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时尚娱乐
疫情后舞蹈行业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05 09:15:00

  11月3日,由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BDA舞蹈论坛(2020)在北京舞蹈学院闭幕。近千位国内外舞蹈艺术家和关注舞蹈艺术的各界专家学者以“疫情·人类命运·舞蹈”为主题,通过线上方式共同探讨了疫情为舞蹈带来的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保持开放心态尊重创作规律

  舞蹈艺术在疫情期间以特有的表达形式和社会功能,催生了“方舱舞蹈”“居家舞蹈”和“云舞蹈”等新空间。大众用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舞抗疫、以舞健身,找到了抗击疫情的一剂“良药”,也让每一位舞蹈人深思舞蹈之于社会的重要作用。

  疫情的发生给舞蹈的学习、体验、创作都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也给艺术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和使命感。从2009年开始创建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舞蹈品牌,如今已经走过了11年,舞蹈家王亚彬的身份由一名舞者逐渐向编舞和导演的身份进行拓展。

  她认为,舞蹈本身需要遇见,遇见观众,遇见自己,“作为舞者其实是一个很开放的心态,作为一个编舞和一个导演,其实我也希望在未来有更多跨舞种的,然后跨不同主题的跨文化的创作。”

  线上演出可助力舞蹈更有力量

  疫情期间,不少机构和舞蹈家都开拓了线上领域,线上直播、线上教学、线上艺考等新模式。业内认为,线上从某种程度上拓宽了剧场空间。

  国家大剧院在疫情期间做了歌剧、音乐会、话剧、舞蹈等演出艺术形式的线上同步直播。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副部长关渤表示,不光是疫情以来,其实最近10年,无论从作品的创作还是观演关系,都因为数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某些创作者看来,线上演出,尤其是镜头语言甚至可以帮助舞蹈的表达更有力量感。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人文学院教授刘岩编舞并主演的抗疫主题舞蹈影像作品《手·护》用影像的方式和舞蹈的力量,向所有付出努力的一线工作者、坚守防疫的人民群众致敬。

  刘岩认为,如果我们把镜头运用好,它是可以助力于舞蹈思维的表达的,可以让我们的很多东西变得更有力量,可以更直接地传达我们的思想。

  作品本身的质量更重要

  那么究竟是选择线上还是剧场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线上和线下演出并不冲突。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春看来,原来集中在大城市的舞蹈资源现在以网络方式进行扩散,被重新分配。

  刘春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归根到底还是要更关注舞蹈作品本身:“后疫情的观演,我觉得不应该是简单的一个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界限,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内容是否可以延展,本身的质量是不是能经得住网络和现场的双重考验。”

  文/记者 田婉婷

  来源:北京青年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