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热爱的光,照亮每个日子
发布时间:2022-11-15 09:26:09

麦子

  有家民宿名为“鱼儿的家”,依山傍水,宁静美好。关于民宿的种种,我不是特别了解。我所熟识的是该民宿女主人“鱼儿”,鱼儿老师姓余,是我的同乡。但很奇妙的是,童年和少年的我们没有在老家相遇过。或许儿时的我们,也曾在乡村小路、田间阡陌,奔跑着擦肩而过,只是没有留下深刻的记忆。

  时光向前,岁月更迭。我到镇上念初中时,她已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镇小的一名教师。青春靓丽的她是小镇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上学的我和工作的她依然没有交集,但我们相互间是知道彼此的,因为我俩的父亲都在这个小镇上工作。

  年少时的一个周末,和她同在小镇的站台候车。我怯怯地喊了她一声“余老师”,她很开心并热情地回应了我。上车后,她又抢着帮我买了车票。初次相识,便得到这样的帮助,让我感动又不安。一路上,她简短地问了我一些近况,那清澈、友善的目光,温和、关爱的语气让人有知心姐姐般的温暖。以前一上车就晕得七荤八素的我,那一次却没有明显的晕车症状,内心更是对余老师充满感激。

  再之后,我外出求学、工作。转眼又是许多年过去了,我们重逢在县城——千岛湖镇。她在实验小学教书,我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入学。我是在学校的宣传橱窗看到余老师的照片,才知她早已调至这所学校。照片上的她,气质优雅,有着可以感染到任何人的温暖和纯真的笑容。那一刻,我为有这样一位美丽优秀的同乡教师感到骄傲。然而,日子总是匆匆向前,我们在各自的工作、生活里忙碌,难得有交集,很少有交流。

  好在我们有一次加了微信,大概是2019年初。这时候的余老师已经拥有了一家美名远播的民宿——“鱼儿的家”,她的微信昵称就叫鱼儿。我偶尔会翻翻她的朋友圈,一位心怀热爱、有梦想和情怀的美好女子便跃然眼前。让人感觉她经营的不是简单概念的民宿,而是一种挚爱生活的理念和态度。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细雨连绵的日子,她的图文所展现的均是生活中的光,那光可以照亮每一个踯躅的脚步。

  忘不了2020年汛期的那些大雨,“鱼儿的家”与湖水相邻的两幢建筑被不断上涨的湖水浸染、吞噬。地板、家俱、书柜被无情地淹泡在湖水里。心急如焚的余老师却没有怨天尤人,她一边携着团队的小伙伴们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一边思考着如何能将自然灾害防患于未然。而在损失的财产当中,她最是疼惜被雨水湖水损毁了的书籍。那些精神食粮于她而言,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那都是她多年来从各平台购得的心爱书籍,在许多书卷当中,有着她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阅读笔记。那满书橱的书卷里,是她多年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记录……

  这时候,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为“鱼儿的家”募捐图书。不是为了能收集多少藏书,而是要寻找一种力量,一种来自书友们惺惺相惜的力量,对于生活依然挚爱的力量……九月的一天,我和朋友带上打包好的书籍奔赴“鱼儿的家”。我相信,正是那些读过的书、那些走过的路,才让我们彼此变得更加坚定有力。

  我也是从这时才明白,为什么余老师经营的民宿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拿到了“白金宿民宿”。她是用真心、真情,用她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去做这份教师职业之外的事业了。

  从最初鱼儿的家,到云宿、纳山纳水、不只青绿,每一期都浸润着她的心血,她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也许是对曾经被水损毁的那批书籍的纪念,在最新一期“不只青绿”民宿,她将一个房间命名为“展卷”,青绿千载,只此一卷,天涯共此时,秋日里,暖阳下,就这样在阅读中天荒地老……

  那些绽放在每个季节里的芬芳,那些细节之处的明媚温暖,饱含乡土乡愁的舌尖上的美味……所有的呈现,都缘于她想给每一位抵达者提供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如今,我和余老师的交集依然不多,但她身上那种坚持和热爱,总是能时时打动我,让我感动并为之思考。愿我们都能坚持热爱,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且相信这热爱的光,一定可以照亮未来的每一个日子。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余青青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