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红色光标》系列报道之四十二 三线兵工——红星兵工厂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发布时间:2019-10-17 09:02:00

 通讯员 蒋光利 记者 程就

红星厂旧址位于汾口镇红星村的桂柱石自然村。作为“小三线”兵工厂,当年的红星厂颇有一些军工企业的神秘色彩。整个兵工厂除职工宿舍、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等生活区之外,其核心单位几乎都隐蔽在青石坪大山北麓的一条狭长山谷里。

红星厂与全国其他众多“小三线”兵工厂一样,是那个特殊历史年代的产物。“三五”、“四五”计划期间,浙江共建成22家军工企业,其中淳安境内就有国营红星机械厂、红卫机械厂、先锋机械厂和东方机械厂4家军工企业,还建成了与之配套的红旗火力发电厂(位于百亩畈中宅村)、东风火力发电厂(位于威坪东方机械厂)、霞源山水力发电厂以及毛竹源专用码头。

最初的红星厂与红卫厂同属一套领导班子。对外称浙西第一化工厂,内部称国营9364厂,分为四小区。一区、二区、三区在横沿公社百亩畈,即后来的红卫厂。四区在郑家公社桂柱石村,即后来的红星厂。工厂于1964年开始筹建,次年开工建设,年底开始投入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选自哈尔滨等老军工基地和部队。同时,开设浙西第一半工半读机械技术学校,招收萧山、余姚、淳安的学生,专门为兵工厂培养工人。淳安县则全力支持工程兴建,划拨土地,调用木材砖瓦等物资,组织工匠和民工参与建设。

建厂伊始,可谓筚路蓝缕,创业维艰。1966年,国营9364厂分为红星机械厂和红卫机械厂。红星厂主要生产82迫击炮引信、小型钢珠手榴弹;红卫厂则主要生产手榴弹雷管、地雷雷管,后来也生产部分民用雷管。

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兵工厂逐步实行军转民。红星厂也在1981年到1982年间,逐步完成了军转民。告别了兵工厂的身份,并更名为浙江钟厂,主要生产“寿星牌”台钟和落地摆钟。在军转民过渡期,红星厂曾在生产军工产品的同时,还先后生产过衣柜上的金属拉手,制衣用拷边机等民用产品。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浙江省国防工业办公室的批准,于1987年开始外迁嘉兴,隶属嘉兴市轻工业局。迁厂过程持续了三年时间,至1990年才全部完成工厂的整体搬迁。从此,曾经的红星厂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曾经喧闹的山谷也重新回归寂静。

如今的红星厂旧址,昔日的厂房依然默默坚守在那个偏僻的山谷中,荒芜的厂区,破败的厂房,斑驳的墙体,犹如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早已远去的红星厂,在那个特殊年代里,那一段曾经的辉煌。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程就 方志隆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