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开在云端的民宿
发布时间:2022-03-17 10:38:00

卢燕敏

去塔心村的路,好比九曲十八弯。即使紧拽扶手,稍不当心也会被甩得东倒西歪。要知道,这可是海拔600米的山道,如果没一点险峻,那还叫高山吗?好在,前些年康庄工程的修建,把路直接开到了塔心的大门口,想必交通变迁的幸福感,塔心人是最有感触的。

4公里的盘山公路,带着沿途的景致,一路青翠欲滴。尤其是那层层竹林,透过车窗看去,真宛如“绿荫冉冉遍天涯”了。

竹林到了“塔”心戛然而止,入眼来的豁亮,令人微微吃惊。一份袭上心头的快意,顷刻间带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不过,这个叫塔心的村庄,小是真的小。房屋两三幢,菜地五六亩,人在前面走,家禽在后面跟。一条小道弯弯曲曲,沿着小村打圆圈。讲究的倒是那木头搭建的长廊,仿佛悬崖上的庙宇,给人以庄重感。

虽说地处山腰,但站在这里,往上看是天空和云朵;往下看是竹林和翠木。环顾四周,眼前山风微凉。秋草落叶的气息,青菜萝卜的气息,徐徐吹入鼻孔,猛地一嗅,沁人心脾。

巴掌大的地方,民宿却有三家。一家叫“乡非·云舍”,一家叫“慢居”,还有一家叫“谷野居”。名字取得雅致,有种脱俗美,看来都经过一番文字较量,精心筛选。但无论名字雅俗,反正它们都开在云端里。

乡非·云舍位于村头,一幢亦古亦今的建筑,甚为显眼。据说,这里原是一座废弃多年的大会堂,不光墙体斑驳,就连屋顶也常年漏水。庆幸的是,若干年后,一双年轻的手触摸了过来,除尘扫灰,翻新、改装、拼凑、涂抹、修筑,最终有了今天的模样。

这双手的主人,叫何琪峰,一个土生土长的塔心人。总以为,走出大山,融入城市,在外打拼了十多年,应该是再也不会回来的。可谁承想,这个走了十多年的少年,会打道回府,重新把自己交给乡村,并且一头扎进了塔心,干起了民宿事业。

这需要勇气,需要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特别是在这个科技迅猛迭代、一日千里的时代,毅然转身,重找安身立命的支撑点,没有勇气怎么行?

2016年,趁着杭黄铁路的东风,乡非·云舍在塔心村开业。然而,随着开张的第一串鞭炮声响,或许就连何琪峰自己也不确定,大山里的梧桐,会把凤凰引来吗?

于是,他开始利用互联网做宣传,拍短视频,将高山有机菜、山中清泉水、淳安花猪肉、做豆腐、包粽子、蒸米粿、酿土酒、打麻糍等农家俗事传播出去,在视频构造的美感中,人们不仅欣赏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古意,而且对这种充满自然,生命安详的生活,也不由心生向往。可见,共情是相通的,是传统的一种具象化,完全能成为新时代消费者所钟情的选择。何况,传统历经岁月周期,有其超越时空的人文情感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

乡非·云舍的响亮名声,不只在于它是王家源第一家开在山顶的民宿,更在于民宿主人的别出心裁。在他的精心打造下,一间无人问津的废弃大会堂,摇身一变,成为了当下人趋之若鹜的乡村体验地。这份创造力,可谓弥足珍贵。

拾阶而上,乡非·云舍敞开大门,一脚踏入如同踏进了另一个天地。再回头看看门外的乡景,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包谷与咖啡,菜地与书吧,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不可思议地在这里互为关照,包容共生。

200平米的空间,足以制造舒适。音乐的回旋,咖啡与茶的香浓,或谈天说地,或笑声暄暄,或小憩冥想,或撕开嗓子吼一曲,让人在涤去尘埃的同时,换一段心情放松。大小客房、休闲廊道和餐厅,还有两侧风景独好的阳台,都是留客的去处。歇息下来,一一褪去浮华与烦躁,一一洗脱谄媚与艰涩,羚羊挂角,返璞归真,无意间的歌声,被轻轻哼出,未加阐释,没有演绎,自成曲调。想想看,这是一种怎样的蓬勃和轻盈?

书生模样的何琪峰,内心却有韧劲的热爱与创造力,他让古朴与现代加深碰撞,通过“修旧如旧”的手段,启动了一台双向运行的时光机。既要追溯乡村生活带给生命的体验,又不与当下的潮流脱节,二者融合,终使得积淀的烟火时光,再现风华正茂。

乡非·云舍的火热,带动了王家源的民宿,也带动了文昌镇的民宿,从而带动起一股新的旅游潮流。由此说来,乡非·云舍作为淳安民宿的代言并不为过。

从出走到归来,从热爱到坚守,当传统的乡村遇到了勇于创新的新青年,再久远的故事,也会有人倾听。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