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洪“赶十八” 一年更比一年新
  发布时间:2016-02-29 09:02:46   

记者 李维维

  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六百多年历史,在这六百多年里,大墅镇儒洪村一直沿袭着古老的“赶十八”习俗。

  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八,记者来到儒洪村与村民一起“赶十八”。除了每年都有的大戏、跳竹马、猜灯谜等节目外,今年“赶十八”中阔别整整68年的儒洪村板凳龙灯惊艳亮相。

  儒洪村里身强体壮的男丁身背一条板凳龙分成两批,分别负责接龙和扮抬杠。请龙人余允倜说,今年龙身由68条板凳、290个灯笼组成,150多人参与,长约120米。上午9点半到下午6点,龙头都放置在文化礼堂内,村民和游客会前来祭拜,在龙头前真心祈愿自己和家人幸福安康。

  伴着长号、锣鼓等乐器声,龙头引路,板凳龙亮起一盏盏龙灯,龙灯上写着大吉大利、一帆风顺、年年有余等字样,一字排开,气势磅礴。下午6点,百米板凳龙在村里开始巡游,走村穿巷,祝愿新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儒洪村舞板凳龙在600多年前就盛行。传说古时余氏祖地发生大旱,人畜死亡无数,龙王得知后就下一场大雨,百姓得救,龙王因此深受拥戴。后来,龙王和鬼谷子仙师打赌,犯了天条,玉帝大怒,把龙王斩成数段,抛向人间,人们把龙王遗体放在板凳上,希望它能复活。乡民们奔走相告,把板凳连起来,就形成了一条板凳龙。

  古时儒洪舞板凳龙叫“迎月半”,儒洪村“迎月半”原来也是农历正月十五。到了明朝永乐年间,为了纪念严州知府程炳,儒洪村把正月十五“迎月半”改为正月十八“迎月半”。

  儒洪村不仅拥有特别的传统民俗,它还保留着一些老建筑,别有风味。在下午的“故乡寻宝”活动中,参与活动的游客们要在儒洪村内沿着每条小巷找到贴在墙壁上的二维码,扫一个二维码,集一个“福”字,集满18个就能领取小奖品。说是寻宝,其实更能说是一个参观村里老建筑的过程,这些老建筑就像是一张张老照片,似乎能够带着大家感受那个时候的家。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