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最美乡村学校“飞进”八个城市娃
发布时间:2020-06-23 09:05:42




在将孩子向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挤的当下,“最美乡村小学”——富文乡中心小学却迎来了8个城市娃,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城市娃逆向而行,选择了淳安这所山沟沟里的学校?他们能否适应乡村生活?他们的家长又是持何种态度?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近他们,去探寻他们心中的答案。

■记者 汪苏洁 余青青/文 

记者 王建才 通讯员 余诗祥/摄

家长 始于颜值 忠于内涵

去年9月份,来自杭州滨江的家长朱丽萍,将女儿带入了这所学校,女儿成为了富文乡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杭州读书时,发现我女儿越来越抵触学习,个子也长不高,医生说孩子压力太大了。”一次偶然机会,朱丽萍来到富文,参观这所学校,在和校长姜蔚颖交流后,她觉得找到了适合女儿的学校。“对于这所学校,我是始于颜值,忠于内涵。”朱丽萍笑着说。

带着旁人的困惑与劝解,朱丽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所学校,她女儿平时在乡村上学,周末接回杭州“度假”。“来这里后,明显发现女儿更加开心和放松,独立性更强。现在,作业都是自主完成,成绩变好了很多,字也写得更漂亮了。待了半个月后,女儿个子就长高了2厘米。”记者在采访朱丽萍时,女儿正在认真看书。对于未来,朱丽萍并没有任何担忧,少了过去的焦虑,表示女儿将继续选择淳安的学校读初中。

同时来富文读书的,还有来自江苏常州“王老师”的儿子。王老师是常州一所大学的心理老师,今年因为疫情,她一直开展线上教学和沟通,所以她有足够的时间,来边陪儿子边做公益性的学生心理辅导。“儿子现在读三年级,在常州读书时,他的成绩很好,因为自我要求很高,所以情绪一直紧绷,回到家,我就会发现他总是乱发脾气,心情很差。后来我找了另一所学校,发现不适合他。我继续找了很多学校,最终选了这里。”

待了一段时间后,王老师发现儿子彻底“放松下来”了,成绩也不错。最关键的是情绪越来越稳定,和她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我自己是学心理学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而且富文这里山清水秀,空气很好。现在,我和儿子的身心都收获了健康、自在。”王老师目前和家里长辈租在村里,表示以后不会再给儿子换学校,直到小学毕业。此时,儿子在一旁和同学做沙盘游戏,不时传来笑声。

此外,还有来自上海的家长童娅妮,今年5月份她带着正在上一年级的女儿来此读书。“我女儿读幼儿园时,还是非常快乐的。但自从上了小学,整个人容易紧张,我一直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希望她能保持最自然的东西。”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一个随性的人,加上学校硬件不差,老师友好,校长有理想,乡村环境好等,符合她心中的教育理念——自然、安全,保留孩子的天性。

“女儿虽说只待了一个多月,但能明显感觉她整个人都宽松多了,每天都很快乐。我在村里租了房子,全职陪读,和青山绿水待在一起,非常舒服、开心。”对于孩子的未来,童娅妮没有什么担心,她自己对教育、文学、中医等感兴趣,孩子在学习,她也在学习。“我们其实也教不了什么,陪着就好,然后静待花开。”

学校

乡村教育 “换道超车”

始于颜值、忠于内涵,这是家长的体会,那么,这所山村学校又是经历怎样的蜕变才能实现华丽转身?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校长姜蔚颖说,这与淳安乡村教育的“换道超车”改革不无关系。

“除了最美,富文中心小学还是杭州市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提升综合改革首家试点学校,它背后是一场实现乡村教育‘换道超车’之路的教育改革。”

在2018年10月,县教育局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后,富文乡中心小学校长姜蔚颖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艰巨的乡村教育改革任务。

自主设计办学路径、自主安排工作时间、自主分配办学资源,寻找一条突破应试教育的新路径,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这条路怎么走?姜蔚颖一度很迷茫。

“一开始,让我写一份5年规划,我不知道该怎么写。老师们的疑问,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跟大家一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把这件事想明白。”

随着和老师、学生不断地摸索和磨合,以及和相关专家学者的交流学习,姜蔚颖的规划渐渐明晰起来。在她看来,除了给孩子创造如家般温暖的学校,更要注重学校的软实力——育人,而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

