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七旬老人吵着去住院,只因住院时觉得很幸福
发布时间:2019-05-16 09:24:19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5月16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李彬 金薇薇)78岁的独居老人陈爷爷(化名),每两三个月就吵着一定要去住院一次,还告诉邻居说:“住院时我觉得很幸福。”

72岁的刘奶奶(化名),自己儿子事业有成,身家数亿,但她却对儿子的司机念叨“你的妈妈比我过得好。”

昨日,记者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心理科了解到,每月门诊要接待这样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2000多人次。

“这些老人有的是记忆问题,有的是睡眠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等,但在深入接触后发现,有些老人的心理问题并非单纯的疾病,大约有30%的情绪问题与缺乏家人的关爱有关。”老年心理大科主任陈斌华说。“老小孩”这么“作”,就是想引起子女和家人的关注、关心。

陈爷爷有两个女儿,自从老伴离世后,经常关节酸痛、头晕乏力、胃口不好。去医院检查,消化道和关节都没毛病。一次偶然的心理咨询,发现陈爷爷有情绪问题,于是住院做进一步检查。

“住院期间,我们只给老爷子用了低剂量调整情绪的药,他身上的各种不适没两三天就完全消失了。他每天笑容满面,拉着病区里的老人聊天,一副很享受的样子。”陈主任说。

从那次之后,陈爷爷出院两三个月,就叫不舒服要去住院,每次也都只需简单的药物干预就好了。

“我很喜欢来你们医院,住院时我觉得很幸福,有医生护士天天嘘寒问暖,更有……”一次查房时,陈爷爷突然有感而发,可话说到一半又停了下来。事后,陈主任找老人家详谈,他才坦言,住院的时候,两个女儿每天轮流送饭送菜来,但平常一个月也难得见一两次。

同样住院的刘奶奶也只是患有轻度抑郁,治疗后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可就是断不了根。陈主任与老人家深入交谈后,找出问题症结也是与子女有关。

刘奶奶的儿子事业有成,身家数亿。3年前,老伴去世之后,因为舍不得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刘奶奶拒绝去儿子的大别墅同住,一个人守着空落落的房子,情绪和身体都大不如前。

儿子把老母亲送去市七医院老年心理科咨询后,因为生意繁忙,很少露面,来看望时也只坐十来分钟便匆忙离开。但儿子的司机却几乎天天送饭送菜。刘奶奶虽然明白,儿子太忙,平日里多数也是司机代他照顾自己,可她总觉得欠缺点什么,尤其是在她得知司机平时也是这么照顾自己的妈妈后,心里的那个落差油然而生。

刘奶奶对陈主任说:“我羡慕他的妈妈,有儿子每天陪在身边,有事儿子都会做掉。”

“心病”还需“心药”医,陈主任与刘奶奶儿子电话商量了许久,最终决定让老人家出院,继续服药的同时,让她儿子尽量多抽时间陪陪老母亲。

子女:常回家看看  老人:再次学会独立

采访完回到单位以后,忍不住跟同事们讲述了两位老人的故事。有的人听后进行了一番反思,觉得自己确实回家太少,对父母的关爱不够。也有的人认为这两位老人有点“作”,进入老龄社会,年轻人在家庭与事业上都压力山大,老年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抱着“养儿防老”的老观念。

在我看来,父母爱儿女往往超过爱自己。我认识一位老人,她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撕去昨天的日历,她说每撕去一页,就离儿子春节回家的日子近了一天。她的儿子远在异国,每次儿子打电话来,她总是那句“我很好"。作为子女,我们是否也应多用点心,去读懂父母们的善意谎言。

或许有些老人的行为看起来确实有些“作”,但请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在嘴上可以“口是心非”,身体却难以掩藏内心的真实想法。陈主任告诉我,有一种心理疾病叫躯体形式障碍,他们内心的不愉快没能得到及时疏解,长期积压后,以各种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些老人不是有意“作”,那是他们对子女思念的特殊表达。

当然,时代在变化,养老是个社会难题,我们也必须直面现实。作为老人,心理上再次学会独立非常重要,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等,不仅可以为晚年生活添彩,更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圆满。

来源: 浙江在线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