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史海钩沉
钩沉漫话千岛湖茶
发布时间:2022-09-07 10:10:00

詹黎平

  作为一个建县历史弥久的农业大县,淳安产有几味享誉千里的茶叶并非难事。好山好水好土育有好茶,无论是古色芳香的大方茶还是鸠坑毛尖,无论是飘香当代的千岛湖龙井还是其他诸如安阳白茶、中洲黄金茶等等,仿佛中国戏曲里的名旦名角,撑起了淳安一片绚烂的茶色天空。

“壑源之品”大方茶

  九百多年前,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四十六岁时因直言论事于宋仁宗明道年间被贬到睦州任“地委书记”。范仲淹受贬后,心情沉重,茶饭不香,郁郁少乐,人也日渐瘦去,不是因为自己的宠辱得失,而是面对皇帝的偏执和昏庸,纵然心怀大志也无处可施展。好在,范仲淹到的是名茶之乡。茶可以清心,身处逆境中,更需清醒的头脑。而时间又是最好的疗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士大夫们又慢慢聚集到范仲淹身边,品茶饮酒,试以上茶浇开范仲淹心头的郁结,用醇茗冲淡其心中的惆怅。随着时日渐久,范仲淹心情渐渐好转,某日写下他的《鸠坑茶诗》:“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绝句文辞轰动一时,有人甚至把它与最负盛名的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相媲美。但有好事者事后就发问了,当年的范仲淹喝的到底是什么茶呢?于是又引来后人的一番钩沉考证,有说是鸠坑毛尖的,也有说是严家大方茶的,这事的确真伪难辨,毕竟中间已隔了九百多年的云烟,真相终不可知。

  但茶却是可知可考的。

  先说这个淳安大方茶,单看其形就不同于一般茶叶,它形似龙井,长扁成片,似竹叶,有锋尖,色铁黑,有油润,含有熟粟之香气。其内质,味浓香烈,酷似炒青,汤色绿黄明亮,叶底黄绿匀称。不仅色香味形俱佳,实为茶中珍贵饮品。据说日饮五杯大方茶,竟然可与每日所吃蔬菜营养价值相等。甚至还说常饮大方茶对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兴奋神经、强心、和胃、收敛、利尿、解毒、减肥健美、延年益寿等等都有显著作用,功能甚多,其实饮茶者,重啖其味,只是茶味苦涩甘甜,包罗万象,畅怀适意,韵致超然。《茶赋》早有序云: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清茶滤心尘。午饮可散燥,慢品能娱情。茶就是茶嘛。

  而古称睦州、青溪的淳安,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著名绿茶产区,则早有定论。最早在东汉时已有产茶记录,距今近两千年。据《严州府志》记载,唐朝时期,淳安茶叶便已是“名冠天下的壑源之品”,成为全国著名贡茶产区之一。而淳安大方茶更是源远流长。史志云,严家大方茶系淳安地方特种茶,在五代时即为贡品名茶。传说为一法号叫大方和尚的游僧在漫游“顶谷寺”时偶得,其品质可与当时徽州的“屯绿”齐名。清朝的陆廷灿在其《续茶经》中,也引《旧五代史》记道:“乾化五年(915年)五月十二日,两浙进大方茶二万斛”。此大方茶,即为淳安最负盛名的地方特种茶。想当年,大方茶出生于始新乡野,却成就为享誉天下的“壑源之品”,正应了古人的一句经典名言:酒香不怕巷子深,至此,我们已可看出淳安大方茶那非同一般的渊源和来头。

“雉羽泄轻徐”的鸠坑毛尖

  当年范仲淹喝的也极有可能就是鸠坑毛尖,其诗名就叫《鸠坑茶诗》。鸠坑毛尖乃是古今淳安茶叶中的一张“金名片”,不仅曾获过国家部优省优产品奖,在古代也一直是作为贡茶形象存世。令人惊奇的是,鸠坑这么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僻静小地方,居然在《唐志》中就有关于“睦州贡鸠坑茶”的记载。而出现在唐朝李肇著的《唐国史补》中记载了当时的主要名茶也提到了睦州鸠坑:“……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石花,或小或方或散芽,号称第一。湖州有顾渚紫笋、睦州有鸠坑……。”钩沉考证起这些往事,心里难免会升起一些自豪感,我们这块土地还真不简单。

