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千岛湖镇第三小学三(2)班 邵测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过年的风俗会各有不同,年前打麻糍就是我外婆家最常见的过年习俗。
腊月二十八早上,外公外婆把放在水中泡了两天的一大盆糯米抬上水池,妈妈给糯米洗了个“冷水澡”后,外婆就将洗净的糯米一勺一勺舀进一个木桶里,盖上木盖,放在锅里给糯米蒸了个“桑拿”。熟透的糯米晶莹透亮,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这时,大姨夫把冒着热气的木桶搬到后院,外公端出一脸盆凉开水放在石臼旁边。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大姨夫去招呼邻居的两个舅舅一起来打麻糍,等人全到齐了,我们就开始打麻糍咯!
大姨夫把糯米小心翼翼地倒入石臼里,抡起棒槌开始捶打,“砰、砰、砰!”的响声响起,几颗糯米飞到我和哥哥脸上了。不一会儿,大姨夫的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接着换上邻家的舅舅来继续捶打,随着“砰砰砰”的声音,两人不断地轮换着,他们每砸一下,外公就用手沾上一点儿水,见缝插针地将糯米翻一下,他们节奏明快,配合默契。
这看得我心里痒痒的,于是我就上前试一试。我使出吃奶的劲拎起棒槌,哇,它就像有千斤重,棒槌一放下去我就再也拔不上来了,看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哥哥也按耐不住他那颗逞强的心,只见他抡起棒槌,“咚!”的一声朝石臼砸去,两个回合,便招架不住,累得气喘吁吁。
大姨夫和邻家舅舅继续轮流着打。渐渐地,渐渐地,那一颗颗糯米在棒槌的“关照”下,变成了一块雪白柔软的大面团。馋得我和哥哥直流口水,外公轻轻扯出两小块,让我和哥哥粘上芝麻白糖吃。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真是美味啊!
点评:文章开头直奔主题,做到首尾呼应。将打麻糍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字里行间流露出打麻糍带来的快乐。整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显得妙趣横生。
(点评老师 汪菊英)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吴若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