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走过骑龙巷
发布时间:2022-02-22 08:48:24

袁梦

排岭半岛形似水蛟龙,一排排山岭像龙的鳞甲。施家塘地处排岭制高点,状似龙头,而施家塘的两个水塘像是龙的两只眼睛,小巷呈倒“U”型,正好“骑”在龙的脊梁上,故而得名“骑龙巷”。

骑龙巷122级台阶由露天茶园石铺就,分散在其两侧的小摊位,是它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漫长的岁月里,这条小巷承载着几代淳安人的美好回忆。它是60后年轻时的奋斗之地,也是80后童年的游乐场所,更是“新淳安人”的网红打卡点。

2015年,是我第一次来千岛湖,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为了把握一个希望渺茫的工作机会。清晨出发,大巴转高铁,高铁转大巴,算上换乘、堵车的时间,整整历经十个小时才到达客运中心。看着身边的风景从宽广的稻田,到满目的山和湖,我不止一次地打过退堂鼓,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这里真的值得我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吗?

既来之则安之,来千岛湖怎能不走一下大名鼎鼎的骑龙巷呢?我第一次走过骑龙巷,似乎已经是骑龙巷的“落寞”时期。石梯的两侧商铺不多,更多的是自备小马扎、分坐石梯两侧的小摊贩,卖些自家的“土货”,笋干、辣豆腐、核桃……那时的骑龙巷是安静的,没有太多的叫卖声,有的只是落在石阶上的点点光晕,夏日的蝉鸣,刀和核桃相碰时“铛铛”的声响。

“铛铛铛……”,这声音是我对骑龙巷最深的印象。薄薄的刀片敲在核桃上,核桃应声裂开,用特制的小勺子,即可挖出里面的果肉。一个盛满核桃的筐,一块圆木的案板,一把薄刀,一把小勺,是阿婆所有的“生意”工具。走到阿婆面前驻足观看时,阿婆会轻声问句:“姑娘,自己家种的核桃,要不要买点尝尝?”

那时的我,因着来千岛湖是为了面试而非旅游度假,紧张、兴奋的情绪占据上风,到后面面试不理想,只能失落地收拾行李回家。我并未能长时间地在千岛湖停留,也未能了解到骑龙巷对于千岛湖的重要意义,只能算作是“走”过骑龙巷,更未能想到那是我之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唯一一次和它“相遇”。

如果说2015年的我是凭借一腔孤勇,为着学生时代的“爱”奔走千里,并失望而归。2016年的我更是抓住一切可能的希望,而一切的机缘巧合让我终于留在千岛湖工作、定居、结婚,成为一个“新淳安人”。

说来难以置信,来千岛湖工作报到的第一天,我就被送到汾口,至此我的生活、工作都在汾口,假期更是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到县城的次数少之又少,骑龙巷更是再未去过。直到我和先生特意从汾口请假回千岛湖镇领结婚证,才想起趁着这个特殊的日子逛一逛千岛湖镇,留下点美好的回忆。结果两个外地人,站在骑龙巷入口,对着“改造升级”的围挡墙相顾无言,最后绕着排岭南路走了一圈,算是完成了我俩的浪漫仪式。

后来才得知,彼时的骑龙巷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消费需求,2016年骑龙巷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封闭改造,谋求“老底子”与“新发展”的并存。

如果说改造前的骑龙巷是承载着无数淳安人的记忆的老地方,改造后的骑龙巷更像是“新淳安人”心里的千岛湖新地标。2019年骑龙巷改造完成,没有大修大改,淳安人记忆深处的老底子、老味道得以保留,而墙面上绘制的硕大的龙,让人一眼明白何为“骑龙巷”。而骑龙巷在原基础上,又吸纳了更多年轻有活力的商户入驻,吸引着大批游客和本地人来打卡。

改造后的骑龙巷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将最佳位置留给了“阿婆”们,干净整洁的台面,遮阳挡雨的仿竹棚,“铛铛铛……”的脆响巷头巷尾皆可闻,诱着游人一探究竟。石梯两侧没有了小马扎,取而代之的是随梯而下的小渠。

两侧延伸出去的台阶四通八达,每一个出口都有惊喜等待发掘。

石阶下的广场中心则留给了新晋IP“湖包包”,霸气的游龙墙绘之下,卡通形象的胖头鱼风光无两,两种风格相互碰撞却又和谐统一。

“走啊,去骑龙巷玩啊!”周末骑龙巷成了我们最常溜达的“打卡点”。说来奇妙,在骑龙巷不似其他地方的旅游点,时时刻刻担心自己被“宰”,在这里只管放心吃喝玩乐购,而“放心”正是骑龙巷的金字招牌。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开始了解骑龙巷的商圈主要有哪些业态、业态分布区域和现有业态的经营现状。至此,我才真正意义上“走”过骑龙巷。

“一、二、三……一百二十二,妈妈,真的有一百二十二阶楼梯哎。”在骑龙巷,时常会看到小朋友牵着父母的手,一阶一阶地走过这条父母曾无数次走过的小巷。

小巷很短,122阶石梯很快就可以走完;小巷很长,排岭人几十年的回忆在这里迭代赓续……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