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那份幸福 那份辛酸——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发布时间:2023-12-14 08:59:57

蒋念文

  手捧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翻阅了二百八十三页的书之后,闭了眼——脑海里跳出三个关键词:死亡,孤独,性。作者余华在韩文版自序中写道:“我倒是在记忆深处唤醒了许多幸福的感受,也唤醒了很多辛酸的感受。”

  故事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背景,以“南门”与“孙荡”这两个虚拟的乡镇为人物的活动范围。小说通过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的视角,用回忆的方式叙述一个被领养的孩子在寄养的家庭中度过了五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之后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的故事。书中刻画了这个孩子的父亲孙广才、祖父孙有元、兄弟孙广平与孙光明,以及邻居等诸多人物,表现了人性最好与最坏的一面,爱与恨,尊敬与鄙视,恐惧与敬畏,愤怒与热情。

  这些生活中的“小人物”在雨中呼喊,然而他们又在喊什么?作者总是把人物放置在一个艰难的生存空间,然后展现他们关于人性的情感体验。

  书中的死亡总是猝不及防。整部小说描写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的不同死亡情形,陌生的黑衣男人之死、曾祖母被一条狗吃掉、爷爷主动求死、父亲醉酒意外而死、母亲安详而死、弟弟见义勇为而死、朋友因病而死……每个人的死亡都似乎是猝然而至。死亡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生命现象,死亡也是人类文化的永恒主题,文学作品绕不开死亡这个主题,但作者余华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笔墨去描写不同种类的死亡呢?我想,这不仅仅告诉读者生命之脆弱,更多地要揭示主人公命运多舛,活着的人该如何努力地生活。

  中国人活着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如书中所写,爷爷生前的石匠活做得好,也算得上一方人物,孙子孙光林从苦难家庭中脱颖而出考上大学,也算有所作为。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道家说死亡是自然而然的,受儒家与道家思想影响,中国人的生死哲学就是:凡被怀念,便是不朽,追求永恒的意向。

  书中作者不但写了艰难困苦的“生”,还写了离奇古怪的“死”,有关死亡的种种,作者是通过“我”的回忆,把它叙述出来,也算是一种“不朽”吧。

  另外在书中,无处不弥漫着被抛弃的孤独感。亲人的漠视、朋友的离去,一次次把主人公孙光林打进孤独的深渊,伴随着被抛弃而来的是接二连三的苦难与孤独。两个被抛弃的人,一个是“我”,孙光林,一个是“国庆”,童年的“我”和伙伴,像只麻雀到处乱飞。

  小说描写能感受到的孤独的意识,为了摆脱孤独而放下自我,虚张声势地走去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群体。整篇回忆笼罩在一层灰蒙蒙之中,忧郁与躁动,不可名状的恐惧,充斥着“我”的记忆中,像是一场有始无终的细雨,狼狈不堪的人只能压抑,在细雨中呼喊。严峻的现实告诉你,总要一个人,尝遍孤独,承受孤独,才能变得强大,成长就是与孤独和解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书中对孤独最深刻的解读。

  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主要由少年世界与成人世界组成的核心故事。青春懵懂,对异性既向往又有恐惧,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也展示了那个时代年少时的压抑与苦闷,揭示了那些孩子的心酸历程。

  死亡,孤独,性,这是小说留给笔者最深的印象,除此之外,尖刻、冷漠、直白的语言特色,也诠释了苦难的黑色幽默,写出老中青三代人的生命之歌,蕴含在生命中的苦难以及应对苦难的顽强,也让我难以释怀。

  在细雨中呼喊,在绝望中坚持。走过苦难,通过不懈的努力,书中的主人公顺利读完高中,考上了大学,经历风雨之后见到了彩虹,这是小说留给我们读者的一丝亮色。或许,这就是作者回忆后的那份幸福与那份辛酸。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