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汪兆兵
在我家乡的山坡上,到处长着板栗树。它那高大粗壮的树干和树身四面长着交叉弯曲的树枝,以及茂盛的枝叶,直把个山核桃树给比了下去。它似乎在嘲笑道:我的隔壁邻居,我的老伙计哎,看你的,个头没我高吧!但是,它的数量要比这老伙计少得多,而且在村民的心中,地位也没有老伙计那么高。唉,谁叫自己的经济效益不如人家呢。板栗树或是夹杂着生长在山核树林中,或是成片独立生长,或是单独生长。
每年上半年,当那一条条挂下来的像柳丝一样白白的栗花开满栗树时,也就到了山坡地里的小麦成熟收割的时候了。家乡有句农谚:“栗花白,好割麦”说的就是这时的事。待到栗花谢了以后,它便慢慢长出圆圆的青色的小栗篷刺来。它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享受着阳光雨露和雾气,随着时间慢慢变大变圆。
到了秋天,板栗熟了。那时候,山核桃也已采收完毕。村民们又会扛着长竹竿到栗树林里去打栗。最先成熟的名叫社栗,这就是过去农村一年两次举办的春社和秋社祭典庆祝活动时成熟的栗子,所以称为社栗。接着,其他三三两两的栗子也跟着成熟了。远远望去,栗树的树冠上长满了棕色的头发似的,那栗篷刺一颗颗被秋风吹得咧开了嘴,笑哈哈。篷刺中的栗子(也就是它的子女)便纷纷借机离开篷刺儿(家)往地面上“扑扑扑”地跳。
待到每棵树有一小部分裂开的栗篷刺,板栗胀了的时候,村民们便可去树下捡板栗子了。男人们忙着去打自己家的板栗。若过早,栗子还没成熟;过迟,则胀得八九不离十,被别人捡去,影响产量不合算。
打栗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啊!你一定要戴上像头盔一样的安全帽,那种薄薄的布帽儿可没多大防范的作用。那栗篷刺浑身长满细细的刺儿,像刺猬的身子一样。你一敲打,有的栗篷刺会直接砸在你的脸上、眼睛上,那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掉在你的手臂上、手指上,那细细的、密密的刺儿扎进你的皮肤内,用手拔不好拔,用针挑,一时半会也挑不完。有的根本就挑不出来,全是小黑点,痛得你受不了。要是戴了安全帽,戴上厚厚的手套,这就安全多了。
栗子的品种也很多,有全身红色油光光的油栗,也有全身长着细细白毛的毛栗。就时间来划分,早熟的叫早栗,晚熟的叫迟栗。就形状来分,也有每篷刺只长一个的独卵栗,也有每篷刺长五个的五爪栗。而最多的莫过于一篷刺长三个的,中间颗大,左右两边小。
板栗可生食,当即咬开,剥去栗壳吃起来,又脆又香甜,一般放在家中让它瘪上几天才更有甜味。也可熟食,就在铁锅内煮熟焖干来吃,那味儿更胜生食一筹。它可作为菜肴的原料,如栗子炒鸡丁等等;也可和其它肉类炒在一起,给菜增添美味。它用来包粽子更是一绝啊,那粽子的味道可谓是锦上添花。还可用它做饭、煮粥等,这又成了板栗饭、板栗粥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家山坡地上有许多的板栗树,超过村里其它农户。那时,正逢缺粮,板栗或当菜,或当零食,或做饭,或煮粥,帮我一家度过了饥荒,成了名副其实的救命树。
记得读小学时,只要一到秋季傍晚放学后,我们就拿着口袋去栗树林中捡板栗。我们来到村外,先站在河边的路上,用手搭在双眼的上方,眺望河对岸山坡上的栗树,看看它的树冠是不是成了棕色,要成了棕色,说明已经有胀栗可捡了。在定下目标后,我们就快步爬到那树底下捡栗子。
有时候,我们看附近没有大人后,便爬到树的上方坡地上,捡起石块像扔手榴弹那样,使出吃奶的力气,往那树上扔石块。我们像机关枪样连发几次石块,只听树下“哗哗哗”的声音,那是石块夹杂着栗子纷纷往下掉。还有那些会爬树的半大小子,见用这种方法效果不怎的,干脆爬到树身的上半身,双手用力抓住树干“哗哗哗”地摇动起来。霎时,栗篷刺、栗子“扑扑扑”地往下掉。这时,我们相互“哈哈哈”地一阵笑,继而赶紧跑到树底下去抢捡栗子。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不像对山核树那样管理栗子树。但是,它从不计较这些,只要一到秋天,它仍旧一如既往地给人们献出它那宝贵的果实。它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称赞。
不容置疑,它就是默默无闻为人们作出贡献的一种果树。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