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王丰
炒鸡子,煮鸡子,蒸鸡子,煎鸡子都十分的好吃。有时,我吃着鸡子还乱七八糟地想:老家为什么要把鸡蛋叫成“鸡子”?而不把它叫成“鸡女”呢?真有点百思不得其解。这么给鸡蛋冠名也不知鸡们有没有意见?也只有天晓得了。
实际上鸡子的叫法由来久矣,早在北朝就可见了,贾思勰曾撰文记录:“炒鸡子法:打破,着铜铛中,搅令黄白相间。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惊蛰过后没几天,上饭店吃饭,点了一盘时令菜:香椿炒鸡子。香椿就摆在店家的冰柜里,两支红色的香椿芽,非常光滑油亮,十分地惹人眼。小时候吃过祖母的香椿炒鸡子,那股味道,始终坚持在头脑里。所以,一见有香椿就点了,也不管贵与不贵。吃后结帐,这盘菜真的是有点贵啊。
香椿,其实是香椿叶子的嫩芽,亦称香椿芽。老家屋后就有一棵香椿树,树干有大人两条腿那么粗,高约五米,树枝一枝一枝挥手舞脚的,喜鹊、布谷、麻雀,偶尔还有乌鸦停留在枝杆上叫。村里人路过这棵香椿树,总是视而不见,很少人注意到它。春来暖大地,这棵香椿树开始长新芽,祖母瞅准时机,拿把桕子刀(叉桕子的刀,柄很长)叉些香椿芽来炒鸡子。香椿芽有一股子浓味,村里人说是臭味,祖母却说是香味。祖母炒了一次又一次,这味道是越来越香,越来越浓郁了,我是越吃越喜欢吃啦。
香椿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收敛止血、止泻止痴的作用,《本草纲目》里有记载。香椿早在汉朝就被人们食用,曾与荔枝一样作为贡品上贡,有句古诗,称其“嚼之竞日香齿牙”。香椿是民间喜采食的传统“树头菜”之一,也是时令名菜。光炒香椿,我没吃到过,不晓得好吃不好吃?我觉得香椿还是和鸡子一起炒好吃。
不是在春天里,见不着香椿芽,老家人就光炒鸡子,那也是往年一年里头难得吃到的一味好菜。
祖母及家乡人对鸡子的炒法,蒸法,煮法和随园老人(袁枚)所说是一样一样的:“鸡蛋去壳放碗中,将竹箸打一千回蒸之,绝嫩。凡蛋一煮而老,一千煮而反嫩。加茶叶煮者,以两炷香为度……加酱煨亦可。其他则或煎或炒俱可。斩碎黄雀蒸之,亦佳。”
巧就巧在用竹箸打一千回这一动作上,祖母炒鸡子时,拿起一个鸡子往碗沿上一磕,双手一掰,鸡子的黄和白全注入碗中,一次磕三个或五个,拿一双竹筷转着圈搅起来,搅好长一段时间再畚点盐进去,又搅一段时间,然后倒入热油锅里炒。《食宪鸿秘》里也说:“凡顿(炖)鸡蛋须用一双筷打数百转方妙。”足见烧鸡子菜,凡需破壳的都要在筷子上下功夫。
炒鸡子盐不能放多,像随园老人所说的:“蛋一百,用盐一两;五十,用盐五钱。”祖母炒鸡子,总在起锅前添点辣椒酱,那是画龙点睛之妙的一添,那么一添,炒鸡子就很好吃,很杀饭啦。
随园老人说的用茶叶煮鸡子,该是茶叶蛋。茶叶蛋如今成了早餐里的重要一员,我是特别喜欢那种用茶叶煮得黑黑的蛋,吃起来入味,香。
《齐民要术》里有煮荷包蛋之法:“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生熟正得,即加盐醋也。”家乡人待客,用得最多的是煮荷包蛋,俗称打鸡子,风俗为三个起五个止。那一天里,屋后的香椿树上如有喜鹊“客客客客”叫开了,家里就来亲眷侬家。但蒲包里只蓄了两个鸡子,打三个还差一个,打五个还差三个,祖母马上踮起小脚到邻居家去借。那时白糖少见,待客的鸡子都是咸的,咸也咸得情深义重。
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一切为我所用的哲学根深蒂固,比如像鸡这种动物,一身全为人所取用,母鸡更甚,连它们的鸡子还在胚胎时就被食用,可以说是无私奉献。但如果村里突然有一只母鸡像公鸡一样啼一二声,那是“牝鸡司晨”村人很忌讳的,这只母鸡会被马上杀掉,实在是过分了。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徐翠云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