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蓬里之葫
发布时间:2021-09-13 10:35:31

童富女

  今年在自家平台种了三根葫芦藤,花开得十分热闹,引得蜜蜂嗡嘤飞旋……花开花又谢,葫芦刚具雏形又暗自凋零,眼看立秋三天遍地红,葫芦叶子都蜷曲成黄,待我不抱任何希望,不拿正眼瞧的时候,它却悄然自赏独挂藤上,让我好一阵欣喜若狂。

  这几根葫芦的前身源于威坪洞蓬里的竹篱墙。两年前的初冬,三家同往洞蓬里,我当时一眼相中那葫芦柄“节外生枝”的一段螺旋蔓,很是别致。于是取得一枚当饰品,回店之后没有归置妥当,被人无意剪去柄蔓,顿感葫芦少了一种独特的韵味。于是萌生了在自家阳台种植葫芦的想法,苦于葫芦秧苗难寻,就动了锤子,敲开这“洞蓬葫芦”取籽培秧若干,择优选取三根“苗壮根肥”的植于花钵。然后憧憬着“七个葫芦娃”在露天平台闪亮登场,结局却是孤葫难成屏,遗憾至极!

  不过,眼前的孤葫又拽我到洞蓬里神游了一番。朋友口中无意间聊起的挚友,寥寥数语便给人弥留诸多悬念,初冬本是个美丽的季节,从图片事先领略灵严庵、古杏树相映成趣,银杏树下落叶缤纷,加之有些人在朋友圈一念叨,便如深巷里的酒一样,逮住机会就让我们闻香而入了。

  接近目的地,山路十八弯,车子一直盘旋而上,在层林尽染中穿梭前行。我在想,山的那边会是何方神圣?怎奈得如此寂寞,避开外界的车马喧嚣,只身挺进陌生的山村修篱种菊?脑海便勾勒着“神仙”模样——拂须蹙眉翘首凝望,神情自若语调平缓,面带沟壑故事频叠……

  到了村头,虽是大白天,乡村独有的那份宁静很是浓烈,不一会儿,身穿对襟盘扣红麻衫、中等身材的男子出现在眼前,意料之外的并非想象之中的老翁头。目测同辈之人,顿时打破了思想鸿沟,跟随主人拾级而上,一晒坦一土房跃然眼前。所到之处让我充满好奇,第一次看到屋顶铺满厚薄适中的青灰页岩,猜想这些大小各异的瓦片,必定是人工敲打剥离而来,不带流水机械压制的井然,都是独一无二地灵动存在。数根藤蔓携几朵嫣红花骨朵,悄然匍匐在错落有致的页岩瓦上,梢尖处的螺旋蔓条躺在页瓦更显娇嫩。桌面沏好的一壶“千里光”,让那张自制长桌粗犷里掺有精细,主人说都是自己在山野采撷偶得,这种干货泡开便成极好的明目之茶。

  那棵古银杏就在土房的不远处,步行十几分钟就可抵达。绕过屋后,沿着小路径直向前,路边的红枣皮曾经承载过农家主要收入而红极一时,如今却惨遭冷落,触手可及处零星有果,顶部枝丫提着众多小灯笼,不带一丝炫耀,倒有些孤芳自赏的意境。微风拂过,山核桃树上的叶子飘落而下,如蝶儿飞舞煞是好看。到了灵严庵,庵内菩萨神情慈祥,身上却积满了灰尘。倒是庵前的那棵古银杏像极了德高望重的老者,站在高处保持高瞻远瞩的姿态,它身穿黄袍、腰系红带,迎风飘曳。地底下的盘根错节烘托它的傲然挺立,岁月在它的身体上默默镌画年轮。庵前那口厚实的铜钟身上集满功德名字,用手掌叩击,声音浑厚,余音在山谷回荡缭绕。朋友说庵里原有僧人,毕竟与外界相距甚远,平时也是人迹罕至。灵严庵的侧房住一老妪,负责平时看护,还有一只小狗陪伴。

  临近午时,土房的炊烟袅袅升起,于是信步下山,进入厨房已有“御厨”灶前挥勺。目光所及,可猜主人对食物品质不苛刻,有食裹腹便是一日。土灶里通红的火苗蹿起,不一会儿满满的一桌菜端上八仙桌,融进了七个人的不同元素。一份心情,一味苦恼,一种洞见,都可以在餐桌的平台尽情交流……我理解了主人独到的生活理念,现实生活诸多的“别人笑他太疯癫”,这种无奈与惆怅被内心的恬静覆盖后,别人看不穿又何妨?

  饭后茶余,我独自一人观摩走动,书桌一隅可见一斑,主人会在书中构筑黄金屋,能在书海寻觅颜如玉。后房设有偌大木工房,台上随意搁置做手艺活的刨具。另一幢土房正在装修,二楼茶间便是整幢房子的灵魂所在,当我在地板的稻草垫上屈腿打坐,欣赏墙角的自然装束,还有那些别致的小葫芦,再透过玻璃窗外的满目景色,一年四季的山水画似乎在瞬间幻变。如果我有画家的灵感该有多好!幸好语言在不同的形式里体现,窗户的框架里只有狭小的视野,而思绪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路驰骋着帮你拓展充盈。主人便是有这种心境的,他深居简出,尝试着把四季的山水画用只言片语拼凑成集,文字的呈现可以从拙劣慢慢过渡到深入浅出,我羡慕他能在大山里独享宁静。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内心深处的微弱之声逐渐蓄积,酝酿至铿锵有力,推至咽喉便是呐喊与嘶吼,随即笔与纸摩擦清晰可悦,突如其来的灵感会瞬间井喷,怦然心跳,一刷成行。

  某种意义上文字如建筑,最好是一气呵成,否则一不小心就成“烂尾楼”。有时候框架搭好,心想待有空立马添砖加瓦,岂料得空偏遇资金短缺;待你资金到位又逢体力不支……所以我很羡慕蓬里主人,有勇气为自己开辟一块独享的心灵花园,与红尘的熙攘暂时隔一道门扉,让灵魂找到一个栖息的居所,悄然享受那片宁静,谁能笃定这样的跫然是一种寂寞?我只觉跳脱了牵绊和缰索的独处,才是无垠的自在。这个小山村加之灵严庵的存在,恰恰可以静心禅修,只要内心足够丰盈,外界的干扰侵蚀就无法轻易将人打趴。

  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交也,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的确如此!有着癖好和瑕疵的人,却独有风格存在。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抛开世俗的眼光,随境而迁让自己沉淀下来,有癖好的人不会百无一爱,不会索然无味。

  一枚葫芦让我想起蓬里的古杏树,蓬里的庵,还有为蓬里宁静而奔赴的人。好久没有在自由行中走走停停了,途中有人有景,便会有感悟沉淀于心。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