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杨奇
削瘦的面庞,不多的言辞,配上老旧的房屋和简单的装修。当记者来到中洲镇霞童村老党员童月生家中时,实在想不到这是一位当了24年的林场老场长。从过去的遍地荒山,到现在的满目青翠,童月生这个曾经许多人眼中的“愣头青”,用自己的一头白发,换来了一片青山。
1965年参军的童月生,原本只是淳安大山里走出的一位极其普通的小伙子。然而,木讷、老实、“愣头青”这种看似总让人吃亏的特质,在部队的生活中却成了他最耀眼的品质,也让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铁道兵。无论是多么艰苦的训练,抑或多么艰难的任务,童月生的心中永远只有四个字:“军令如山”。“愣头青”的他,在进入部队两年后,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更是在9年的军旅生涯中,荣获十四次嘉奖。
自身的品质和军队的锤炼,使得退伍后的童月生成了乡亲们眼中名副其实的好后生。在许多人看来,素质出众、履历优良的他,肯定是要“飞黄腾达”的。然而在童月生心中,自己想着的,却只是简单的“党员就要为党做事,为人民服务”。而在军队中更加牢固的“老实”性格,让他对组织交待的任务尤为重视。因此,当公社领导提出要他负责当地林场工作时,他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丝毫没有考虑这份任务背后的困难,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大半辈子,也就此再也离不开这片青山。
实际上,在童月生接手这片林场前,这里的场长已经在短短五年时间换了八任,留给童月生的,只有一片片光秃秃的荒山,毫无收入来源的账本,以及700亩林地的种植任务。
“领导看我平常工作负责,让我来做这个事,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种树呗!”回忆这段经历,童月生的话语显得轻描淡写,但边上的村干部却忍不住搭了腔:“哪里有那么简单的。林场当时30来号人,既要日常管理,还要完成任务,更要努力开拓经济来源,摆脱一切支出靠补助的局面,老人家当时是真的难啊,要不然前面那么多场长,怎么最后都待不住呢。”
然而,“愣头青”的童月生当初可不这么想。在他眼里,任务没有难不难的选项,只有完成这一条路。林场在五年里换了8个场长,他就在五年里换它一片青山。就这样,童月生从曾经人们眼中要“飞黄腾达”的好后生,变成了只会种树的“愣头青”。但也是这个“愣头青”,在经过五年的努力后,林场不仅片片荒山变森林,更是通过茶叶种植和木材买卖,实现了收入的增长,让林场从原先靠着上级吃补助,变成了反哺乡镇有收益。而在接下来的近二十年里,童月生更是将完成任务不掺水、执行命令不打折的精神贯彻到底,直到60岁离开岗位,才终于歇息下来。
“这么多年都做一件事,就没有想过卸下任务,出去闯闯?”面对这样的提问,童月生明显有些发愣。在这个“愣头青”心中,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尽管曾经的他有着村民口中“干大事、赚大钱”的大好底子和年月,但在他心里,“作为一名党员和军人,完成任务就是我最想做也必须做的事,其它的,真的没多想”。
离开岗位的童月生,现在也是村里闲不下来的人。谁家老人有病没人照顾,他就义务为老人做饭,照顾老人起居;门口河道有垃圾,他就拿着工具下河捡拾;老年活动室需要人,他就每天都去烧水,扫地,任劳任怨为村里老人服务……许多人都说,这个“愣头青”,虽然已没有“好后生”的样貌,但那颗为党做事、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却实实在在还是年轻时的模样。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程就 王志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