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网络里的暖暖亲情
发布时间:2019-02-21 15:04:20

母亲是个留恋故土的老人,86岁高龄了仍不肯离开那偏僻的山村。此前,我们兄弟也曾请她来城里住过,可都因她总是说的“水土不服”而回到乡下。


一个老人久住在乡下,做晚辈的人自然是有些放心不下的,可是我们又不可能隔十天半月去看她老人家一次,怎么办?当然有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利用当今时代的网络通讯,我特意给老母亲配了一部手机。


母亲虽然有了手机,可她只会接电话却不会打电话,怎么办?当然也有办法。就是把我的电话号码设定在母亲手机键盘上的一个8字上,这样的话,只要老母亲按一下8字键,然后再按一下通话键就接通了。哈哈,这网络的信息时代呀,可真称得上是神话小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了。


说起网络,它从电话机到手机的历程,每一步都引发我的无限感慨。从我对电话的记忆开始,通信工具至少经历过从有线手摇电话机、转盘拨号机、平面拨号机、无线对讲机、BB机、大哥大、小灵通,直到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等众多过程。


我出生在浙皖交界的一个偏僻山村,从我能记事起,村里拥有第一部电话大约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候村里和外界的交通极为不便,要是上级有个会议通知或者最新指示,都要通过那部手摇的黑色电话机联系。由于电话线路太远,再加上天气不好,从外面打进来的电话总是“嗡嗡嗡”作响,传导过来的声音更是断断续续含糊不清。要是你想往外打电话,至少要用手把电话机身摇得发热才能接通。


那时候用的都是有线电话,所以,你要是下乡,无论走到哪个村子,都会看到田畈里那一排或几排笔直的杉树电线杆,杆子上的铁线少则三五根,多则七八根。这种电线杆最怕的是刮风和雨雪,大风很可能会把铁线刮断,雨雪更容易把铁线压断。要是铁丝电线被风雪压断了,乡里的线务员又来不及抢修,那中断的电话往往不是半个月就是一两个月。


到了七十年代之后,那些杉木电线杆都换成了水泥杆了,手摇电话机也换成了转盘拨号电话机,打一个电话要拨五六个圈,“咝啊”“咝啊”地,倒也煞是好听。


到了七十年代末,那些转盘的也很快变成了平面拨号的,“滴滴滴”地拨起来,大大地方便多了。八十年代之后,城里流行的无线对讲机、BB机、大哥大也很快流行到一批先富起来的农民手中。可美中不足的是,那时候村里头还没有建立信号塔,要是用大哥大通话还得跑到房屋顶或者山顶上去才能听得到。


现代网络的发展取决于通信技术的发达,随着电信事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同步加快,农村里昔日田间的那些水泥电线杆也渐渐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高山顶上为数不多的信号塔,而它发出的接收信号却能遍布所在区域的每一个角落。


后来,电信部门还对城乡居民实行了初装固定电话零收费。随后,小灵通和手机也纷纷走进了家家户户。


如今,许多人家不但安装了电脑,而且新式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又进入了高档的3G、4G时代,人们不但可以用手机拍照、录像、看电影,还可以用手机上网与天南海北的人聊天呢……


现在,我每隔两三天就和母亲通话一次,呵呵,我们的通话就像面对面聊天。母亲除了通常的问候之外,主要是在电话里和我聊一些隔壁邻居家发生的凡人琐事。堂伯家的柿子树开始挂果了,自己种的番薯吃不完要烂掉了,莲花婶家里那只养不熟的黄猫不见了,还有县里的剧团来村里演戏了……这一切,无不包含着网络里的暖暖亲情。


如今,母亲年事已高,但耳朵还算灵敏,聊起天来思维清晰,因而,母子之间的每一次通话都充满着网络里的暖暖亲情。 (徐梦大)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