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名人荟萃
“达尊者”徐楚
发布时间:2021-03-26 09:11:47

鲍艺敏

  我研究淳安历史人物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便是世德家风的影响力,绝不允小觑。比如遂安郭村的詹家、泮塘的毛家世代为宦,子孙多有出息,涓滴细流,绵长不绝,传承达千年之久,合该是应了一句古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淳安蜀阜(今威坪)的徐氏、钱氏也不甘为后,单是南宋至明代,就有进士13人之多。我们今天的主角名叫徐楚。

  徐楚(1499年--1589年),字世望,号吾溪,淳安蜀阜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这一年徐楚四十岁。我查阅了嘉靖十七年戊戌科殿试榜单,徐楚名列二甲第66名,名次相当可观。不经意浏览间,我还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胡宗宪,就是后来成为浙江总督平息倭患的胡宗宪,他也是这科进士,只是排名比较靠后,位列三甲190名开外。

  徐楚初授工部主事,继升工部郎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出任辰州知府。为了解徐楚在辰州的情况,我电话联系了湖南沅陵博物馆的代老师,加了他的微信。代老师说在乡下搞扶贫,往往一呆好几天,我微信里表示歉意,他回说:“天下文物是一家,回来就帮你查找。”我甚觉欣慰。过了几天,代老师将查到的信息从微信上转发了过来。

  据乾隆《辰州府志》卷二十一“郡守下表·知府”栏“嘉靖”段记载可知,徐楚任职辰州的具体时间是嘉靖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1549年--1553年),头尾共计五年时间。

  另据同治十二年重修的《沅陵县志》记载:“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陶钦夔为分守道,驻辰州,兼摄兵备事。时黔苗变,陷石阡郡,人闻风震恐,钦夔既经昼沅州,即倍道驰之郡,偕知府徐楚,督士卒修筑城池……”

  这场“苗变”先从贵州石阡郡而起。石阡属于现在贵州铜仁地区,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紧邻湖南辰州地界,主要居住着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

  “苗变”在明代是常态,时不时会来上几次,只不过这次闹腾动静有点大,让徐楚给赶上了。很快波及到了湘西,土司之间有秘密联络通道,领头的是一个叫龙许保的人,副将叫吴黑苗,也是一个狠角色。苗军一路攻城拔地,冲击州县官衙,俘官夺印,毁狱纵囚,无人能挡。

  作为辰州知府,徐楚第一要务是修筑城池,保境安民。当然,更不忘走访当地官吏和乡绅,了解苗民习俗与动态,熟悉地形、地势、地貌、交通与环境,他深入到最基层,考察了战略要冲辰溪的船溪驿站。我们从他《宿船溪驿和壁间韵》一诗中,大略可知一二:

  轻车迢递入沅山,

  夜色微茫草树间。

  二水遥分铜柱界,

  千峰如渡玉门关。

  邮亭蝶梦惊笳鼓,

  画角鸡声想珮环。

  闻说中原多虎豹,

  群狸安问五溪蛮。

  在夜色微茫,草树迷离之间,我轻车简从来到沅山的船溪驿站。“铜柱界”用了一个典故。说的是一千多年前,后晋楚王马希范在酉水河畔与溪州彭士愁的一场战争,彭士愁败北归降。他们在溪州会溪坪竖立铜柱,立下盟誓。马希范向彭士愁设立的底线是:“无扰耕桑,无焚庐舎,无害樵牧,无阻川涂,勿矜激濑飞湍,勿恃悬崖绝壁。”假如彭氏不守底线,则莫怪大军诛伐。既然是盟誓,就不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彭士愁也向对方提出诉求:不许外人乱入诸州四界,劫掠诱骗盗窃。凡是王庭差纲,收买溪货,采伐土产,不准隐瞒占有。凡五姓首领、州县职掌有罪,均由本都申报依法惩罚,不要派遣官军攻伐。

  颈联、尾联意思说:我夜宿船溪驿站本想在梦中超然于物外,哪知时常被笳鼓惊醒,在画角鸡声中不禁遥想起故乡的家室。我听说西北的戎狄和东南的倭寇,如虎豹一般觊觎中原,如今五溪苗蛮借机闹腾,我怎么会在意这群偷鸡的狐狸呢?

