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胡琴旧事
发布时间:2019-04-11 13:51:41

“深夜中,每于小市街头闻胡琴之声甚凄,循声视之,则一人且曳且行,目不旁瞬,或数十佰武扰不停,或至一巷尾而小作徘徊。”这段文字出之于张慧剑《辰子说林》。文字,似在描述民间艺人阿炳,迎着刺骨的寒风,行走在无锡城里的窄弄小巷里,一把胡琴边走边拉着,带着人世的凉薄,经年的风霜。

张慧剑,有“副刊圣手”之誉。曾先后主编过南京《朝报》,杭州《东南日报》及上海、重庆、成都《新民报》副刊。

在我家乡,每个村子里都有那么几个会拉胡琴的,他们完全靠自学成才。村子里的胡琴师父就是早些时候会拉胡琴的那位,也不须叩首拜师,想学,就去他的家里,用他的胡琴“吱吱咔咔”,锯柴一样锯起来。聪明的人,一年半载就能拉出完整的曲子;迟钝点的,拉上两、三年还不成曲调。胡琴技艺实无止境,俗语说过:“胡琴两个筋,一世弄不清。”是也!

村子里拉胡琴的人,那把胡琴是自己动手做的。

春雷响,惊蛰起,百虫醒,蛇出洞。蛇,到了六、七月会到处乱窜起来。草丛里遇到一只,穷追猛打把它捉来,剥了皮钉到一块木板上,让其晾干。再跟了师傅,一锯一凿地地做起胡琴来。胡琴架子钉好,蛇皮也干了,割一块蒙上琴筒,装上弦,弓上架,拉一拉,“1-2-3-4-5-6-7-ⅰ;ⅰ-7-6-5-4-3-2-1”。自此,便踏上了学胡琴之路。

胡琴,前身是唐代的奚琴,宋代的嵇琴,由北方古民族奚族人所选。奚琴,有着奚族人“以寒水解之而饮”的苍凉。

胡琴,是古乐器,一千多年来,它沉沉浮浮生活在民间底层,像秋天里的一些树,树上的叶子半黄不黄,一直在枝头摇摇欲坠。

胡琴到了民国,在一个叫阿炳的瞎眼艺人手里才有了传奇。

江南丝竹里,胡琴是由道教保存且继承下来的。阿炳的父亲是道长,正一派响当当的铁手琵琶,他倾其所学,言传身教,培养出了阿炳这位正一派胡琴小天师。

瞎眼阿炳在无锡的小巷里,背着琵琶,胸挂笛子、笙、胡琴,是边走边拉,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雪飘飘。人们塞一块铜板也好,不塞一块铜板也罢,他都无所表情。他那一首“暗拉拉”的《依心曲》,后经杨荫浏为他录音时改名为《二泉映月》,曲子一下子腾飞高雅起来,且留下了一曲传世经典。自此琴声不绝,越拉越攀升,直至永远。

像瞎子阿炳这样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历朝历代都有,他们抱着琴,病死老死,消失在苍茫的人世尘烟里……

突然就想起家乡的一位拉胡琴的朋友来。

他十几岁自学胡琴,并成远近几个村都有名气的胡琴师。村里办宣传队,后来办剧团他都拉主胡,拉着拉着,还拉到了县里参加过汇演。

他在台上拉胡琴,摇头晃脑,闭目紧唇,如入无人之境。戏台下,一些不懂戏文内容的老头子老太婆,不评演员,不评戏,却赞扬他:“一场戏,只有胡琴师傅有看头”。至后来,村里剧团外出演戏,也统统学专业剧团那样,把后台(鼓点、琴师)一班人马都摆放到戏台下,叫看戏的老头子老太婆看不见他们,主要是叫他们看不见我的这位朋友。

不知是什么道理,凡是村子里胡琴拉得好的人都讨不来老婆,真是岂有此理!难道天地之心,也生嫉妒?

我的这位朋友也没有讨着老婆。一年又一年,村里的剧团散了,他人也老了,孤身一人,只有胡琴相伴。

夜深更静之时,《二泉映月》的曲儿从他那低矮的屋里传遍了夜的天空。曲子拉得低沉盘旋,轻妙变幻,一悲三叹。

“咿咿呀呀”的胡琴声,拉的是夜深人静时一位孤独者无处倾诉的心声,是自我前行、自我解忧的生命独白。

住在他家附近的人,听惯了他拉的琴声,把这琴曲,毫无理由不付分文地用来催眠。听得困了,关了门,睡吧,让他拉去……

最终,六十几岁的他离世了。

他拉的胡琴呢?

不见啦!  (王丰)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