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老家的灯
发布时间:2019-10-24 15:24:52

如今,老家江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漫山遍野苍劲的松树,挺拔的杉树,浓郁的茶籽树,山林中鸟语花香。越谷绕山的茶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清澈的溪水从村前淙淙流过,景色怡人,茶香溢满山村。

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两边竖起了路灯,到了晚上,整个村庄灯火通明,各家各户透射出五彩的光芒,使整个山村色彩缤纷,景色秀丽。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几十年来老家灯的变化……

1958年,因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我爷爷带领家人移民,“投亲靠友”到淳安县许源公社江村大队。当时晚上的照明灯,是在铁丝做成的灯篓里点上松油柴,点的时间长了,整个屋子里会黑烟缭绕,每个人的鼻孔里都会黑黑的,吐出的痰也是黑黑的……

到了六十年代,贫瘠的老家村民们,白天忙于农活和家务,夜里各家各户点起了一盏盏灯草灯,用小碟子做的灯盘中装上菜油,放根灯草点着。虽然黑烟少了,可灯光很暗。在那微弱的灯光下,我们几兄妹偎依在做针线活的母亲身旁,欣喜地看着父亲在麻利地编织着草鞋……

1970年,因新安江水库水位升高,又必须一部分人迁往外省,我家是其中一户。移民们离乡背井来到江西省南丰县。经过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建起了幸福的家园。十五年后,我已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了。我的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了,因为工作繁忙,回老家看看,一直未能如愿。

1985年国庆节,是我结婚的日子,为了看望老家,我将传统的摆酒请客改为旅行结婚,当时算是时尚潮流的。我和爱人游玩了英雄城南昌、风景秀丽的杭州、繁华都市上海,其余时间都在故乡淳安游玩。当时,县城到江村一天只有两班轮船来回,公路还没有开通。不过村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村里有了几幢砖木结构的楼房。以往昏暗的煤油灯早已变成明亮的电灯,村民们家里也有了电风扇和黑白电视机。多彩快乐的生活代替了以往黑灯瞎火、单调乏味的日子。

改革开放让老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我携小家庭回到故乡县城发展。我抽空回了一趟江村老家,那次我是坐客车去的,虽然上江埠口需要过轮渡,可比以前坐轮船要快很多。村里的变化让我大吃一惊,一幢幢砖瓦水泥楼房拔地而起,村民家里的电灯变成了洁白明亮、美观华丽的日光灯,彩色电视机代替了黑白电视机,家家户户用上了冰箱、空调、洗衣机……

此后,上江埠跨湖大桥的建成,又让老家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向好。一幢幢花园式小洋房,装饰典雅,各式各样的灯:有多功能的吸顶灯,有豪华富丽的吊灯,有色彩多样的壁灯,有晶莹艳丽的床头灯,有小巧美观的台灯……

老家灯的变化,彰显了淳安农家在党的领导下,已走上了和谐富裕的道路,这也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老家人民的生活就像老家的灯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好。(毛有根)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