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蒋念文
老去又逢新岁月,一开门,依旧是暖暖春风,灌满旧河山,吹着吹着遍地的新光阴就有了甜味。
年年岁岁终有一别,辞旧。岁岁年年总有一遇,迎新。一别一遇,年,不疾不徐,一如从前。
记忆中浓浓的年味一直定格在那童心未泯的岁月中。熬糖、炒货、榨糖,拜年走亲,热闹了多少屋檐下的新年,欢腾了多少村头的少年。
临近年关,选定一个刮风下雨的日子,父亲不再外出忙地里山上的活,待在家里心甘情愿地听从母亲差遣,把整箩筐的番薯挑到溪里洗净,呼哧呼哧挑回来,切片,放锅里加水,大火烧煮;起锅盛篮子,篮底放一大块纱布,拢起、挤压、去渣,糖水漏入锅中,继续文火煎熬。
这时候母亲坐在灶膛门前烧火,红红的火焰映照着鬓丝纷扰的脸庞,额角显得特别明亮。父亲穿一身兽皮黄衣站在灶膛一侧,手握一杆长长的杉木棒,不停地搅动,在锅底画圈圈。整个房子里暖暖的、甜甜的,待锅里的水汽不冒了,糖水成丝,糖就熬好了。
一看有糖吃了,我才赶快跑到灶台边。
那年月,整年摸不到一颗糖果吃,要吃糖,得从地里来,除了几根甘蔗就是米糖了。甘蔗几天就啃完,米糖过完春节也所剩无几。待到六月天上山砍柴时,如果见邻居伙伴还能拿出玉米糖块,就感觉人家太幸福了,有糖吃。
米糖做好后,封于阁楼上,春节期间,三个场景中那糖才会“下楼”,一是作为茶点招待客人,一是礼尚往来用作回礼,再一个就是吃进我与五哥的肚子。在孩子们贪婪地搜寻中,每一个瓶瓶罐罐都难以幸免,逐一揭开盖子,伸下手去,摸一摸,闻一闻,尽管米糖放在不同的坛坛罐罐里,但最终还是被我和五哥扫荡个精光。
母亲发现为时已晚,“怎么这么快就被你们俩偷吃光了?我都藏在谷仓里了,你们还能找得到,真是的!”母亲大声呵斥两句,息事宁人——想想米糖也没有跑哪里去,都在儿子肚子里了呢。那年月,能被孩子盯上的只有米糖了。
事实上,熬糖时能吃上糖的机会微乎其微,倒不是父母不给我番薯糖吃,而熬糖要历经很长时间,等糖熬好,孩子们常常早已进入梦乡。
熬糖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而吸引我们孩子的还有炒货这个环节。
同样是一个天气不宜劳作的日子,老屋的天井里冷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父母把平日里准备好的冻米、番薯条、玉米粒、南瓜籽、带壳花生都摆出来,放在灶头边,午餐过后灶重新起火,父母一个炒一个烧火,炊烟袅袅从房顶上飘散开去。很快就有炒货吃了,我不时跑过去,捡起几粒往嘴里送,父母并不阻止,随孩子吃。
最开心的莫过于榨糖。至今我也不知道真正的“榨糖”两个字怎么写,但工序我非常清楚,往往是白天炒货,晚上榨糖。
榨糖过程中,我干得最多的就是“踩糖”。父母在灶膛把锅烧热,放入番薯糖,搅动木棒,糖热下炒货,搅拌均匀后起锅,再放入豆腐榨这个木质模具中,覆盖一条纱布。这个时候就轮到我“踩糖”了,我整个人站上去踩,把糖踩结实踩平整,当然事先依照大人的吩咐把脚丫子洗干净了。
糖踩好后,就是切糖了。堂前早已摆好一个大刀砧板,哥哥嫂子们拿起菜刀,把一大榨糖对切了再对切,最后切成小长条状,收拢到楼上大坛罐里。
过年时光,无糖不欢。除夕晚上我们围着自家的火炉,跟父母一道守岁,听父亲谈打猎经,讲累了,就把盛酒菜的盒子端过去,里头有猪耳朵、猪肝、猪腰子、鱼冻、酸菜、萝卜丝,放火炉的凳子上,米糖花生瓜籽也上桌,再给父亲斟满酒,一家人边吃边聊。
年初一在家乐呵一天,父母面南而坐,我们六兄弟依次围着八仙桌坐,喝酒吃肉,吃糖吃炒货,那热闹的年味中总飘着糖的香甜。
拜年是旧历年最重要的习俗,而拜年依然少不了糖。
正月初二,我们这些孩子就背着鼓囊囊的果子包,去外婆家拜年。外婆家在三十里地之外的苦竹坪,要跨两条溪,爬一条岭,上七下八,十五里地。拜年时两个乡里的人几乎同时都在爬这条岭,夏峰乡附近几个村的人从这边爬过去,铜山乡里的人从那边爬过来。山岭上浩浩荡荡,好不热闹。
翻越岭顶便过一半,我和哥哥会坐在荒废庵庙前的古树下休息一会,脱下母亲新做的布鞋——硌了脚,抚摸一下,又重新穿上,冲下山去。见了铜山村,再过一个鲁家田村就是苦竹坪村了,外婆家、大舅家、小舅家、小姨家,一家一家拜过去,吃了不少肉,吃了不少米糖。山里很冷但火炉的火很旺,住两宿而出,舅舅送我们到村口,又是背着鼓囊囊的一袋出来。出门前,母亲曾叮嘱要留意,做客回礼过来的一般有生鸡蛋跟米糖,走在路上别磕碎了,要小心。
回家的路上,心情特别好,走疼走累的脚经过一天休息,慢慢恢复了一些,走到岭顶已是中午,肚子饿了,就开始拉开袋子找东西吃,自然又是米糖啦,感觉还是自家的米糖地道。
垫把肚子后,旋即一阵风似地赶回家,母亲接过袋子,问舅舅小姨7家招待好不好,我们都说好……
熬糖、炒货、榨糖、拜年,过年了,有糖吃,甜甜的味道,隔着岁月,投影在故乡古朴的石板小径上,再侧耳倾听,那缓慢的老牛蹄鼓还在敲击着记忆的回声。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徐翠云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