于是,在她的带领下,富文乡中心小学设计了“毅行”生活课程,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和在地课程的开发,挖掘与真实生活有关的主题与内容,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与乡村生活、生产劳动、时令节气、民俗文化相结合,构建扎根乡土的绿色教育,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我们设计了以生活教育为宗旨的课程,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挖掘孩子的潜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陪伴和引导的作用,要把学校还给孩子。”姜蔚颖说,生活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打破教育和生活相脱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的弊端,注重发挥孩子的优势,让学校教育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做准备。

然而,把教育真正融入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老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因为之前的教学方式不适用现在的教学理念,所以学校每位教师必须从头开始学习新的上课模式,每个月一次磨课试课,实行‘倒逼’机制,促使所有教师尽快克服困难。”姜蔚颖亲自上阵做起示范课。

“学生能认识自己的情绪,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喜欢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交流,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融洽。”这是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未来图景之一,姜蔚颖希望这所乡村学校的价值导向、设计理念和服务内容,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成为未来学校的“乡村样本”。

教师

学习转型 “匹配”改革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往往发挥着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率先全面接受并适应转型理念、制度、课程的改革。但已经习惯先前模式授课的教师,在短时间内,是如何适应并“匹配”教育改革的呢?

“80后”教师董雨在学校已经工作了四年,她坦言,这场乡村教育改革后的课堂不再以老师为中心,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

“改革前期,我们教师有一些顾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每位教师都有跨越式提升的紧迫感。”董雨是学校的美术老师,如今还要负责英语、数学融合等教学内容,“我只能拼命学习,只有自己学好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

期间,董雨和同事一起去全国第一所实施新班级教育的崇文实验学校跟岗,去参加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活动,线上向相关教育专家、外籍教师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养。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在教学上最大的不足就是缺少资源,这让教师难以用更开阔的视野来进行教学活动,这次因学校教育改革,董雨和其他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接触外部教育资源及专业力量的机会。慢慢地,这所学校的老师都跟随改革的步伐变化着。

如今,在学校,多人多学科协同教学成了常规上课模式之一,即几个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上课,学科教师在同一年级寻找内容交叉融合点,围绕同一生活主题,将几个学科的内容统整教学。这其实对教师的知识面、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每位教师在擅长自己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对其他课程有足够地了解。

在学校,你会看到,任教了30多年的语文教师毛永福,重新启航,学起了英语,“困难很大,但也要尽全力去学,以此引导学生和我一起进步。”在他看来,如今富文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激励者,除了组织课堂,引导孩子学习,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让学习生活充满温度与希望。

学生

自主学习 适应性强

改革近两年,富文乡中心小学的一届学生已毕业,对于学校的素质教育、不参加联考等,行业内外人士都有疑虑和担忧,这些学生能适应初中的快节奏生活和考试吗?学校毕业生卢月君和王子岩发声。

“我是富文人,从一年级就在富文乡中心小学读书。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学校改革了。学习较之前感觉变得更加有趣、开心。”已经在青溪中学就读的卢月君如是说。而她的老师也反映,卢月君参加初中第一次考试排名年级第90名,最近的期中考试,班级第4名,年级第53名。而跑步前进,进入年级前60名的就有富文乡中心小学毕业的5名学生。

“这孩子自主性很高,适应能力强,自我调节能力好。我们都在农村,也不懂什么教育,基本都是把她放在学校里。孩子喜欢跳舞、唱歌,学校举办文艺活动挺多的,农村本身接触不了什么机会表演,这样能够发现孩子的特长。”卢月君妈妈说,女儿比较开朗,初中也基本靠她自己学习。

和卢月君同一届毕业,目前在千岛湖建兰中学读初一的王子岩,目前成绩在班级一直保持第一,年级前30名。“我自己就是富文读书的,我儿子他们现在学校教育比我们精彩多了,改革后我个人比较满意。我发现我儿子更有独立性和自觉性,再者教育模式好,孩子更有兴趣上课,还有校长和老师很好,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有区别。”王子岩爸爸说,他和妻子一直在外地工作,学校改革后,孩子受益良多,家长也放心多了。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