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弹棉花
发布时间:2019-09-06 09:34:35

淳安山区农村,凡是从事砖工、木工、竹工的手工劳动者,都被称为是手工艺人,农村方言叫,砖师父、木师父、篾师父等。在从前这些有专业技术的工匠师父,不脱离农村,忙时在家务农,闲时外出做工,凭一门手工技术赚日工钱,家里经济生活宽裕,令人刮目相看。

然而,要想成为一名能工巧匠,手工艺人,首先必须拜师学艺,拜师学艺有拜师的规矩,要跟着师父做三年徒弟,三年伙计。在学徒时,师父是不付给徒弟工钱的,三年伙计时才能拿日工钱,做满六年才算满师,才能单独外出做工。如果没有满师,就是半路出家。

从前,山区农村里的孩子,年满十五六岁时,父母亲就得想方设法,让孩子去找一个师父,拜师学一门手艺技术,长大了有出路。为什么?因为学手艺有三年徒弟、三年伙计,学满出师后已经长大成人了,手艺技术也同时学成了,很划算。

在我十五岁的时候,因为我成绩不差,被包送进唐村中学读一年级。然而,母亲的去世,打破了我读书的梦想,因为自己是长子,家中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只好休学回家,为父亲分担一份家务。父亲就让我拜师学手艺,因为我父亲是棉花师父,在我的家里弹棉花是祖传的,传到我父亲已经是三代了。父亲说:“带别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带自己家的孩子。好让弹棉花这门手艺在家中代代相传。”从此,每年冬天,就陪着我父亲,背着弹弓,走村窜户去弹棉花,做棉絮了。

一开始,父亲让我学习脱棉花籽,民间方言叫拗棉花。拗棉花的机器是父亲祖上传下来的,是自己设计构造的土机器,拗棉花时,双手、双脚、双眼都要用力用神,一刻也不能停。学会拗棉花后就开始学习弹棉花。弹棉花的弓有十多斤重,弓上的线叫牛筋,在弓上拉紧固定后才可以弹。弹棉花时,要用一根竹片插在自己背后的腰带上,从背后向前弯曲,竹片头上的绳子上有一个钩,用钩钩住弹弓后用左手握住弹弓,就像钓鱼,然后把弹弓的弹线放在棉花上,右手用一个木槌敲弹线,这就是弹棉花。

刚开始几天,手中的木槌总是敲不响弹线,弹不开棉花,被弹线弹出很远,掉在地上,一天弹下来,双手很吃力,吃饭也拿不稳碗筷。学会了弹棉花,做棉絮后,父亲还要我学纺棉花,用自己弹的棉花纺棉纱。父亲说,弹棉花出不出师,就看弹出来的棉花能不能纺纱织布。如果自己不会纺棉纱,就判断不出自己弹的棉花质量如何。

为了学好弹棉花这门手艺活,我在20岁以前的每年下半年,都在走村窜户弹棉花、做棉絮中度过的。后来,我当上了民办教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复员参加工作以后就再也没有弹过棉花了。但是,六年的弹棉花生涯,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我的骨子里始终是一个弹棉花的人。有一个谜语是父亲教给的:“四四方方一桌台,姜公钓鱼随后来,的嗒一声咚咚响,一朵梅花就地开。”谜底是弹棉花。(管祖谦)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