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打造放学“好时光” 上海静安探索“三段式”课后服务
发布时间:2021-10-11 09:29:12

新学期开学以后,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的孩子们逐渐做好了自己的新课表。表头上“我的课表我做主”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课表每人“独一份”,放学后的近三小时分为学习、自主、温馨时刻,课后时光充实多样。

“三个‘时刻’,分别以完成作业、开展各类兴趣活动、晚间看护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分段或全程参与。”和田路小学校长张军瑾说。

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在亲手绘制自己的“专属课表”,颜色、图案、内容各异。比如,在自主时刻一栏,有的学生要学习编程、动画,有的学生要做思维训练、手工,还有的要练习花式跳绳、参与英语戏剧排演。教学楼走廊里,一张大海报亮出自主时刻创新素养课程群,五个色块分别标出视觉艺术、舞美运动、科创研究、创造劳动、基础拓展等五类课程,供学生了解、选择;学习、温馨时刻,周一至周五每天会有不同的主学科目和内容——语文、数学、英语,劳动、阅读等等。

这样的“三段式”课后服务并非和田路小学独有。记者了解到,静安区2019年首创“三段式”服务样态,旨在优先满足小学生在校完成作业的需求,充分发挥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等办学特色,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减负增效的绿色教育生态。

截至目前,静安全区50所小学(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全部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有需求的学生“两个全覆盖”和家长知晓、校区开放、学生愿留尽留“三个百分百”。课后服务架构也从一开始的“快乐30分+自助一小时+温馨一小时”升级为打造学习时刻、自主时刻、温馨时刻的服务结构。

不少家长表示,“三段式”课后服务让自己感觉“非常踏实”,不仅缓解了接孩子放学的时间压力,还能让孩子放学后在学校度过有质量的时光。

落实“一校一方案”,每所学校都突显特色。自主时刻,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依托学校“快乐拓展课程体系”,开设影视梦工厂、无人机、人工智能、红领巾学院等40余个跨班级、跨年段社团;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结合“培育现代小公民”办学特色,开展系列体育、科普、阅读、艺术等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温馨时刻,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创新阳光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定期请家长志愿者为晚托学生开展文化讲座和劳动技能辅导。

为做好“三段式”,各校也基于自身的探索基础不断升级、创新。张军瑾说,今年新学期开学,学生们要经历课后服务选课的过程。“学校发给学生‘自我需求调查表’,询问兴趣、特长,希望能从所选课程里学到的本领,家长来接放学的时间等等,既是了解学生情况,也是让学生在填表过程中学着了解自己。”

接着,刚开学的一两周,学生们放学后会在各个教室中穿梭,他们要去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中面试,学生、老师双向选择后,最终确定课表。

这个颇有些“麻烦”的过程,在学校看来必不可少。“让家长在手机上飞速点点也能完成选课,但学校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对自己了解也不够。课后服务既然要做就要保证质量。”张军瑾说。

在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校组织起大、小社团,大的有40多人参加的合唱、红色影视欣赏,小的有16人参加的阿卡贝拉活动、10人参加的古筝训练等。“从周一到周五,我们安排健康、科普、艺术、劳动、运动、益智、影视、游戏、悦读9大类共计64个社团活动,活动征询单通过家校的网络平台发送到每一个家长手中,目前平台上的调查征询显示,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达到全校总人数的90%以上。”校长鲁慧茹说。

据悉,推进“三段式”的过程中,静安区切实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保障和管理,发挥好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多方面支撑、全过程管理、个性化服务,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常态长效机制。静安区教育局设立年度常规专项,为学校提供资金保障,还统一为每一位在校学生购买校方责任综合险,保险时限和内容涵盖校内课后服务,提高安全保障。(记者郭敬丹、吴振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马峰明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