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挑闲粮
发布时间:2021-09-26 09:21:42

陆水德

  “有一件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我把它写下来了,你去帮我投稿。”父亲在一个早晨跟我说。我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跟父亲一样背,因为88岁的他,眼花耳聋连看报纸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写文章了。

  见我一脸疑惑,父亲从里屋拿出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我好奇地接过来一看,果真是一篇文章——童年时期他挑闲粮的一段往事。

  那是1944年10月,保长带着公差挨家挨户去征粮。正值兵荒马乱,粮贵如金,好不容易征到1200斤(老秤,100斤折合126市斤)稻谷,存放在保长家里。保长指着来之不易的粮食,对四位甲长说:你们一定要落实好,分配到户,把粮食运送到威坪镇去。

  虽说只分配给我父亲家126斤,但还是难为了我奶奶。因为奶奶受尽裹脚之苦,连走路都摇摇晃晃,而爷爷常年在外做木工,更是指望不上。家里唯一一个男子,就是那时才12岁的父亲。在那个饥不果腹的年代,父亲经常以干菜汤为食,长得又矮又弱,稚嫩的肩膀怎能负重得了?

  其实,甲长是同情我奶奶的,他也不忍心把这沉重的担子分给她。但运送粮食责任重大,甲长也难逃其责。几天过去了,父亲家没有一点动静。无奈之下,甲长打算让自己的儿子顶上,可他的儿子也只有17岁。于是,甲长跟奶奶商量:“让我儿子挑100斤,你儿子挑26斤,这已经是我深思熟虑后的最佳方案了。”人家已经帮到这个份上,我奶奶也无法再推辞。

  可父亲放学回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委曲,一个平时从未挑过担走过远路的孩子,这25里路空手来回都够呛,更不要说肩上还挑着粮食。他怨母亲的无情,但也知道无法摆脱现实,无助的他只能躲到角落里抽泣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尽管十二分的不情愿,父亲还是抹着眼泪吃完早饭,拿着扁担和两只装粮食用的袋子,带着奶奶给他准备好的玉米粿,去保长家里称出26斤粮食,垂头丧气地跟着送粮队伍出发。

  那时候,去往威坪需翻山越岭,道路崎岖不平。一开始,在平坦的路上,父亲还能挑着担子跟着,可远路没轻担,渐渐地就力不从心,与队伍拉开了距离。好在保长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看到父亲艰难负重前行的样子,就招呼大家把节奏放慢点,等下落队的孩子。

  大人们的脚步慢慢放缓,但父亲还是跟不上他们的节奏,越来越落后。保长见状,心想这样也不是个事,如此缓慢的速度,等到威坪人家早该打烊了。于是,他放下自己的担子,快步走到父亲的面前,接过担子挑了一段距离。同伴看到保长都伸出援手,也都自告奋勇,参与“爱心”接力。就这样,父亲被大伙“簇拥”着,勉强能跟上队伍。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好不容易才熬到了威坪,卸下沉重的粮担,父亲的肩头早已磨出了血泡,一阵阵刺痛。不光是肩膀,一双小脚同样也磨出血泡,走一步如履针尖。父亲一想到回家还有一半的路程,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下来。

  回家虽说不用挑担,但路途远,一样得一步步用脚尺量,连手里的扁担都觉得沉重。父亲只有强忍着,一步一个趔趄艰难地行走。最后两公里,父亲实在不想连累大家,好在自己认得这段路,走走歇歇,直到大人们的背影看不见。

  夜色渐渐笼罩在乡间小道,四周幽暗寂静得出奇,平时听多了鬼故事,不由自主地升上脑海,此时,恐惧成为头号敌人,疼痛倒是无关紧要……一进家门,父亲再也忍不住这一天的煎熬,泪流满面地扑向奶奶。看到儿子肩头和脚上起满了令人揪心的血泡,奶奶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伤,抱着父亲嚎啕大哭。

  接下来的几天,父亲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上厕所都得我奶奶背着……这种童年的伤痛,或许需要一辈子去抚平。再看看我的儿子,今年也是12岁,不要说衣食无忧,上学时只有几斤重的书包、几百米的路,他妈妈天天抢着把书包背到学校门口。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童年,幸福的日子唯有珍惜。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