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汾口方言知多少(一)
发布时间:2020-03-23 09:53:14

余书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让人耳熟能详的《回乡偶书》出自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诗人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唯有“乡音”没有改变。这种对故乡无比眷恋的情怀,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团结、爱国的基础和根本。乡音土语是汉语言的分支,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虽然国家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但各地方言却大相径庭。就家乡而言,真可谓“十里不同音”,我常想,这些乡音都是怎么来的呢?便试图入乎其内以探其究,慢慢地,我发现很多方言都有汉语普通话的影子,且两者的音和义都大致相同。

早年农村识文断字的人不多,就连生产小队的会计也常常被那些粟米黍米、稗子芦稷、犁耙碌碡、铁耖牛轭之类的名称给弄得抓耳挠腮的没了主意。其实,对于这些农作物或农具的名称,除了稗[bài]家乡方言念[pà]以外,其余家乡方言皆与普通话的发音相差无几,而且其义也完全吻合。

先说粟米黍米,其实都是小米,分开来说,粟米是小黄米,黍米是大黄米,而芦稷[jì]便是高粱,高粱的别名便是芦稷、芦穄[jì]。再说农具,犁、耙、耖[chào]、碌碡、牛轭[è]等都是农村常用的农具,农村出来的人是再熟悉不过了。除了碌碡[liùzhou]的碌方言念[lù]以外,其余犁、耙、耖、牛轭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相近,其义也完全一致,犁是翻耕土地的农具。而耙和耖则是平整土地的农具,那碌碡呢?这里的碌碡不是电视上看见的那种用牛拉着加工粮食或饲料的碾子,它也是一种农具,一个长方形的木结构井字架,中间安装一个呈凹凸状的长方形轱辘,是用于旱地把大块头的泥土压碎的农具。家乡把圆形的类似轮子样的轱辘都称作碌碡,如自行车碌碡、汽车碌碡、火车碌碡等。而牛轭呢?牛轭便是为了方便牛能犁田而套在牛脖子上的人字形曲木。

对于农作物及瓜果蔬菜,各地的叫法是有很大区别的,譬如说家乡方言中的“乌麦、佛豆、落苏、苕”知道是什么吗?乌麦即是荞麦,荞麦的别称有乌麦、甜荞、三角麦、花荞、荞子。佛豆即是蚕豆,蚕豆的别称有佛豆、南豆、胡豆、竖豆、罗汉豆、兰花豆。落苏即是茄子,茄子的别称有落苏、茄、矮瓜、吊菜子、紫茄、白茄。而苕呢?苕便是番薯,番薯的名称很多,诸如红薯、甘薯、白薯、地瓜等等,但家乡方言称番薯为“苕sháo”。后来才知道,把番薯称为“苕”的,不止是家乡的叫法,据说川鄂的部分地区也有把番薯称之为“红苕”的。其实,这“苕”的叫法也是有来头的,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也有收录:“苕sháo(方)甘薯。也叫红苕。”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志隆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