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从赤脚大夫到医疗管家 54年乡村医生讲述医疗变革路
发布时间:2019-11-14 09:39:27

中新网益阳11月13日电 (通讯员 周彦云 余杰)“以前哪有这种医疗条件咯,那时候一个月就发10支青霉素,根本不够用。我只能背着草筐子去挖草药,回来照着医书煎药给病人喝,要么就扎针,那种治法不是治不到位,就是治过头。”望着眼前崭新的医疗设备,湖南南县从医54年的乡村医生熊瑞兰感慨万千。

从赤脚大夫上山下田到专业医生定点医疗,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的老三件到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的新三件,从流感致死到小病无忧,从天价医药费到国家报销。50多年来,熊瑞兰从“赤脚大夫”转变成农村医疗管家,见证了农村医疗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农村各项物资匮乏,许多人因为医疗环境差,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我自己的前两个孩子,就是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而夭折,这是我学医的原因。”熊瑞兰说,当时农村条件差,但该治还得治,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找乡村医生,他不希望像自己孩子那样的事情再发生。“搁现在很容易解决的常见病,那时候不好治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熊瑞兰的工作量逐渐减少,却不是因为年龄或者医术,而是因为农村的医疗环境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熊瑞兰所在的南县厂窖镇,便已在卫生院配备了X线机、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等大型仪器。厂窖镇还依托以县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架起了农村医疗体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极大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不仅如此,看病贵的问题也同样得到了改善,身为医生又是患者家属的熊瑞兰对此深有体会。熊瑞兰的孙子今年12岁,自出生起便遗传了母亲的血友病,一年的治疗费用高达二十万元,得益于医疗保险制度与健康扶贫政策,如今每年的医疗费用已降至两三万元。

在厂窖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所患疾病在报销范围内的,可报销70%医疗费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报销90%。“先诊疗、后付费”服务自2018年5月实施以来,贫困户在卫生院住院病人193人,住院总金额313547元,报销金额达301302元。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工作,村民们不需要再为看病发愁,熊瑞兰的工作也清闲了许多。但即便到了颐养天年的退休年纪,熊瑞兰也没有闲着,他还得做着他的新工作。

“每天查查村里哪个娃儿要打疫苗了,打电话通知一下;那些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一年四次随访,随时监测他们的病情,镇里也有专业医生对其进行治疗,我就是我们村里的健康管家。”熊瑞兰道。

近年来,厂窖镇医疗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监测慢性病、确查小病、防疫大病,从治为主到防为主,体现的是农村医疗理念的进步。

目前厂窖镇成立了四支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乡镇医生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计29人,已签约人数达12833人,签约人群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结核病患者、孕产妇、儿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及贫困户,为签约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