  徐楚说不在意仅仅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他还是非常重视敌人的,如果真不在意五溪蛮,他怎么会夜宿船溪驿站,对兵家必争之地进行实地考察呢?他一边担忧边关的安危,一边思念故乡,家国情怀一肩挑,同时对于平定这场“苗变”充满信心。

  诗中徐楚还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历史疑问:“二水遥分铜柱界”,既然已经有铜柱为证,汉苗就不应该再起争端,如果双方都能守住各自的底线,自然相安无事。可历史似乎又在轮回着转,历史的发展从来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铜柱盟誓,既是权力的交割,又是利益的均衡,双方的平衡一旦被打破,盟誓与合约瞬间变成了一纸空文。

  历史有其必然的成因,现实更具利害之因果。

  明代中叶,外省特别是江西一带有二十余万人,以“屯垦”“从征”“宦游”以及从事商贾者,大批移居湘西,特别是沅江“五溪”地区,占当地人口半数之多。人口增加导致土地分配紧张,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加剧,迁入者多为汉人,势必侵占土著苗民原有的土地。官商勾结,开始以贸易利其财,继而因账债占其地。重利盘剥,巧取豪夺;“客民之侵占日见其多,则苗疆田地日见其少”,造成湘西苗众的强烈不满。如此一来,导致苗民失业,贫难困顿者日益增多。

  徐楚鄙视贪官,痛恨欺凌行径,但对朝廷政策不敢妄议,每天面对着生灵涂炭,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他心里清楚,做官如果不投入自己的情感,没有爱民之心,没有切肤之亲,没有体恤之悯,没有灵魂追问,则无疑成为官场上的傀儡,公堂上的摆设。他不愿成为这样的傀儡和摆设,要做就做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有情感诉求,有正义彰显,有担当作为的好官。

  一般人骤逢乱局心里往往有些不落底,但徐楚在兵部任职达十年之久,对调兵遣将,固险拒守显得从容不迫。守是被迫的不是目的,守只是避其锋芒,是为主动进攻作准备的。在拒守期间他还做了一件事,那便是惩治豪强,把欺凌作恶者加以严惩,并出榜晓谕,对苗民参与叛乱者,分别善、恶、顺、逆,区分对待,以此收服民心。

  时间来到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三月,徐楚得到密报,苗军首领龙许保、吴黑苗被总兵官沈希仪、参将石邦宪追击,已领兵窜入辰州地界。徐楚预感机会到了,如果此时预先设计伏兵,在叛军所经之处迎头痛击,则胜算颇大。龙酋势必陷入后有追兵、前有埋伏的境地。他立马召集部属商议,兵分两路主动出击,力争一举将龙许保、吴黑苗擒获或者击毙。

  平叛的过程是艰巨而惨烈的,辰州地势险要,鸟飞不渡,苗民常年生活在山中,习惯于兽迹鸟道,手攀脚援,官军都是汉人,伏击追踪凶险无比,人人奋勇当先。这个号称“西坡王”的龙许保,终于在沅陵徐楚布下的伏击中身亡,结束了长达十余年与官军作乱对峙的状况。

  我们在徐楚的《吾溪诗集》中看到他的那首《征苗奏续》,读罢荡气回肠:

  诸将提兵入五溪,

  军门遥镇楚天西。

  关严虎豹旌旗闪,

  阵掣风云纪律齐。

  鸟道凿开天驷下,

  乌巢落尽暝猿啼。

  捷书飞报承明殿,

  麟阁勋名取次题。

  徐楚一介文人,诗中尽显豪迈之气,军威森列,纪律严明,有如神兵天马,把鸟道凿开,一举荡平匪巢,犹如拨开乌云见天日,诗中洋溢着激励、喜悦、自豪和欣慰。徐楚在辰州知府任期内,政绩卓著,捷报频传,期满后他会去往哪里呢?

  我在查阅《蜀阜文集》时,看到一篇徐楚撰写的《徐氏祠堂碑记》,从中捕捉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兹录于后:

  “康懿公尝与兄少参公志营祠事而卒未就。嘉靖癸丑(1553年),楚以辰州守考满过家,众谓旧寝甚隘,先志莫承,乃谋拓地宅,偏之茶山,后镇东山,前对桃屏,左右数墩,环奇列秀,地灵祖荫。夫固有所待也。祠之建,经始于是岁孟冬之吉,落成于甲寅季秋之朔。楚适奉命兵备广西,复得便道归,与合族奉先代神主而享祀焉。”

  康懿公即徐贯,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一品,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致仕回到蜀阜,与徐楚应是同宗同族。他曾与徐楚的哥哥“少参公”商议重修徐氏宗祠的事,可惜居家不到两年病逝,修建祠堂的事就此耽搁了。文章开头还说“蜀阜徐氏,三衢沙溪之派,东海偃王之后也……谱始成于七世祖文一府君,太保康懿公续修焉。”可见,徐贯还参与宗谱的修纂,不是同宗作何解释?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徐楚辰州知府任期考满回到蜀阜家中暂住。这年孟冬(农历十月)开始建造徐氏宗祠,次年甲寅(1554年)季秋(农历九月),祠堂修建完工。徐楚恰好“奉命兵备广西”,说他调任广西按察司副使兼兵备道道官,顺道又回了一趟家,并与族人一起上祠堂祭祀祖先。

