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刘来根
蕨粉又叫“山粉”,因其原料取自于山中而得名,曾和葛粉、山核桃一起被称为淳安三大名贵的土特产。淳安地处浙西山区,水源充沛,土质肥沃,故而由淳安生产的蕨粉质量和色泽十分之好,购买者多喜购“淳安蕨粉”, 尤其在民国时期还是出口物资之一,曾远销于日本,所以享有盛名,淳安六十年代前的老人都挖过蕨根,吃过蕨粉。
蕨为野生植物,可以佐餐,遍地都有生长,为人们采食。每年清明节,正是蕨的繁盛期,村妇、村姑、儿童们都会上山采摘,有采回自食,有持向集市售卖。饭店将蕨进行加工配料,成为佳肴美味招待宾客,具有特殊的地方风味,食者莫不感到鲜嫩可口。
蕨粉是用蕨类植物根茎中所含的淀粉经加工而得。《本草纲目》载:“其根紫色,皮内有白粉,捣烂,再三洗澄,取粉作柜粘,荡皮作线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广州植物志》亦载:“蕨,根茎含淀粉称蕨粉,制取之可供食用及糊料。”蕨粉可制粉条、粉皮,配制糕饼点心,亦能代替豆粉、藕粉,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淳安的传统风味小吃“山粉圆子”,就是以蕨粉为主料制成的,吃起来细腻柔滑,别有一番风味。蕨粉也是山区群众灾荒之年的救荒食品,正如明代诗人黄裳在《采蕨》诗中所言:“皇天养民山有蕨,蕨根有粉民争掘,朝掘暮掘山欲崩,救死岂知筋力竭。明朝重担向溪浒,濯彼清冷去泥土,夫舂如滤呼儿炊,饥腹虽充不胜苦。”
蕨粉不仅是食物,而且也是民间常用药物之一。蕨粉具有清热、利湿、益气的作用。据一些医方记载,用蕨粉90至120克,加少许红糖,开水冲服,治泄痢腹痛;用蕨粉加葱头,以热的淡水酒冲服,治乳腺炎;用蕨粉与少许冰糖末调匀,外撒,治口腔溃疡;对于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民间认为,每天清晨吃一碗蕨粉,连吃一个月,胜吃其他补品。现代研究认为,蕨粉对提升身体自身免疫力有益,常吃蕨粉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淳安地处浙西山区, 蕨粉生产资源十分丰富。淳安农村都有生产蕨粉的习俗,尤其是在六十年代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解决温饱,蕨粉生产十分鼎盛。随着时代发展,至今仍生产蕨粉的乡村已经廖廖无几,只有少数村子里的农户偶尔还在生产蕨粉,但如今的蕨粉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难得的山珍之味。近年来,随着淳安乡村旅游的兴起,蕨粉不仅成为淳安的一大名土特产,而且蕨粉的生产加工还是乡村旅游中游客们光观、体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倍受睛睐。
说到淳安蕨粉,就不得不说一说,在民间流传的海瑞与蕨粉的一段历史传说。明嘉靖三十七年,是海瑞从福建南平县教谕升任淳安当知县的第二年,淳安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冬旱,老百姓田地里的麦子、油菜都干死了,春粮颗粒无收,夏粮也种不下去。入夏后,粮荒蔓延,老百姓饿得面黄肌瘦。见此情景,海瑞痛在心里,于是他一面申报知府打开公仓放赈,一面责令富户开仓借粮。
可当时淳安这一带的地理条件有限,田地本来就不多,不仅县衙粮库里存粮不多,而且富户家的余粮也有限,哪里救济得了这么大的灾荒呢?饥民们寅一班、卯一群的来县衙哭闹,要求放粮度荒。海瑞被这情形弄得茶不思,饭不吃,坐也不宁,站也不是,思来想去,毫无办法。身边的衙役见海瑞坐卧不宁,便走上前去劝道:“老爷,急也无用,我们何不外出去散散心吧。”
海瑞说:“灾荒这么重,饥民这样多,哪有心思出外散心啊!”
衙役说:“你不是常说,忙时须冷静,凡事问三老吗,何不去小金山的珍坞村拜访蒋世群老汉呢?”这个建议让海瑞眼前一亮,即刻起身边说边走出县衙,直奔珍坞而去。
彼时的珍坞村座落在小金山附近,住着十来户人家。海瑞一行一进珍坞村,只见蒋世群老汉坐在家门口,手里正捧着一碗黑乎乎的汤在喝。海瑞曾经来过珍坞村私访,还到过蒋世群家中了解过民情,于是海瑞直接上前打了招呼。
蒋世群老汉一见海瑞他们,连忙招呼:“海大人,你们今天怎有空光临寒舍的?也不知大人吃过午饭没有,如没吃过,就来尝尝我们的乌金汤吧。”边说边进屋端出三大碗来。
海瑞不客气地喝了起来,觉得味道还不错。便问:“你这乌金汤是什么东西煮的?”
“是蕨粉和野菜煮的。”
“这蕨粉是什么?”
蒋老汉说:“蕨粉是用蕨根敲碎洗成的粉。”
海瑞又问:“除了蕨粉、野菜之外,还有什么野生的东西可以吃呢?”
蒋世群老汉笑道:“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这是山区,山上能吃的野生东西多得很哩!”接着蒋世群将祖辈上山挖蕨根、葛根,摘松花、珠花,采橡子、苦株,挖野菜度过灾荒的经历一一道来,还详细介绍了这些野生植物的采集方法、烹饪注意事项等等。
海瑞听了,感激不尽,匆匆转身赶回县衙,连夜起草了一张告示,内容大致是:“吾县旱情百年不遇,乡民饥荒严重,四乡官仓,谷既无几,勿能尽数资给。顷据珍坞蒋翁叙述的度灾佳法,开列如下:蕨根,洗净捣碎,用水澄粉可食;松花,用热水泡或饭汤调食;葛根,捣碎用水洗出粉可食;扎扭根,晒干捣粉可食;野苎麻根,去皮捣碎作饼食;冷饭块,或块或粉可煮食;橡子,晒干去壳磨粉作腐食;布谷柴子,舂成米可煮食;苦槠,可炒食,亦可作腐食;老鸦馒头,锤碎加水过滤可作腐食。凡吾县民,可上山采挖野生食物;亦可种植蔬菜瓜果自救,以度饥荒……”
第二天,县城、乡村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告示。一时,平民百姓奔走相告:“海老爷出告示啦,要我们向天地要粮度荒啊!”消息一下传遍了四乡八角,老百姓都上山挖蕨、挖葛,采松花、珠花,挖野菜,摘野果,这一年的饥荒,就这样平平安安度过了。
此后,每遇灾荒年景,淳安的百姓就会传说这段历史故事,去向天地要粮。这么多年过去了,历史故事丰富了淳安蕨粉的“味道”,而蕨粉也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淳安老百姓不可少的“救急粮”和珍品,后来还成了淳安主要土特产而传承至今。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王志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