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杭州乡村振兴正当时 扬帆逐梦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9-09-23 08:43:21

浙江在线杭州9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逸群 牛言瑜)“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诗中描绘的田家生活,恰如一幅春意交融的水墨画,让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寻觅向往。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城市的繁荣,更离不开乡村的振兴。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更要扛起省会城市担当,全力谱写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华丽篇章。

回首70年来杭州的面貌变化,城市越来越精致,乡村越来越美丽——

2018年,杭州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1172元、33193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80倍、203.9倍;

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8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3584元,8年增长近3倍;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4:1,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之年,杭州将以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为载体,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有力、举措更加创新,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杭州样本。

敞开大门  

乡村变身城市“后花园”

浦阳江畔,萧山浦阳镇的灵山村已经完成了蜕变,并于去年成功创建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以古色古香的“半亩方塘”为界,一侧是改造一新的村民住宅,一侧是放松休闲的乡村田园。这个10多年前“脏、乱、散、差”的小村子,已实现了蝶变。

浦阳镇的工作人员介绍,村里还有一片共享菜园。“这都是我们拆违拆出来的,将空间再次回馈给了村民。”工作人员说,除了菜园,拆违腾出来的空间还被用作建设景区级公共厕所、口袋公园等基础配套设施,为村民提升了生活品质。

这千姿百态的美,始于2003年。那一年,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杭州也启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升级进阶。8年间,杭州完成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村庄“干净有序”。

2010年,杭州在全省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进入到更高水平的建设阶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宜居、宜业、宜游,以产业为龙头推动乡村美丽经济发展。

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三河”治理、平原绿化、土地综合整治等组合拳的全面推进下,绿野成顷、屋舍俨然的美丽乡村,成为之江大地的寻常风景。

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杭州推进全域景区化发展。去年,杭州制订出台了《杭州市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十类覆盖、百处风景、千村精品、万户美丽”。今年,杭州继续统筹推进以美丽村庄、美丽产业、美丽田园等为重点的乡村“八美”建设行动,加快推动全域景区化发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在全面整治农村环境的同时,杭州重点推动“扩面、提升、深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从人居条件改善转向生态环境优化。在淳安县大墅镇桃源凌家村,绿竹掩映中的生态公厕,清雅自然,充分展示出“毛竹之乡”的特色;在萧山区河上镇下门村,白墙黛瓦的农村公厕,流露出浓浓的“江南风”……

2018年以来,杭州市县两级“新建、改造与提升”相结合,对功能欠缺、标准较低的公厕,对应高标准进行提升;对没有公厕或原公厕拆除重建的,对照标准新建和扩建。同时,杭州市还制定了全国首批农村公厕地方标准——《杭州市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小到保洁员的着装、用语、清洁时间,大到公厕内外环境、设施维修使用,都有“规”可依。

目前,杭州已有1/3的村庄具有乡村旅游基础,以乡村休闲游带动农民致富。今年,全市还新启动了4个省级重点历史文化村、72个市级精品村、7个风情小镇、8条精品示范线建设。

将一个个“盆景”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杭州已成为特色鲜明的诗画江南新版图。

释放潜能  

农民增收之路更宽广

如今的杭州,高颜值有活力的乡村,已成为城里人心中的“桃花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市民更向往。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二元隔绝的局面被逐步改变。“三权到人(户)”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各项生产要素改革全面展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加速了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以改革激活农村“沉睡”资本,农民尽享改革红利。

临安天目山镇一都村、周云村作为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村民陆续领到了宅基地及住房一体的不动产权证。“在拿证前,家里要装光伏发电系统,但要提供房产证。以前村里房子没证,要怎么证明这房子是我的呢?得去村里、镇里、国土部门等各个单位打报告要证明。现在有了证,一切都简单了。”周云村村民周一明说。村民拿到不动产权证,意味着明确了宅基地的资格权,办理贷款开展农业经营,也变得容易了起来。

依托一张“网”,农村电商成为农民收入新途径。走进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和不停运转的机器。2007年开始,白牛村村民大胆尝试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上的应用,10多年来,全村淘宝店从5家增加到68家。2018年,白牛村电商网络营销额达4.2亿元。去年“双十一”,白牛村的电商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其中山核桃仁成为主打产品,当天销售达1620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逸口香、盛记、山里福娃等企业日销售额均突破200万元,销售范围从江浙沪拓展至全国各地。

