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鉴赏典故 敬畏历史 ——读《中华典故》之感悟
发布时间:2022-06-17 09:45:38

◉弘青

  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翁咏读传世代。

  老年读书秉烛光,

  不求功利谈体会。

  巍巍中华五千年,

  灿烂文明典故载。

  炎黄子孙爱华夏,

  敬畏历史莫懈怠。

  这是笔者近日阅读《中华典故》之偶得。《中华典故》共分四卷,汇集了从史前的神话故事《女娲揉土造人》开始,到清朝灭亡转入民国时期窃国大盗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梦止,共编入267个典故。历经的年时,如从史前算起,长达170多万年,如从公元前2033年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算起,长达五千年。典故,是历朝历代的经典故事,是浓缩的历史。因此说,读了这267个典故,犹如把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在大脑中过了一遍。这是一部采用直行编排的线装书,由于字体较大,又是用通俗的白话文来编写的,读起来很畅通、舒服、爱不释手。同时,编著者还注意在每一个朝代前用简要概括的语言介绍这个朝代的历史背景,给读者理出了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使读者读之有序、有理,很有吸引力。

  我为什么选读这部书?

  一是为了鉴往知来、温故知今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他号召我们要敬畏历史,不忘先贤老祖宗。读《中华典故》正是为了践行总书记的教诲;

  二是为了读史学做人的需要。怎样做人,是一门高深学问,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话题。学生时代要学做人,工作后要学做人,退休后仍要学做人。读史可以通过历史上众多名人的故事教我们以美德,提供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智慧;

  三是为了老得优雅的需要。夕阳无限,落英缤纷。人都要老,人老了要老得优雅,就要去做自己喜欢而又于他人有益的事,去读一点自己过去尚未细读且喜欢的书,这样才能老得安然,老得优雅,老亦精彩!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历史是写人的。我的感悟也只能环绕历史上出现的各类人物的作为来叙写与点评。这里需要向读者温馨提醒的是:本文所写的仅是笔者读史中的感悟拾零,而不是对历史的完整复述,写作上只能采取优中择优、从群英谱中提取出类拔萃的翘楚者(负面影响人物,则选取最为突出的)的手法,难免给读者带来挂一漏万、不尽完善的感觉。

  读《中华典故》之“封建帝王”篇

  中国历史上有年号、有头衔的皇帝有多少?如从中国第一个正式称为皇帝的秦始皇算起,到中国封建时代最末一个皇帝清朝的溥仪(即宣统皇帝)止,共有270个皇帝(不含“五代十国”中“十国”的君主)。这270个皇帝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足足演绎了2132年。对他们的作为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剖析一下,我认为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正面影响力而无负面影响的;二是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的;三是只有负面影响而无正面影响的;四是无正面影响也无负面影响的。换一种说法就是:有功而无过的;有功也有过的;只有过而无功的;无功也无过的。

  有功而无过的皇帝

  这类皇帝占比不大,但对中国的影响力甚大。如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刘彻。他在历史上号称“雄才大略”,在位近半个世纪,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代,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有了很大发展。汉武帝杰出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开拓了我国的疆域,为我国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不拘一格开明用人,如我国四方的开拓疆域,均启用了一批贤人、能人。汉武帝派张骞三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对汉武帝重用人才和用人的效果,史学家班固有这样的评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出现了群贤毕至,异人并出的景象。

  开创东汉王朝的光武帝刘秀,是一位贤明的帝王,在位33年。他称帝后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下诏减轻田赋,改善农民处境,发展生产、宽厚待人,而对贪赃枉法者则依法严加惩处,使国家统治相当平稳,为开国的封建帝王中所罕见。

  历代帝王近三百,不可能在一篇小文章中给予一一点评,只能选取最有影响力的皇帝来表述。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三个震撼于海内外的“盛世”时期,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三个“盛世”所处的年代分别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40年的40年间;公元627-649年的20年间;公元1662-1795年的130余年间。执政的皇帝是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延伸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清康熙帝玄烨、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历。他们的业绩与治政经验,笔者将其概括为10个方面:治政庶民为先、治政官者为俭、治政人才为重、治政纳谏为要、治政改革为魂、治政和字为贵、治政依法为准、治政务实为最、治政内省为戒、治政博学为本。这些帝王的治政功绩和经验之谈,不仅在当时推进社会发展起过显著作用,就是对当今的各级领导治政也有重要的借鉴之用,他们不愧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有功皇帝。

  有功也有过的皇帝

  秦始皇嬴政是中华第一帝,可称得上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的主要功绩在于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诸侯国混战的局面,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在交通上实行了“车同轨”等,除此,最突出的、最辉煌的业绩就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征用大量民夫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中国人民后代子孙的骄傲。但秦始皇毕竟是一个暴君,他最大的劣绩,就是制造了“焚书坑儒”的悲惨局面。

