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余娇艳
老家习惯,立夏吃圆子粿。
只是这么多年,我家鲜少在立夏这日做圆子粿,皆从大阿姨家取食。究其原因,一来是母亲总嫌厨房太小了,没有大灶台,腾不开,做点吃食也束手束脚;二来则是菜场买的食材总没大阿姨家的“地边鲜”那么味美。大阿姨家设有烧柴火灶,灶上的那口锅,比我家的锅要大上两三倍,煮圆子粿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大阿姨家。
在那个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母亲和大阿姨作为长女和二女,分担家务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除了照料弟弟妹妹,家中饭食也由她们负责。母亲八九岁光景,人还够不着灶台,小小的她踩着凳子给家里人烧火做饭。每说到此,她总免不了唏嘘一番。母亲18岁那年,家中起屋,姊妹二人已经可以负责所有工匠师傅们的一日三餐。
老家的每个时节似乎都要做米食,如米糕、米粿、米羹、粽子之类,鲜少做面食。每年到了节日,母亲会准备食材送去大阿姨家,大阿姨切菜、配料、烧粉芡,等食材都准备好了,我和弟弟妹妹们会在边上打下手,压些厚薄不一的粿皮或者包些花边粗细不匀的米粿,也算是帮上忙了,多数时候被长辈们嫌弃,需要重新返工。若父亲和小姨夫得空帮忙,我们几个则能腾出手,各自揪了粉团捏些鸡、鸭或者四不像之类的东西。
但制作圆子粿不用我们去帮忙,一手做出来的圆子粿才匀称。立夏日,算是正经进入夏季的日子,暑气日渐盛了。晨微时分,大阿姨赶早上山拔笋,哪里产笋是平时就看准的。米筛竹笋最好,花壳笋的鲜味则差些,但也比毛竹笋要强。米筛竹笋壳棕红带绿,颜色在枯枝败叶间不是很显眼,需得仔细搜罗。拔回来的笋如果不处理很快就失去了鲜味,《山家清供》中记载“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傍林鲜”是吃不上了,但笋带回来及时处理还是能做到的。
笋拔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剥去笋壳,焯水去涩保鲜。剥笋壳想快也有技巧。拿菜刀沿着纵向的笋身削去一部分笋壳,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掐住笋尖,食指依势往下卷,很快就能剥下全部笋壳。看似省力,等真上手才知道,越绕越紧的笋壳很是勒手,不一会就勒红了。最底下沾了泥的那一节是要掐去的,方便清洗。若是路上耽搁,回来晚了,剥出来的笋还得试试老嫩,笋老得很快,离土时间久了纤维变粗,咬不动。
处理完鲜笋,就得烧芡了。烧芡用多少水多少粉全凭经验,鲜少有人去称量。盖上锅盖一气蒸熟米粉,腾出灶膛的柴火,用锅铲将水和米粉揉成团。米粉芡和面粉“性子”不同,冷了会反生,还容易开裂,制作粿食都得趁热。粉芡出锅时既烫又粘,取出后要在案板上继续揉,很是考验技术,得用巧劲,手上还时不时蘸水,既降温也防粘。
大阿姨有手绝活,双手能同时搓出几个圆子粿。先把粉团搓成长条,揪出剂子,然后把几个剂子放在案板,两只手掌涂了菜籽油后,各笼住几个剂子,旋揉之间就搓好几个圆子粿。搓完的圆子粿夹杂了大米和菜籽油清新又绵长的香气,等着一会和其他食材一道烹煮。
取下陈年火腿,腿芯肉切片,外层的肥肉单独切丁,一丁点菜籽油入锅,即刻放入火腿肉,微火逼出油脂和肉香,然后才下笋段同炒。莴苣是必不可少,切成细丝,用荤油炒至半熟,保留鲜绿的色泽。白豆腐切成长条,煎至四面金黄盛出。炒好的菜和圆子粿一同入锅,加水没过食材,锅铲时不时搅动,汤汁翻滚,香味不断涌出来。
大阿姨将汤锅盛满,让我和妹妹一同抬回家去,吃一碗圆子粿便是过立夏了。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