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就是这么刺激!双休日还是短袖上阵 下周就要穿棉衣了
发布时间:2019-11-15 09:35:24

都市快报 记者 孙蒨 余夕雯

入秋以来,杭州的天气一直比较平稳,和往年相比偏暖,虽然来了几次冷空气,但气温下降得很缓慢。接下来就不同了,新一股冷空气的到来,会让大家感受到之前未有的“刺激”。

先来看已经到货的这股冷空气,受其影响,昨天杭州气温有所下降,最低气温10.5摄氏度,最高气温跌破20℃,降至18.7℃。不过,这股冷空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今天开始,杭州就要和它说“拜拜”了。杭州市气象台预报,今天晴到少云,虽然早上有点冷,但太阳出来后气温上升,最高气温会在22℃左右。

明后两天,杭州天气晴朗,气温继续回暖,最低气温11-13℃,最高气温有可能达到26℃,几乎回到夏天。不过,新一股冷空气随即到来,下周一开始气温大跳水,特别是11月19日-20日早晨,平原地区最低气温接近3-5℃,山区可能降至0-2℃。

气温先升后降太刺激

从26℃到3-5℃,这么刺激的气温变化走势,短短时间内恍如由夏入冬。

双休日白天还在穿短袖,下周早上上班就要棉衣上阵?这种天气变化其实并不奇怪,周末的回暖正是强冷空气来临前的障眼法。这种冷空气来前的惯用假动作有个专业名词,叫“锋前增温”,冷空气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区域一般是被暖气团所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另外,冷空气到来之前一般吹偏南风,也会加剧大气升温变暖。因此某一地区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气温会出现短暂升高,等到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气温就会下降。

这次气温明显回暖的幕后推手就是因为前一股冷空气的巅峰时刻刚过,新一股跟它实力不相上下的强冷空气紧接着到来。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15日夜间至18日,一股强冷空气将从新疆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0℃,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2-15℃,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先后有5-7级、阵风8-9级偏北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10-11级。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南疆盆地局地有沙尘天气。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11月19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进一步南压至沿淮一带地区。

新一股冷空气和前一股相似,同样是强冷空气,同样是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同样也是移速很快。关键是,即将到来的冷空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南方的影响更明显——预计这股冷空气到达杭州的时间是11月17日后期到18日,随后是气温下降,尤其是11月19日-20日早晨,最低气温将创下入秋以来的新低。

枫叶红了,秋色越来越美

在气温再次下降之前,杭州有一个美好的周末,非常适合外出游玩。

目前,杭州正是秋色最浓的时候,树叶逐渐变黄、变红,入眼之处色彩斑斓。而飘落在地上的树叶,也成为很多人心中美丽的风景。

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晒树叶照片。快拍小友“木心禅觉”就在南山路、龙井路等地拍了一组枫叶变红的照片,他说,“西湖边的梧桐伴随寒风黄得更加灿烂,秋意越来越浓,杭州最美秋色来临了。层林尽染景色美,这些景致,不用走太远,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在小区里、道路旁或是公园里。银杏、无患子、乌桕、七叶树、鸡爪槭、枫香都在争艳,煞是好看。”

西泠印社创始人

王福庵作品正在展览

欣赏美景的同时,不妨逛一场展览。西湖文化广场上的西泠印社美术馆,一场“先生归来——王福庵和他的时代”昨天开展,展出王福庵的篆刻、书画作品近百件,除了在杭的西泠印社众社员,许多外地社员、藏家也都纷纷赶来,在展厅里认真欣赏大师真迹。

1904年,清朝末期,有四个痴迷篆刻的年轻人,丁仁、王禔、吴隐、叶铭,在杭州孤山发起并创建了西泠印社。印章虽然是立社的根本,但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文人社团。中国的文人概念,讲究的是综合修养,所以有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除了篆刻之外,还涵盖了书画、古文字研究、鉴赏、诗词等众多领域。创始人之一的王禔,即王福庵(1880-1960),初名寿祺,后更名王禔,字维季,号福庵、福厂。

王福庵是杭州人,他的祖父王言为嘉庆戊寅举人,父亲王同,光绪丁丑进士,无意仕途而留心学术,历任杭州书院、紫阳书院院长。王福庵随父在紫阳书院学习,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学问根基。

12岁时,王福庵已沉迷刻印,且精研印谱、究于古文字学及书法。到了20岁,他已经任教于钱塘学堂(崇文书院),经常与有共同爱好的丁辅之相聚于西泠孤山,切磋艺事。丁辅之是杭州著名的古籍版本学家和金石书画大收藏家丁申的后人,后来,两人跟志同道合的吴隐、叶铭一起创办了西泠印社。

铁笔耕耘七十余年

一生治印二万余方

作为一位开宗立派的书法篆刻大家,王福庵是公认的继吴昌硕、赵叔孺之后又一座高峰。

王福庵除了是精通诗书画印的全能型文艺才子,理科竟然也学得很好。他精通算术和工程测绘技术等理工科知识,铺设沪杭铁路时,他辞去教学工作,任职于沪杭铁路局。在随后的数年中,他奔波于沪杭、湘鄂路局之间。除测绘和计算土木工程,他还时常为友人写字刻印。对于那段漂泊生活,他曾刻过一方“幕天席地”的印。1915年,王福庵辑成了他的第一部印谱——《罗刹江民印稿》,印谱所收之作皆为湘、鄂铁路局供职时所刻。

铁笔耕耘七十余年,王福庵一生治印二万余方,钤印谱一百零三册,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西泠印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书法艺术的修养和造诣极高,尤其是“当前篆书无过福庵者”的“玉箸篆”,备受世人推崇。

王福庵一生足迹杭州、长沙、武汉、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留下了甚多的印章书法的佳作铭品。在其游历的轨迹中,金石书画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从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就可以大致勾勒出那个时代艺术家交游的朋友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孙蒨 余夕雯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