串联起一二三产业,乡村旅游成为乡村产业新增长点。最近,富阳场口镇正在筹备第二届江鲜大会。就在去年国庆节,江鲜大会擦亮东梓关村的“网红招牌”。这场以美食引爆乡村旅游的活动,一周吸引游客超37万人次,全村收入达1000多万元。以江鲜为媒,江鲜馆、民宿产业发展迅速。10多家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东梓关村的带动下,客流向周边蔓延,带火绿道沿线村庄。东梓关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靓扮了“面子”的东梓关,美丽乡村变成了老百姓的美丽经济。

日益发展的家乡,让人们看到,农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展开这张蓝图,人才返乡创业正由“星星点点”向“星罗棋布”转变。在杭州的田野上,新生了数以万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发展订单农业生产,抱团闯市场、打品牌,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产业发展的路上,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为杭州“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牵引力。

为了培育龙头,杭州市出台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构建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有效渠道。今后5年,杭州将累计培育提升305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51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65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家示范性专业服务组织、400名以上农创客。

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发展,是杭州的目标,也是杭州的决心。今年,杭州发布《杭州市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19~2022年)》,实施乡村产业振兴“16666”工程,同时协同开展“高质量平台集聚、高速度农文旅融合、高效益动能提升、高品质田园建设、高素质主体培育、高水平科技转化”六项行动,做精粮食、蔬菜、茶叶、竹业、畜禽、水产等六大传统产业,做优花卉苗木、中药材、蜂业、水果、干果、农家小吃等六大特色产业,做强数字乡村、农村电商、乡村民宿、乡村休闲、乡村康养、乡村运动等六大新兴产业。

如今,一批彰显地区特色、体现乡村优势、乡土气息浓厚的产业,正在农村成长壮大。

美美与共

打造部省共建示范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早在2011年,杭州在原有“交通西进”“旅游西进”的基础上,便积极推进“科技西进”“文创西进”“人才西进”“现代服务业西进”,深入实施城乡区域统筹“六大西进”行动,让市区的优质资源向县市辐射和延伸,开始了乡村振兴的杭州探索。

而其背后,是杭州早在探索的一系列城乡融合举措。面对一直存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的格局,杭州从2007年开始,将38个欠发达乡镇列入重点扶贫对象,开展“联乡结村”活动。2010年8月,杭州全面实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创造性地开展了“区县协作”机制。东部11个城区和5个西部县市挂钩结对,成立5个协作组,在产业、资源、干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作。截至2018年底,杭州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18.79亿元,全面消除市定732个总收入薄弱村和518个经营性收入薄弱村,提前一年完成省定消薄任务。

乡村,是梦开始的地方。满足人民日益增强的对乡村的渴望,杭州市高标准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杭州市调整“1+10”组织体系,即杭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10个推进小组的成员单位,全面规划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从顶层设计出发,着力完善要素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破解乡村振兴“人钱地”问题。

沿着浙江“最美公路”之一的淳杨线一路向西,便达到了淳安县枫树岭镇。近20年间,下姜村实现了从“穷山沟”到“绿富美”的嬗变。为了推动下姜村的辐射示范带动效应,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协调周边村镇资源,探索均衡发展模式,去年,杭州出台下姜村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今年3月,随着总投资1.2亿元的“上泉凤林居”正式开业,14个下姜村及其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项目提上日程。今年5月,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成立,下姜及周边32个村以党建为引领成立联合体,真正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到“全域美”,“大下姜”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按计划,到2020年,将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

乡村之美在环境美,在产业美,更在“内在美”。走在桐庐县荻浦村, 白墙黛瓦、青石板街,村里的古建筑、古树、古院落相映成趣,废弃的猪舍、牛栏,改造为有文化创意色彩的茶吧、咖啡馆。家训带动家风,家风推动村风,村风促进民风,荻浦村以看得见的传统村落为载体,挖掘蕴藏在民间的家风家训,让百姓感受道德的力量。昔日留守的农村,变成今日记忆中的故园。

从二元分割到融合发展成为中国城乡关系的“基调”,城乡能在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掣肘的破除中更平衡、更高质量地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城市繁荣共生的新格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田园梦想在杭州乡村“落地生根”,心中高颜值的鱼米之乡也正在慢慢展现。

蓝图已经绘就,一幅城乡并肩前行的新画卷正在杭州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 浙江在线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