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溪埠头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0-09-04 09:34:37

章建胜

  孩提时,老家村头有处溪埠头,几块石板一级一级延入水中,便是水埠头的踏步。这个溪埠头卧在村头大樟树底下,埠头四面树木葱笼,大樟树遮天蔽日,树叶子哗哗啦啦拍巴掌响,绿柳披肩似长发轻轻揉进水里。东面坡地里,树的间隙窜出了桃、李、杨梅等果树,与杂草灌木丛构成了一幅溪埠头版画。

  记得儿时的暑假里,经常去溪埠头嬉水,溪水是明亮晶莹的,有几只灰鸭,几只大白鹅,见有村妇到埠头浣衣洗菜,都识趣地躲在一边,一会拍拍翅膀,一会啄啄水下溪边的鱼虾及小虫之类,偶尔“嘎嘎嘎”叫上几嗓子,显示它们生命的蓬勃活力,引得人们的关注。也有蜻蜓、蝴蝶在溪边小草间盘旋,山涧的清溪潺潺流过,小孩们在一个叫石潭的溪水里玩耍、打水仗,快乐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村妇们光脚捋胳膊,露出光洁白净的腿肚子,抡动棒槌捶衣服。那时候穷,也有买不起肥皂的,有的用茶箍(也叫菜子饼),将浸泡的一大盆衣服放搓衣板或石板上揉搓,把水挤出,叠成方块,用棒槌乒乓一砸,粗布使劲捶打,细纱软布轻轻地砸。用棒槌砸出白沫,再双手在V形搓板上揉搓。村里妇女喜欢用捶衣棒,俗名叫“棒槌”,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长五六十公分,用杂木或断扁担头改用。村妇们各执一根大棒槌,有次序、有节奏地捶打被面及衣物,挥动棒槌,响声和着布发出来“梆铛……梆铛……”的声响就成了乐音,混合着村妇们的嬉笑、孩童的打闹声,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卷。声声捶衣声掺和着牛羊“咩咩哞哞”声和“嘎嘎”鹅鸭曲颈向天歌的优美音韵,令人陶醉,风吹草木,嗅觉触觉里尽是家乡水土的馨香。

  衣服、被面捶打完了,要两人先各拽住布的一头,仰身向后拽扯,一松一紧绞干,直至拉平布料的皱褶,等到粗布的皱褶都舒展了,再把衣服、被子晾晒在溪滩乱石里或竹竿上。

  偶回家乡,万籁俱静时,那熟悉的“梆铛……梆铛……”棒槌敲击石埠发出来的有节奏的声响,常常萦绕静谧的小溪边。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