  遗憾的是,鸠坑我去得极少,印象中尚只去过一次,那还是在乡镇撤扩并后的大鸠坑乡,是由原鸠坑与南赋两个乡合并后的鸠坑,乡名未变,但乡政府所在地却设在南赋。而我就只到了这个乡政府机关为止,里面真正的鸠坑从未进去过,难免对这名茶之乡留有一个未了的念想,总想去亲眼看看这个产茶之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杰地灵之所。从地图上看,鸠坑位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毗邻威坪镇,并与安徽歙县接壤,东汉建县为始新,隋代时改称新安县,隶属睦州,所产之茶便顺理成章被称作睦州鸠坑茶。文献上有“鸠坑岭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具臻妙境”之记载。清明前后采制特一毛尖茶,那青叶是以一芽一叶初展为准的。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香气持久。鸠坑毛尖除制绿茶外,同时亦为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 ,窨成的“鸠坑茉莉毛尖”、“茉莉雨前”均称茶中珍品。元代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则如此书道:“……鸠坑地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俱臻妙境。”

  当年,大文豪韩愈不吝赞美淳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而有着“文献名邦”之称的淳安自古以来还被誉为“茶的故乡”。其出产的鸠坑毛尖在唐朝被列为贡品,享有2000余年的美名。宋代文人陈晔在品尝了鸠坑毛尖后,情不自禁地写下“我爱淳安好,溪山壮县居,锦文光灿烂,雉羽泄轻徐”的诗句,他将鸠坑毛尖比喻成“雉羽”,将喝了“雉羽”后的那般清心爽神之感用“泄轻徐”三个字来形容,真是神来之笔恰当不过。当然,饮茶,还须讲究配合以情趣,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那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单就茶品而论,撮一口雉羽般的鸠坑毛尖,让内心深处的积郁和不畅随那清香绝世之茶汤一泄轻徐之,也当得住人间最美惬意事之一种吧。

三十年河西之千岛湖龙井茶

  二十余年前,我曾在淳安的茶叶大乡里商管过茶叶税。穿梭于村巷农户,抬头低头放眼举目之间,看到闻到摸到尝到的均为千岛玉叶。那时,农民们管这茶叶叫千岛湖龙井,孤陋寡闻的我老是弄不明白,不是说这个茶叶叫千岛玉叶吗?怎么叫龙井呢?我心目中的龙井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茶。后来才得知,农民们叫的并没有错,千岛玉叶的原名就叫千岛湖龙井。直到1983年7月盛夏,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庄晚芳等茶叶专家专程到淳安考察,品尝了当时的千岛龙井茶后,根据千岛湖的景色和茶叶粗壮,具有白毫的特点,始将其命名为“千岛玉叶”,亲笔题名,并于1987年注册为商标,从此始有千岛玉叶品牌。

  那时是青涩的1983年。那时改革开放不过才五六年光景。那时一切百废待兴,整个社会都蠢蠢欲动洋溢着一股勃勃生气,人们的思想才刚刚慢慢地活络起来,万元户、倒爷、摆地摊等新词汇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和广播。一桩可记入淳安茶史的大事居然如春江之鸭般先发生了。甚至可以这样说千岛玉叶的命名注册要领先于其他领域至少半个身位以上。

  当年,千岛玉叶横空出世惊艳江湖,其扁挺似玉叶,叶肥芽壮露白毫,色泽绿翠呈嫩黄,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嫩醇厚,叶底嫩匀成朵,汤色清澈明净的外形特点深得方家赞不绝口。记忆中,在里商乡大源的一些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置办大炒茶锅,茶民在锅底抹上皮油,手戴厚厚的纱布手套,在热锅中用手掌不断翻炒青茶,村巷里到处飘荡着炒茶的清香,那时简直是乡村的热闹季节,比过年也不差,收茶畈茶的人云集村子,盯着哪家哪户炒制完成的茶,当场过称,成交。而我其实是在做着有点煞风景的事,在村口路头设卡拦路,为的是帮助乡里收茶叶税,充实乡财政那紧巴巴的账户。其间也曾过目无数千岛玉叶,初懂了一些套路,知道产于清明节前的玉叶茶最贵,在我月工资只有数百元的时候,一斤明前玉叶也要卖到好几百元。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可以买出品迟些的雨前玉叶,那时的千岛玉叶,一般只要三四十块钱一斤,好些的也不过五六十块。其实会喝茶品茶的人也都知道,所谓的明前茶其实就是吃个噱头,看着是好看,泡上三遍就没味道了,真正好喝的茶还是谷雨前后产的茶最好,不仅价格实惠,茶味也更浓酽。这些都是生活教给我的知识,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深知生活才是我们一辈子最伟大也最忠诚的老师。当年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很中听的话,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就是一种‘清福’。”如此推论,身在名茶之乡,就是一种清福!