  兵备道并不是常设机构,主管兵备、水利、屯田等事宜,大多临时因事而设。徐楚的本职是按察司副使,属正四品官职。或许是吏部官员看到徐楚在这方面的才能,所以有了这样的任命。

  广西杂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地理环境与辰州也十分相像,徐楚对此并不陌生,处理公务均得心应手。他不负众望,三年任期考满,复转调山东兵备道。

  山东大片土地濒临渤海、黄海,“濒海之地,潮水往来,淤泥常积,缄草丛生。”面对大片抛荒的盐碱地,徐楚深入基层,走访了沿线百姓,询问记录历史上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此,徐楚耗尽心血绘写成了《塞垣图》及《备边六策》,提出了辟荒芜、治碱卤、促农耕、正疆界、兴水利等方略。

  所谓辟荒芜、治碱卤,具体就是“挑沟筑岸,以抵潮汛”。沟有大、中、小之分,小沟十数丈,中沟百数丈,大沟千数丈,三沟配套,或积注雨潦或引淡水灌溉、洗土去盐,使地表盐份融入水中下渗或排出,斥卤既尽,渐可种稻。每块地大约2亩,以小沟相间,外围为大沟,改造后的土地连片可达万亩之多。此种方法因挖沟掘土台地,故有个名称,谓之“台田法”,由于效果显著,渐由沿海地区推广到河北、河南等中原一带,真正做到了利国利民,使“碱卤之地,尽成膏腴”。

  蜀阜这一脉的《徐氏世谱》共八卷,是由徐楚修纂的,可惜毁于文革。前四卷收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后四卷珍藏在安徽图书馆,无缘得见,难免遗憾。《淳安县志》里有徐楚简短的介绍,说他在山东任职期间,“朝中大臣竞相推荐,称他‘有文武材,宜节钺重镇’。徐楚秉性刚直,与当时宰相抗礼,仅补云南屯田副使……后调任四川参政。在任上,革除贿礼等陋习,得罪达官显贵,终被免职回家”。

  当时的宰相只能是严嵩。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严嵩进入内阁,直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勒令致仕,把持朝政二十年之久,权倾天下,党羽遍布。徐楚抗礼严嵩,无疑是鸡蛋碰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乃威坪人骨子里性格使然。徐楚坦坦荡荡,活出一个真我!前文提到与徐楚同榜的胡宗宪,因依附宰相严嵩,官至一品,权倾朝野,但最终结局并不圆满,因受严嵩案牵累自杀身亡,年仅53岁。让人唏嘘叹息!

  徐楚罢官回家的时间应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徐楚有一篇《吾溪书院楼阁池亭记》,文中已明确告诉我们:“予归林之七年,是为隆庆庚午(1570年),始于云松房隙地架楼,楼间读书其中,且课诸子讲习。堂曰‘怡恩’,志赐归田之乐也。楼曰‘明月’,仿庾公南楼意也。楼之外有门,则以别号‘吾溪’为书院名。”

  隆庆庚午(1570年)往前推算,恰在嘉靖四十三年。徐楚归林之后没有闲着,而是在蜀阜创办“吾溪书院”,课宗族子弟读书,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吾溪诗集》上、下卷。

  蜀阜有蜀溪,蜀溪襟三水。三水者横塘源、始新源、德教源之谓也,三水交汇奔流而下,其势湍急有类峡水,注入新安江。

  归家之后的徐楚,眼里的景物皆入诗词,蜀溪襟三水,在诗人眼里又会是怎样一幅画面呢?我们来看他的《峡川映月》:

  三峡流来汇一川,

  月光浮动两婵娟。

  亭栖玉宇无尘地,

  人在冰壶不夜天。

  对饮何须更秉烛,

  凌虚直欲挟飞仙,

  徘徊不尽南楼兴,

  独踞胡床咏未眠。

  三水汇归于蜀溪,婵娟映照其中,清辉浮动,水榭亭阁犹如坐落在天际,不染纤尘;人坐其间,皎洁无暇,仿佛身处不夜天。乘兴对饮无须张灯秉烛,凌空登高好似仙人飞天;南楼玩月徘徊不尽,我浅斟低吟睡意全无。

  徐楚九十岁那年,朝廷下旨为他建造一座“达尊坊”。“达尊”二字典出《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与景子的一段对话。孟子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天下通尊。”意思是说,天下公认最尊贵的东西有三样,一个是高爵,一个是高龄,一个是高德。徐楚的爵位与同榜、同朝的胡宗宪比,与同族、同村的徐贯比不能算高,但高龄和高德确实名实相符。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