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梅雨时节
发布时间:2020-06-13 09:19:29

余书旗

小时候我不知道“梅雨”,只知道“霉雨”,因为家乡无杨梅,也无青梅,不知道梅这种水果长啥样,又因这是个天多雨、物易霉的季节,便想当然地认为是“霉雨”了。其实,说霉雨也没错,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朦胧地认识梅,是在后来上小学的时候,学了“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又听了“望梅止渴”这个故事。可故事听了多少遍,喉咙该干它还是干,因为我没尝过梅,不知梅的那股子酸劲,口水自然便不会上来了。第一次吃的梅是杨梅罐头,虽不是鲜果,却也总算是接触到“梅”了。据说吃杨梅能止泻,没鲜果罐头也行,但要“囫囵吞枣”,我试过,还真有点效果,不过不知是否有科学依据。有“学者”说,此“梅”非彼“梅”,梅雨的梅是青梅煮酒的那个梅,而非杨梅的“梅”。青梅煮的酒我没尝过,不知其味如何,倒是用杨梅浸过酒,杨梅浸过的酒酒精度明显低了许多,微红、微甜,很适宜我这等不胜酒力的人。据说曹操当年看到的那一片梅林非杨梅而是青梅,也不知道据从何来。且不论与梅雨相关的是杨梅还是青梅,就单说这变化无常的黄梅季节天气,便是令人大伤脑筋的一件事。

黄梅季节正是小麦即将收割的季节,但这“一阵日头一阵雨”的,最是容易“烂”麦头。烂麦头虽然跟梅雨天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是因麦子的赤霉病引起的,但连日的阴雨,必然会造成赤霉病的病情加剧。即便是麦子收割到家了,几天没太阳晒,也会因发芽霉烂而品质大降,或只能喂猪了。以前的农村,麦子的秸杆也有很多用处,生产队要按各家的人口和定量来分配,所以一般都会很珍惜,赶着太阳晒干了,及时贮存起来,或当柴烧或垫猪圈牛栏等。若没太阳晒,几天便烂了,只能扔到地里当肥料。我讨厌黄梅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黄梅天会烂脚丫。小时候的夏天,农村人难得有鞋穿,雨鞋更难得,大多是半双布鞋过个夏,我说的半双,是有鞋头没鞋尾的那种布鞋,因为好鞋舍不得的,要留着冬天穿。也有穿“木蹋(木屐)”过一个夏的,有那手巧的人,找块有韧劲的木板,如桕子木、棕木、樟木等,锯成鞋底样,钉根带子穿上,走起路来“踢蹋踢蹋”响,老人笑着说:“你们这像是骡口子(骡子)过街!”但大多数人都是清晨一起床便赤着脚,只是到准备上床睡觉时,才随便洗洗,然后趿拉着鞋去睡觉。一双脚一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有很多人因此烂了脚丫子,红药水紫药水的把一双脚趾染成了花爪爪。

黄梅季节也非一无是处,此时的乡村景致却另有一番风韵。“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烟雨中,朦胧的村庄炊烟袅袅;水涨池满,青草萋萋,蛙声一片。“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进入雨季,池塘中的荷叶渐渐地长大了,像一把把墨绿色的小阳伞,搔首弄姿,济济一堂。清晨,荷叶愈发显得生机勃发,那珍珠般的晨露,浑圆剔透,闪着晶莹的光晕;翠绿的荷叶中,几天前还略显羞涩的荷花,如邻家女孩,转眼便亭亭玉立,天仙般地出现在你眼前。和风轻拂着它那粉白相间的霓裳,含笑伫立,随风飘来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或许过些时日,你抽空再来池塘边寻它的倩影,它会捧上饱满的莲蓬,感谢你对它的青睐。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往年的这时节,也是夏收夏种的农忙季节,釆桑的妇女,荷锄的老农,雪白的蚕茧,翠绿的稻田,溪边的新柳,雾中的山峦,这或许就是黄梅时节乡村的另一道风景。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马峰明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