  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末位的皇帝隋炀帝杨广,是一位有文才也有武功、有功绩也有劣绩的皇帝。他的历史功绩在于筑驰道,建东都(洛阳),修长城,开通大运河等。特别是开凿的大运河(把原来的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全长4000里,贯通南北,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对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他对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科举考试制度也有一定贡献。但他毕竟是历史上一位暴君,他的奢华享乐、耀武扬威的封建帝王行为达到顶峰。他的一次江南巡游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大队伍,使用上万条大船,这上万条大船在运河上排开,头船和尾船连接起来,竟有二百里长,弄得两岸老百姓叫苦连天。

  曹操,是人们最熟悉、也最爱评论的一位历史人物。历史评论他是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晋人陈寿著《三国志》评论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符合史实。曹操,史家虽然称他为“魏武帝”,其实他一生中并未登位称帝。三国时真正称帝的是他的长子曹丕,称为文帝,在位7年。曹操一生讨董卓、剿黄巾、除袁术、破吕布、取袁绍、击刘表,业绩显赫,只认定他为丞相。他的主要功绩在于混世乱道中统一了北方,使百姓安居乐业,但由于他霸道、乱杀无辜,历史上称他为奸臣,舞台上也以奸臣形象出现。如《龙凤呈祥》《击鼓骂曹》等京剧都是把曹操作为奸臣来表现的。毛泽东同志曾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对这句话深深印在自己脑子里。又说,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看法:“其实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总之,曹操虽未称帝,却是一个有功也有过的重要历史人物。

  有过却无功的皇帝

  这类皇帝的占比也不少。首先就是接替秦始皇皇位的秦二世胡亥。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来皇位应由长子扶苏(他为人较厚道)接替。胡亥与宦官赵高密谋造假始皇遗诏杀害了扶苏,自己登上了皇位。登上皇位后为了自己的享乐大兴土木兴建阿房宫,役使民夫,横征暴敛。为了实施暴政不惜诛灭异己,甚至杀害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他曾两次大开杀戒,先后杀害了兄弟姐妹达28人,残暴到毫无人性的地步。由于他的残暴统治,终于引发了“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动摇了朝廷的统治。由于他过分宠信宦官赵高,反被赵高杀害了。一个显赫一时的秦王朝仅历时15年就断送在他的手里。

  蜀汉先主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叫阿斗)靠着诸葛亮、姜维等将相的辅助做了40年的享乐皇帝,史称蜀汉后主。他贪图享乐、不事朝政,一心投降魏国。蜀汉灭亡后他迁居到魏国都城洛阳,只顾自己享乐,忘记国耻,当司马昭奚落他,他却“嬉笑自若”。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他竟厚颜无耻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对这位“扶不起的阿斗”的评述只能用四个字:有过无功。

  再说一个淳安读者熟悉的北宋时期腐化败国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淳安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就死在他掌朝的年代。这位靠骗取太皇太后的信任而登上皇位的皇帝,即位前就是一个有名的浪荡王子,他登上皇位后更加变本加厉。他不事朝政,主要依靠一些大奸臣,如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老百姓称他们为“六贼”)来把弄朝政。他贪图玩乐享受,为了搜集奇花异石,派出童贯、朱勔等奸臣到江南搜集。睦州青溪出产各种花木异石,是官府采集的重灾区,使老百姓受尽剥削,出现了方腊的聚众起义。宋徽宗派童贯统领十五万官军镇压,又唆使宋江领梁山好汉前往配合征伐。宋徽宗不仅贪图玩物,还贪图女色,他“微服私出”去京城玩弄妓女李师师。由于他的荒唐腐化,把一个好端端的大宋江山推向了亡国之路,最终出现了他和儿皇帝(宋钦宗赵桓)同时做了金军的俘虏,由赵匡胤开创的北宋王朝,历经167年,在他们父子的手中结束了。

  无功也无过的皇帝

  这类皇帝无需点名,占比更多一点。如清朝统治达268年,前后登位的皇帝有10个,除康熙(玄烨)、雍正(胤禛)、乾隆(弘历)三位皇帝对历史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的重大影响外,其余皇帝都无所作为。虽然清朝后期中国日益衰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些皇帝想支持改良挽救垂危局面,但由于咸丰皇帝的贵妃那拉氏慈禧长达50年的把权,谁也动不了。清朝衰败的罪责主要在她身上。

  上述四类皇帝如果作一个功过计量的分析,它们的占比大约是第一种类型约占10%,第二种类型是40%,第三、四两种各为25%。我们要研究的皇帝重点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我的估量和认定,不知读者同意否?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以伟人的气魄、发展的观念,采用诗词的表现形式评论了中国历史上五位最为显赫的帝王。诗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些帝王,虽然夺得了江山,坐上了皇位,但是他们不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他们管辖江山,并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缺少真正的才德,不善于文治,他们的文化涵养也略为不足。毛主席的评论诗句提示我们,读中国历史要善于分析中国帝王的功过是非。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