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旧时光阴夕阳暖
发布时间:2024-03-19 09:25:42

  鲍建东

  我回了一趟老家。在经过村里的晒坦时,看到这里整齐地坐着一排老妇人,我朝她们微笑了一下,以示问候,其间有人向我寒暄,我赶紧笑答:这地方真好,太阳能照到落山吧?

  晒坦,已很老旧,大概是无需晒粮的缘故,主人无心再做修整,有几处已残破不堪。老人们身后是一幢清末民初的老房,有马头墙,窗户也不大,墙壁已被风雨侵蚀得斑驳陆离。那一排坐着的老人似乎倒也应景。

  这的确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晒太阳的好去处。坐北朝南,视野开阔,少有遮挡,那老房的墙又刚好挡住了北风,阳光照壁反射,特暖。这村头,谈天说地的,打牌的,在渠中洗刷的,旁边还有爿小店,人气挺旺。

  我默默地数过,正好六个老人,由于穿得臃肿,她们像是挤在两条长凳上,一个个紧挨着,像是亲密无间的姐妹在相互取暖。我不能一个个叫得岀她们的名字,她们都已年过七旬,其间有三人我记忆犹新。

  朝东第一位是胖嫂,也许是胖的原因,最适宜坐守边的位子。我七八岁时,她扎一根粗长的辫子,英姿飒爽,应该是刚结婚,记得我还去讨过喜糖吃。那年冬天,冷得浸入骨头一般,冰凌挂在低矮房子的瓦沿上,长长的一溜。我好奇地找来根竹竿,摘下头顶灯芯绒帽子,递给一位小伙伴,我举竿打,小伙伴用帽子接,那一溜冰凌打完了,才接到两根完整的。我俩很是兴奋,各取一根把玩。小手早已冻得通红,也不觉冷,直至冰凌变细变小,碎成三段,方释手。之后我俩钻进了胖嫂的厨房,胖嫂把我们让进火光亮堂堂的灶孔前,还留下有炭火的竹火笼。这时,胖嫂娴熟地把辫子甩到背后,俯身从大锅里取出两块热气腾腾的番薯。我把番薯捧在手心里,直暖到心里;咬一口,甜到了心里。

  胖嫂的辫子是早已不留了,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童年的冬天也似乎不曾冷过。

  排在第二位的是秀姐。秀姐满头银发,却秀气尚存,大约比我长十岁。年轻时,她扮演阿庆嫂这个角色,名噪一时。我那时还是个懵懂少年,正月里,只要十里路以内有秀姐的演出,我必跟着同村的大人们去赶热闹。一场戏,就像数九寒天里的一堆篝火,秀姐无疑是那束最明亮的火苗。秀姐后来跟同村的一位小伙子结了婚。据说有很多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来说过媒,但都被秀姐拒绝了,或许这才叫真爱情。我也跟着高兴,毕竟秀姐没出村,以后的日子还能看她的演出。

  在那精神食粮匮乏的岁月,正月里的一场演出,如同全村人的一场最丰盛的晚宴;一场自导自演的土戏,又是何等的弥足珍贵。秀姐在,戏班子就不会散,寒夜里就不乏暖意。

  坐在最末一位的是佳嫂。她是我的邻居。我最喜欢吃她挞的苞芦馃,馅到边,馃皮厚薄均匀,香辣可口。节假日,她总会不约而至,给我送来五六只馃。佳嫂手艺很好,还会做很多的土特产,如番薯干、酱块、烘豆腐……番薯干看似简单,却很费力,洗净,蒸煮,去皮,晾晒,再蒸,反复多次,如遇雨天,还需慢火烘焙。酱块、烘豆腐同样的工序繁杂,不可心急,属于慢工细活,费力劳神。佳嫂每年总送些过来给我尝鲜,我很是感动,虽然算不上山珍海味,但毕竟花了佳嫂不少心血。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份厚重的乡邻情谊。

  她们紧挨着晒太阳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不是她们家中没有添火炉,而是她们更愿意享受一起闲坐畅聊的时光,更何况还有夕阳余晖的陪伴。毕竟这样坐在一起的日子总是越来越少了。 

  我想,她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彼此的心一定更加温暖吧。但愿很多年后,我还能见到这暖心的一幕。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汪苏洁 吴若虹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