从一个只有初小三四年级的文化程度提高到中专文化程度,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63年上半年, 部队批准他转业。他们那一批转业干部的去向是面向地方商业战线。转业前,部队对转业干部进行了统一培训,他又参加了半年时间的支商集训队学习。7月,二哥江恭礼正式转业回乡,结束了军人生涯。

六、“扁担剧团”扬威名

  在人生的路上,从地方到军队是一个大转折,而从部队到地方也是一个大转折。我二哥江恭礼转业回家乡后,先后在县粮食局下属的临岐、青溪粮管所担任所长。

  1970年9月,“淳安县文艺宣传队革委会”(简称“文宣队”)正式建立。此时,县里把我二哥江恭礼调去担任“文宣队”革委会主任。他到任后,为恢复淳安睦剧团和正规的演出,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1973年2月,“淳安县睦剧团”正式成立,并由我二哥担任睦剧团党支部书记兼团长。从“副连长”到“团长”,“提拔”了,变成“大兵”管“秀才”了。让一个军人出身、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从未搞过文化工作的人去领导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县睦剧团,困难可想而知。我二哥性情直率,仍保留军人的作风,说话直接了当,工作雷厉风行。我从睦剧团的同志那儿听到,说他在工作中,说话直来直去,有时还说一些粗话,不怕得罪人。而他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饱含激情,全身始终透着一股敢于担当、敢于进取的精气神。

  在二哥的领导下,县睦剧团先后兴建了排演场,培养了一大批睦剧演员。移植和创作了《红灯记》、《沙家浜》、《麟骨床》、《海瑞驯虎》、《春草闯堂》、《十五贯》、《胭脂》等剧目,并参加了全省和全市文艺调演。与此同时,他坚持文艺“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带领剧团坚持上山下乡、深入厂矿巡回演出。“一根扁担两条腿,走遍淳安山与水。”足迹遍布全县60多个公社和上百个山村、厂矿,以及江西、安徽、建德、桐庐等山村,受到了当地工人、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此,1975年5月,《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均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淳安县睦剧团长年在山区农村巡回演出、艰苦奋斗、勤俭办团的先进事迹。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也相继作了报道。淳安睦剧团被誉为艰苦奋斗的“扁担剧团”,名扬全省、全国。

  在县睦剧团工作期间,我二哥发扬团结友爱、关心别人的精神,一贯主张为人多做好事。他先后两次把调整工资的机遇让给了别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他积极工作,把睦剧事业推向顶峰,为淳安的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屡次被评为杭州市和淳安县优秀共产党员。

七、发挥余热夕阳红

  为了滋润别人,不怕流尽点滴,这是我二哥的性格。我二哥离休后,又积极参与社区工作。他曾担任火炉尖社区治保委员、社区老龄协会负责人。他热心社区那婆婆妈妈的工作,积极协助居委会做好安全和老龄协会工作,受到居委会领导和广大居民的好评。

  平时,他处处做好事,时时关心他人,为有困难的人排忧解难,人们称赞他是个热心肠的人。该社区有一位失足青年,刑满出来后,没有工作,生活遇到困难,情绪一度低落。二哥他一边耐心地做好这位失足青年的思想工作,一边到处找人、托人帮他找到一份工作。与此同时,他还牵线搭桥,热情当起“红娘”,为这位失足青年介绍对象,促其喜结良缘,使这位失足青年不但有了份工作,能自食其力,而且建立了一个美好的家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二哥江恭礼被评为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这位失足青年每次见到我,都亲切地喊我一声“叔!”并夸奖我二哥是个大好人,是他的大恩人。

  军旅生涯风雨路,光荣一生映门户。二哥,从部队到地方,走过一段风风雨雨的人生路。同事称赞他是个朴实厚道、平易近人、淡泊名利、处处做好事的人;他是个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同志满腔热情、助人为乐的人;他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的一生是勤勤恳恳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二哥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他虽一生清贫、囊中羞涩,但他那份德高为范的兄长之情和军人遗风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江涌贵)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方俊勇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