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人文探究
消逝中的石板屋
发布时间:2021-04-21 08:36:59

王朝英

蓬里,一个位于淳安县西部大山里的小村庄,距县城约80余公里。据年长村民回忆,全村20余户,最多时人口120余人,目前常驻人口仅十余人。与现代繁华都市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澈自然,质朴纯真。除了传统节日,村里总是静悄悄的,和大多数农村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这个村庄至今还保留着数十幢石板屋,应该算是淳安县内唯一一个保存相对完整的石板屋村。村里少部分村民已经拆了石板屋造新房,而今新农村建设将让这个村面临移民拆建的可能,石板屋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而关于石板屋的那些故事也会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

上山的康庄公路弯弯曲曲,窄得只能通过一辆车子,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自驾车程,绕过一道山弯,一个石板屋村展现在我们面前,清新、古朴、干净。

走进这个石板屋村落,农户家都是泥墙房屋和石板屋顶,大部分房屋的墙体已经刷白,屋顶均采用厚约一至两厘米、长宽约二三十厘米至五六十厘米不规则的薄石板片层层叠压覆盖而成,有些屋顶石板已经长满青苔。

据当地一位84岁的老人回忆,这些存留的石板屋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购买瓦片,所以村民大都雇佣石匠从山里采凿石板用作瓦片,一般采用换工的方式把石板一块块搬运到村,这样可以节省很大的成本。然后请工匠铺房顶,为了不至于石板下滑,房顶都以25°的角度架梁,大块的石板放在房顶斜坡最下面,小块的垒在最上面。

村里的老人说不出最初是什么时候有的石板屋,只知道祖祖辈辈都是从山里采下石头建起石板屋,这也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这屋顶的每一块石板上都淌过村民肩挑背扛的汗水,每一栋石板屋都承载着一段当年山里村民艰苦的安家立业史,也记录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土著村民的生活状态,石板屋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

蓬里村的左边,山泉水常年流淌,水清澈得毫无杂质,而村民们日常饮用的便是这山泉水。走进村子,还可以看到石臼、石磨等相对原始的一些器具。茂密的枫树、松树、柿子树、山核桃树,遮掩着这个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石板屋村。可以想见,当年这个村子曾经鸡鸣狗吠相闻、村弄孩童嬉逐的热闹场面,村民们有的在小块的山地里忙碌地耕种或收获农作物,有的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晒地瓜干、切制干菜……但这一切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今的石板屋村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

现年87岁的吴三梅,是村里健在的最年长的老人之一。她16岁就被花轿抬进了这个村,和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结婚生子相伴40余年,生养了5个孩子,25年前丈夫和最心爱的女儿相继过世。见到她时,她正在茶山上采茶叶,“现在村里年轻的都下山挣钱去了,平时村里只有一二十个老人家,儿孙们只有过年才回来一趟。去年,村干部叫我们搬到山下住,可我在这儿都生活了70来年了,人穷不嫌地面苦,我一个老太婆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了……”老人说,“石板房冬暖夏凉,风雨不透,我们这些老人住习惯了。但石板房在山顶,吃水用电出门都难,所以年轻人不怎么习惯……”

这几年,政府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规划该村整体搬迁山下,由于眷恋故土老宅,部分村民至今没有搬离,除了60岁以下的中青年陆续下了山,在城里务工、经商(有的还在城里定居下来),只有少数上了岁数的老人还留守在山上,过着半封闭式的“世外桃园”生活。

踩着和石板屋建筑不很协调的弯弯曲曲的水泥村道,带着对石板屋的好奇,我们走进了蓬里村。推开贴着门神的小木门,走进农户家里,堂屋的两边摆放得有些凌乱,但也能大致分类,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应该是山里村民最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最本真的样子。背篓、竹筐、锄头等农事器具倒是摆放有序,厨房的柴火灶台和挂在天花板下散发肉香的火腿,让人感受到山里人家特有的朴实与安然。门口半封闭的小院内,可以看到一些石制的生活用具,几块石板倚墙而立,墙上挂着一串串的农作物种子和一些不知名的干草,想来应该是一些偏方草药,满眼浓郁的山村气息。

石板屋依旧保留着古朴自然,但村民们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康庄工程给村民带来了出行的方便,如今石板屋村接通了自来水、电话、数字电视等。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石板屋的存在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至今也没有什么部门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果没了这些村里的老人,石板屋是否还能安然无恙地保存下去?在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富有文化色彩的古建筑有幸得到了重视和保护,而石板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是否也应该成为一种遗产?因为石板屋每一块石板都述说着我们逝去祖先的故事,每一栋石板屋都传承着祖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所以,在拆旧建新的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思考用一种适当的方式来保护这为数极少的石板屋村落,并保留石板屋这一独特的文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