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章建胜
“遂绿”茶,以产地遂安而定名,尤其是“遂绿”眉茶,为中国茶叶珍品。“遂绿”茶历史悠久,饮誉天下,早在清朝末年就大量出口,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遂绿”就以其上好的品质赢得金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郭村公社(现属姜家镇)为了重振“遂绿”,为茶农增收致富,1980年规划筹建“遂绿茶厂”。茶厂选址在南宋“一代儒宗”朱熹讲学而闻名的“瀛山书院”遗址景点处,寓意“瀛山书香润遂绿,源头活水烹佳茗”,书香茶香,相得益彰,著名书法家郭仲选为其题写了厂名——“浙江省淳安遂绿茶厂”。厂房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80平方米。拥有有机茶基地2000余亩。茶叶原料选自海拔800—1500多米的雾多、湿度大的高山茶园。据民国十九年《遂安县志》载,郭村,因盛产遂绿,且贸易甚广,成为遂安四镇之一。浙江“遂绿”、江西“婺绿”、安徽“歙绿”,并称“中国绿茶金三角”。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时任淳安县委书记章耀德曾多次赴郭村公社调研“遂绿茶厂”筹建工作,从产茶大县临安调任我县的章耀德书记深入茶乡,访茶农听民意,他走遍了全县茶乡的山山垅垅,茶农们亲切地称章耀德书记为“茶书记”。郭村“遂绿茶厂”,就在这春风化雨正当时应运而生了,郭村公社举全乡之力,投资200余万元筹建“遂绿茶厂”,1981年竣工投产,完成销售产量335吨,产值665万元,创外汇9万美元,利税157.23万元,创利润15.2万元。
说起“遂绿茶厂”,不得不说“遂绿茶厂”的创始人——胡大文。胡大文身为遂绿茶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在遂绿茶厂的初创和发展历程中,呕心沥血,为“遂绿”茶业复兴、发展,打造匠心产品,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他的一生与“遂绿”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体现了茶人精神。
胡大文,初中毕业后,曾任郭村供销社茶叶收购站评茶员,后调任郭村公社任茶叶干部,分管茶叶工作。1962年,国家为克服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暂时困难,精简下放干部支农,胡大文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回村,下放到霞五村担任大队长、党支部书记。1979年下半年,负责筹建遂绿茶厂,担任茶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胡大文深知振兴“遂绿”茶,传承创新“遂绿”茶的使命担当,他脚踏实地,清廉自守,无私奉献,一心为茶,忘我工作。他兼任遂绿茶厂厂长期间,大力开辟新茶园,改造老茶园,推行精制茶,积极推动茶叶生产和茶叶精加工。
遂绿茶厂,是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定点生产出口眉茶的社办企业,主营收购加工出口绿茶,兼营内销烘青、花茶。胡大文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在茶厂筹建过程中,一手抓好工程进度,一手抓好投产前准备工作。重点抓好仓库、车间加工、机械的布局,设立了“六科三室”即企业质量管理(简称生技科),安全生产科、计量科、财务科、供销科、保卫科;三室为:茶叶审评室、环保室、综合档案室。在质量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着重抓住原料进厂第一关,原料的质量、杆样审评定级,按毛茶的外形“五项”、内质“四项”要求,严格验收把关。
抓好企业员工素质提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在筹建茶厂期间,厂长胡大文亲自带领茶厂技术骨干到县属淳安茶厂培训,系统学习了茶叶进厂验收、审评、定级、精制茶叶拼配、车间精制加工、出口茶箱的制造及仓库管理等技术,历时半年。
遂绿茶厂经过几年的生产运营,在全省同行中产量、质量、经济效益均有显著成效,平均每年生产各类茶叶2500余吨,年产值8000万元,“遂绿茶厂”跻身于全省出口绿茶规模企业。遂绿茶厂致力于资源整合和新产品开发,实行产品系列化,质量稳定,效益年年攀升。遂绿茶厂走过了初创、竞争、壮大阶段,“遂绿”茶叶在传承与创新中,根据绿茶特点,精加工制成了“特珍、珍眉、秀眉、雨茶、贡熙”等5大类16个等级。针对国内对“遂绿”茶的需求量大,且有较大市场空间实际,遂绿茶厂于1987年11月,又在章村建起了内销车间,建立遂绿二厂,该厂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遂绿茶厂生产的绿茶外形条索紧结硕壮、锋苗显露、香浓味醇,叶底柔嫩厚实,内含物质丰富,深受客商青睐。遂绿茶厂由于产品优质、适应市场销售,名列全省茶企业前茅。连续几年被评为国家级AAA级质量信誉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获得了国际国内各项企业管理认证及有机产品认证。1981年以来“特珍一级”、“雨茶”屡次荣获国家对外贸易部优质产品奖;1986年“特级珍眉”荣获第五届世界优质食品金奖;1988年12月,“瀛山牌”特珍一级、珍眉一级荣获省优产品,1991年“遂绿仙茗”在中国杭州首届国际文化节评比中,荣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繁荣了市场,创造了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我县乡镇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遂绿茶厂存在着茶叶单产低、劳动效率低、组织化程度低、茶叶标准化程度低、茶叶品牌影响力低等问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1996年12月,遂绿茶厂实行改制,不沉湎于过去的辉煌,跟紧时代,立足资源特色,马不停蹄地创新,缔造新的辉煌,走在时代前沿。改制后的“遂绿茶厂”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品牌影响力,为促进产业兴旺,推动品牌强农,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了更大贡献。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余青青 王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