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春笋记
发布时间:2023-04-14 10:37:34

 王丰

  这篇小文所指“春笋”,是当下春天里猛生猛长的毛竹笋、苦竹笋。

  家乡山多竹子多,竹园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拿书面语来形容,那是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一派江南景色。

  先说毛竹笋。

  毛竹的子女是毛竹笋。惊蛰一过,春雨是一场又一场地下着,百草泛绿,千花竞艳,那飞鸟的一身羽毛天天也湿漉漉的。竹笋从泥土里勃起,一个劲儿地往上窜,你争我夺的,似乎一定要来个出人头地,一争高低的。

  春笋刚出,鲜嫩无比,春天里的第一菜蔬非它莫属。难怪李渔把竹笋誉之为“蔬食中第一品”。

  清代朱彝尊把笋归之于“蔬之属”,他记录下一条用春笋做的菜肴,此菜肴叫《笋鲊》:“早春笋,剥净,去老头,切作寸许长,四分阔,上笼蒸熟。入椒盐、香料拌,晒极干(天阴用炭火烘)入坛,量浇熟香油,封好,久用。”

  笋太多,吃不掉,朱彝尊又教您做《生笋干》:“鲜笋,去老头,两劈,大者四劈,切二寸段。盐揉过(用盐揉搓腌渍),晒干。每十五斤成一斤。”

  春笋的老头硬,咬不动,弃之可惜,可做成笋粉:“鲜笋老头不堪食者,切去其尖嫩者供馔。其差老白而味鲜者,看天气晴明,用药刀如切极薄饮片,置净筛内,晒干(至晚不甚干,炭火微薰。柴火有烟不用。)干极,磨粉,罗过收贮。或调汤或顿蛋腐或拌臊子细肉,加入一撮,供于无笋时,何其妙也。”朱彝尊这套春笋老头的做菜法,敝人至今亦没品到过,心有不甘也。

  家乡人挖来春笋,剁去老头,剥去笋衣,切成片放汤瓶里和着腊肉炖,那真是一道鲜美异常的菜,是家乡春笋菜寻常而又悠久的一种烧法。

  一年清明前,住在深山里的大姑妈给我家背来一根七八斤重的毛竹笋,顺带还捎了根里条肉。祖母切笋剁肉,炖成一窝,笋熟肉烂,我是放开肚皮大吃了一顿。一顿美味,胀疼了肚子,不多时还拉起肚子来,你说值得不值得?不值得?我说值得!

  前些年去白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正是春笋上市时,那一旁的路边皆是卖笋人,价格比县城里便宜一半。我挑了一根,过秤,付钱,装进去塑料袋里。卖笋的老妇人又塞进去一根,我推辞不要,并言辞要付钱。老妇人说:“我们家那片竹园,今年笋抽得好多,不挖掉一些不好。一根笋又不是金子银子,不给你,吃不掉烂了可惜。”我欲付款,她坚辞不受,那一头白发,泛出银光,刺得我眼中盈泪。

  再说一种笋——苦竹笋。

  苦竹笋是苦竹所生,比毛竹笋小。苦竹笋微苦,炒鲜肉片、腊肉片均可。

  中唐著名草书家怀素有一件传世作品叫《苦笋帖》,帖文共2行14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文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译文为:“苦笋和茗茶两种物品异常佳美,那就请直接送来吧。怀素敬上。”全帖字圆锋正,精练流逸,神采飞动,情趣超妙。

  怀素喜欢吃苦竹笋。

  北宋黄庭坚有《苦笋赋》,这篇赋的文辞是:僰道产的苦笋,在两川中名列前茅。它甜脆爽口,微苦却有滋味;它温润细密,多吃不会伤人身体。微苦却有滋味,利于身康体健,如同忠言逆耳,却利于国泰民安;多吃不会受伤害,如同多举士人,得到的都是贤士一般。它汇聚江山的灵气,故能隐含雨露的滋润,回避风烟的侵犯。用它作佳肴,可以振食欲,用它来下酒,令人流口涎。可笑那徒有其表的桂斑,竟梦想博得人们的赞叹,可它又怎能和苦笋相提并论,一块来谈?

  黄庭坚亦喜欢吃苦竹笋,并以苦竹笋议国事,可敬可佩。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余青青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