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王丰
过年啦!
化唐代刘希夷古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为“年年岁岁景相同,岁岁年年味不同”来说一下家乡的年味。
如今家乡的年味,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味浓而热烈且丰富的。吃的:菜市场,食品店,路边的摊贩,那品类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还有奔波在路上的快递,这一段时间,食品亦占了大头。县城路边所见,隔三差五就有一爿千岛湖活鱼店,打包、充氧,一箱箱一袋袋蹲在店门口等待发往各地。穿的:五彩缤纷,赤橙黄绿青蓝紫,尽人挑选。玩的:是小孩的专利。虽县城禁止放鞭炮,但并没有消失掉孩子们过年的玩意。年前上街给外孙买了一根仿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舞动起来是金光闪闪,还能奏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那鞭炮的光与声全都有了。外孙是舞此不疲,把自己玩成了一个孙悟空。五花八门的玩具,给现在的孩子带来无尽的乐趣,年味儿似乎天天都在他们身边。
看着孩子们,我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年味来,记忆的深处是一种传承,是一种传统文化在体内的流淌。
小时候的年味,是从村子里某一家杀年猪开始的。紧接着煎番薯糖,冻糯米,煎番薯糖和冻糯米是过年用来切冻米糖的。
煎番薯糖都在夜里,那一夜我是占住在灶前,吹火添柴,同瞌睡熬着,为的就是能吃到锅底上铲起来的“糖头”。“糖头”硬而软,甜而柔,比供销社买回来的“吮吮糖”好吃。
油豆腐,过年必须要炸的。村里人不叫“炸”而叫“浮”。浮油豆腐那一阵子,村里是一片油香,馋得满村乱跑的狗都打喷嚏,这是炸豆腐散发出来的香。过年前炸油豆腐,是可以尽情地吃,灶锅头上放一大碗辣椒酱,油豆腐刚起锅,热烫烫的,抓起一块放辣椒酱里点一点,往嘴里那么一塞,那么一咬,味是真美啊!过年前家家都炸油豆腐,你走到一家门口,主人就拉了你的手,一直把你拉到灶房间,撩起炸着的豆腐,叫你吃。年味是什么,年味就是邻里之间的互相送心,一片油豆腐,一片心。
乡村的年味里还有一味是冻糯米,冻糯米一炒即为炒米。《板桥家书》里说:“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们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快过年时,祖母就会蒸熟糯米饭,摊到团笆里,霜还在瓦片上白着时,就捧到坦里冻晒。这冻是一道重要工序,把糯米饭冻成一粒一粒散开,冻成水晶石一样地晶莹剔透,不然怎么叫冻米呢。番薯糖煎好后放瓦罐里备着,炒米切糖时畚一点到碗里,再添一瓢羹番薯糖加滚水泡开,真好吃,这也是年味。
切冻米糖家乡叫“膏糖”,这究竟是叫“搞糖”呢还“膏糖”?我认为都好。
我祖父是切冻米糖的高手,村里人总叫他去切,他一夜工夫能切六七圈糖。圈,是榨圈,四方四正的。把番薯糖放食锅里化开,拌炒米,放榨圈里用板凳拍实,用薄刀切成一片片的。祖父切糖回家,衣服袋里装满了冻米糖,这是他劳动的报酬,一片一片掏出来给我吃,吃得有滋有味。
过年啦,火炮是一定要放的。当年的火炮都是二踢脚,捏在手里放,“乒——啪——”窜上天,响得老远老远。放火炮前要先放“百子炮”,“啪啪啪”一顿响,红纸铺地,硝烟弥漫。“百子炮”这名字取得太好啦,太利市啦,百子千孙,子孙满堂。
我轮不着放,小孩子都轮不着放,大人怕我们炸手。火炮阵阵里,我去寻“百子炮”遗留下来的哑炮,用火柴一点,“啪”地一声,把心炸开了花,这年味记忆犹新。
过年啦,春联是非贴不可的。村子里有写春联的识字人,那一片人家便拿上红纸到他那里去写。我父亲识字,会写毛笔字,字也写得好,年前几天都在磨墨写春联。“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事业辉煌年年在,锦绣前程步步高”……家家户户将新的春联贴上,红彤彤的,喜庆无比。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徐翠云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