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鲍建东
稻蛙,这名字有趣。看上去不就是叫了千万年的青蛙吗?换个名字,其中定有缘故。
青蛙,一般活动在水边的草丛中,农村的稻田里更多,每到夏日“呱呱”地唱个没完,独唱,听着还有些婉转;田野上的合唱,像是有人在指挥,高低有节,此起彼落,噪寂有序。
孩童时,放学后我就会右手持根竹棒,左手提个小袋子,行走在田间钓蛙。那会儿,钓的大多是小黄蛙,喂鸭。有时也有馋嘴的青蛙上钩。其实钓蛙不用上钩,抓一只小黄蛙,掰下一条腿,系在钓线上为饵就行。
小黄蛙有点傻,咬饵不放,任由你慢慢提进口袋。青蛙相对狡猾,见动静,大多跳着逃离。捕捉青蛙,最好在夜间,左手打着手电筒,青蛙似乎好奇亮光,瞪着圆鼓鼓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坐着,只要蹑手蹑脚地凑上前,右手慢慢伸向青蛙,临了猛地一扑,滑溜溜的青蛙已在掌中。青蛙腿,味很美,在那饭都吃不饱的岁月,也算是对家人不错的犒劳。青蛙煎茄子,在家乡算得上是一道绝味的佳肴。
后来国家发布了禁令,为了生态平衡,禁止食用一切野生动物。当然包括青蛙,于是人工养蛙产业应势而生。稻蛙和青蛙的区别,或许就是野生的和人工养殖的区别,或许就是一个上不得桌面,一个可以名正言顺上餐桌。大概是养在稻田的缘由,所以取名稻蛙。
家乡养稻蛙,今年方始。开春时动手整田、挖池、架网,我还有些懵,一打听才知道是为种稻养蛙作准备。池,是给小蝌蚪预备的;稻田,正好给青蛙蔽荫栖息,生发的大小昆虫,正好是青蛙的食物;架网,则是为了防止青蛙天敌的侵袭。
不知是谁脑洞大开,在田野设置岀了这等美妙的产业结构。那稻,是纯天然的稻;那蛙,和野生蛙又能相差几何。稻蛙,这名字确也起得恰当有趣,响亮得体。进餐馆来一份爆炒稻蛙,一下子回味起了孩童时代的美味;趁节假日,带上孙辈,在稻丛里伸杆钓蛙,体味童年的乐趣,甚至可以挥镰割稻,徒手抓上几只稻蛙,让晚辈体验一番农事,也是极具意义的事。
在浪川已经有一道“蛙鸣稻菽千重浪”的亮丽风景展现。
前几天回家,特意从田间的机耕路上过。碰见两位割稻捉蛙的村民,我问,蛙多吗?稻谷可好?
一人拎起一兜网稻蛙,“你看,肥吧!里边还有好几兜呢。”另一人捧起一把金黄色的稻谷,抖了抖,“沉甸甸的,好年成。”
好一幅蛙鸣稻香图。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徐翠云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