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诗歌
苦瓜记
发布时间:2022-08-25 09:23:55

 王丰

  《食宪鸿秘》里有一道《十香菜》:“苦瓜去白肉,用青皮。盐腌,晒干,细切十斤,伏天制,冬菜去老皮,用心,晒干切十斤,生姜切细丝五斤,小茴五合炒,陈皮切细丝五钱,花椒二两炒,去梗目,香菜一把切碎,制杏仁一升,砂仁一钱,甘草、官桂各三钱共为未,装袋内,入甜酱之。”这里面所用“冬菜”为冬天的白菜,苦瓜的份量与白菜相当,可见清代文学家朱彝尊亦醉心吃苦瓜。

  认识苦瓜,时在九十年代,我从威坪调到青溪这一片工作,第一次下乡吃中饭,小饭店里端上一盘菜,绿里点黑。那绿,绿得相当热烈;那黑,却是含羞带怯。店家介绍,这菜是“苦瓜炒霉干菜”,苦瓜很苦,但它只苦自己,对旁物绝不侵染,不信您试一筷,霉干菜还是纯霉干菜的味道,一点苦味都没有的。

  看到过书上说,此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固称之为“君子菜”。

  我从来没有吃过苦瓜,威坪那一片似乎没有人种苦瓜的,所以我对苦瓜的苦,终究是不熟识的。心里想,蔬菜取名“苦瓜”亦未必就真的苦,我吃过“苦毛菜”,也不见得有多少苦味,炒得好,倒还有一丝甜呢。

  举箸夹起一片,入口一咬,啊呀呀,满嘴皆苦。这世界上除了小时候喝一些中药的苦,真佩服还有一介蔬菜这么苦的。真是世间万物,秉性各异啊。

  欲将嘴里苦瓜吐出,店家见状赶紧过来安慰:“第一回吃苦瓜吧?第一回吃是吃不来的,一回两回三回四回,保证你越吃越想吃。”果真如此,后来苦瓜是越吃越有味道了。

  苦瓜外貌不美,浑身长着疙瘩,但功用却显著,诸如降低血糖、促进食欲、排毒减肥之类。苦瓜原产东印度,起初当地人是把它当水果来吃的。郑和下西洋,苦瓜才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我国关于苦瓜的历史记载,在明代《救荒本草》中就已经有了,徐光启撰的《农政全书》也提到南方人尤爱吃苦瓜的事情。

  苦瓜为菜,家乡有几多烧法,清炒、霉干菜拌炒、鸡蛋炒苦瓜。我是最喜欢清炒的。苦瓜洗净,剖开,挖去籽,斜切为片,热锅,下油,下苦瓜片,快煸,熟了起锅。我此种炒法有“两不”:一是不放盐,二是苦瓜不用汆。只留下那原汁原味的苦,嚼在嘴里,苦醒头脑,牢记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句至理名言。

  有一年夏日回老家,陪老母亲到菜园里摘菜,见有一排苦瓜牵引在木架子上,我问母亲大人:“怎么你也会吃苦瓜啦?”

  “我吃不来,太苦啦。知道你喜欢吃,我讨籽来种了一排。”

  木架上,苦瓜是密集坠吊着,蝶舞蜂飞的,恋着苦瓜之花。

  那天中午,母亲炒了一盘苦瓜炒蛋,绿得浓稠,黄得耀眼。白米饭我是吃了两大白碗。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