  世事难料的是,谁曾料想,叫了三十年的千岛玉叶,到了2013年又被改回来,统一命名为千岛湖龙井茶,这不就是早年里商茶农们口口相传过的那个名字吗?当然,这名字确实好,招牌更硬,名头更响!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茶名的变迁,也折射出时代的风云际会。

黄金白银慢品茶

  在2009年的金秋,曾经有过一条不起眼的消息沉没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但淳安的茶界肯定不会忘。消息的标题是:“淳安:安阳白茶折桂上海茶博会”。请容笔者摘录部分内容:“2009年6月6日讯:在近日举办的上海茶博会上,安阳白茶因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张玉白,茎脉翠绿而备受国内外茶客的青睐,一举摘得2009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以我这标准的茶外人士看,怎么着这也是一条重磅新闻,是一项能够让淳安千岛湖锦上添花的殊荣。可是正如说历史均为过眼云烟一样,我已不记得当时有没有关注过这条信息,对此居然毫无印象。

  其实安阳白茶的祖宗并不在安阳,而是在浙江湖州同样有一个“安”字的安吉县。那是2001年,安阳乡党委政府加大茶叶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安阳小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白茶的特点,力主发展以白茶为主的优质茶园,以提高茶叶产业的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开始尝试从安吉引进白茶种植50余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鼓励茶农发展白茶,安阳乡专门制定了白茶发展奖励政策,对发展白茶进行苗木奖励,使该乡的白茶生产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之后,又引进了有着多年种植白茶经验的安吉人马宝荣先生,2006年马宝荣只身来到安阳乡,种植了500亩白茶,2007年又扩种了200亩。经过几年的腾挪努力,终使安阳白茶成为淳安新时期的又一新名茶。由于白茶的氨基酸比普通的绿茶要高出两倍,而在千岛湖种植的白茶其氨基酸又比其他的地区更高,白茶堪称茶中白银。而据说,像马宝荣这样到安阳乡种植白茶的安吉人还有好几个,他们都是冲着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良好的气候条件来做茶事业。

  无独有偶,除了这茶中白银,淳安还真有个黄金茶。那是大名鼎鼎的中洲独有的一种茶。原名又叫香茶,相传东晋升平年间,道教学者、医药学家、炼丹家、《神仙论》作者葛洪隐居三清山修道炼丹时就经常饮用此茶。

  百度黄金茶,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浙江西部的淳安、开化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等县市,尤其以三清山及其周边一带海拔三百到一千五百米的山麓分布最多,一般都生长在海拔800米的深山老林、或陡险的峭壁岩石上。据《中国树木志》等记载,黄金茶:凉,清热解毒,解表祛风,助消化、治感冒、治慢性气管炎,对高血压亦有一定疗效。在中洲乡野一直将其作为清凉解暑,健胃消食,治腹胀痛,止咳除烦的良药,甚至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说,号称人间仙草。

  而关于黄金茶的得名,在当地还有一段颇为温暖的传说。相传黄巢义军转战浙西时,战途劳累、水土不服,又遇酷署,大多官兵中暑腹泻。中洲善良的百姓就拿出自家珍藏的野山茶泡给义军们喝,将士们因茶而愈。康复的义军将士觉此山茶好似仙水,应比黄金珍贵,便以黄金谢恩,加之黄巢姓黄,因此得名为“黄金茶”。至今在中洲这里仍有一座山沿袭着古代传下来的地名叫“黄巢坪”,据说就是黄巢义军的练兵场,从中洲黄金茶的来历,到黄巢坪,种种迹象表明,有关黄金茶的传说并非纯属杜撰,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可信性。

  不过,黄金茶比较小众,味道独特,看着也不像传统的绿茶。至今仍郁于山野民间不为众人广知。但不知怎么,我却十分喜好这款黄金茶,并且还总把它留作特殊时饮用。有好几次,我在头晚喝过了量,醉酒,直到次日肚子仍然叽哩咕啰翻江倒海般的难受,这时我就不给自己泡绿茶了,而是从珍藏多年的茶罐中抓出一小撮仙草般的黄金茶,给自己沏上一茶缸慢品慢喝,让自己干旱的身体如沐受雨露甘霖一样,渐渐复原正常,那种感觉也唯有黄金茶才可以让人独享,美哉胜哉,没齿难忘。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余青青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