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苎麻与搓线
发布时间:2019-06-11 15:01:49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搓线”这一门传统的手工工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紧接着,原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的“苎麻园”也随之消失。原因很简单,因为农村做布鞋的人越来越少了。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农村人穿的大多都是自制的布鞋。做鞋,得先纳鞋底,纳鞋底得有线,线得自己搓,用苎麻搓,苎麻得自己种。所以,早年的农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苎麻园”,我家也有。

苎麻纤维的作用很多,小时候床上挂的蚊帐就是用苎麻纤维编织的夏布所制。家乡人自古就有种植苎麻的习惯,但不是用于编织布料,而主要是用来搓线,搓缝补衣服和纳鞋底做布鞋的线。

苎麻一年可以收割三茬,头茬在芒种之前,二茬在立秋之前,三茬的收割期不能超过霜降。小满一过,苎麻的茎秆由绿色渐渐地变成了褐色,这是成熟的标志,到了芒种前后就可以收割了。

收割的季节到了,挑了一个好天气,父亲起了个大早来到“苎麻园”里,把苎麻叶子全摘下来,这是上好的猪饲料。趁这时间露水未干皮好剥,把苎麻茎秆外面的纤维部分剥落,扎成几个小捆。回到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大木盆里,用石块压着,盛满水。到了中午时分,便好开始给纤维刮皮了。

刮皮有专用的工具“苎麻刀”。刮皮之前,把浸泡在水里的苎麻捞起来,再把水抖落干了,稍晾一下,便好开刮了。刮的时候,先在大腿上垫上一块旧布片,然后取一片苎麻纤维放在布片之上,表面朝上,一刀一刀慢慢地把纤维的表皮刮干净,便露出了白色的纤维,尔后晾晒干了,贮藏待用。

农闲的时候,母亲便会抽几天时间把这线给搓好了,以备下半年做鞋用。线分两类,纳鞋底的线粗,叫“大布线”,缝补衣服的线细,叫“小布线”。大布线有大布线的搓法,小布线有小布线的搓法。搓线之前,把干燥的苎麻给浸透了,掰成细丝,大腿上放一片专用的瓦片就可开始搓线了。因为家乡的方言把瓦片叫做“青”,所以这种专用的搓线瓦片叫做“搓线青”。“搓线青”和其它瓦片一样,也是用粘土烧制,但比普通瓦片厚实、略长,弧度也小点,上面还刻有条纹,以防搓线时打滑。搓线时,只要把“搓线瓦”像马鞍一样扣在大腿上就可以开始了。

搓“大布线”的工艺相对简单些,只要把掰好的苎麻纤维搓成一庹来长的线便可。搓“小布线”的工艺相对要复杂一点,事先得把苎麻纤维一根连一根地捻接起来,然后像卷毛线一样地卷成一个比拳头还大的线团,这个过程称之为“织茧”,到搓线的时候,按需要的长度剪断即可。“小布线”长短没个定数,比“大布线”略短,一般不足一庹。

线搓好以后,串成半斤左右为一束,挑一好天气,放入锅内,加水,加豆壳灰(黄豆秸秆烧的灰),为增白,还需加一撮石灰,石灰不能多,多了烂线。水烧开后中火煮2~3个小时左右,趁热拿到溪埠头上去捣捶,要是等冷了再捶,就漂不白了。就这样,边捶边漂,边漂边捶,越捶越白,直到把线捶到雪白为止。然后赶着太阳晾晒,干透以后放入箱子里好生保管,别让它发霉了,这可是供一家老小缝缝补补、鞋头袜脚用的宝贝哟。(余书旗)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