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 理论园地 > 实践探索
抗“疫”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27 10:45:00

blob.png

胡炳君

  经过艰苦卓绝地努力,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护。“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防控这场大战,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制度优势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

  习总书记指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一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这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有的西方国家党派争斗不止、相互推诿,导致疫情蔓延,酿成了更加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我国,因为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步调一致,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面对疫情来袭,党中央迅速建立统一调动、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疫情防控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使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还凝聚了人心,保持了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序。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获得社会尊严的同时发挥着社会主体作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中,这一制度优势集中体现为国家和社会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防控和战胜疫情的主体力量。有的以“人权卫士”自诩的国家,政府面对众多生命受到病毒侵害时,表现出迟钝、麻木,甚至是视而不见的冷漠。我国之所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使疫情得到迅速有效地控制,就是因为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凝聚人民力量,构筑起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这是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因素。

  三是整体利益置于首位。坚持把国家、人民、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整体至上的中国表达。疫情防控中,这一制度优势明确了正确处理社会整体、群体、个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强化了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国家观念,为形成“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机制奠定了道义基础和思想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原则,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在疫情肆意蔓延期间,这种个人主义导致社会成员只关注自己的所谓“权利”和“自由”,不愿受任何约束,缺乏集体意识、整体观念,许多西方国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中国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强大动力

  回望中国历史,印刻着战胜各种灾难的记忆,而每一次攻坚克难,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对中国精神的一次凝练和升华,继承和发展。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让世界再度见证了中国精神的坚不可摧。

  一是面对疫情时的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调度全国力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各地迅速响应、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实施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管控措施,共同打造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医务人员紧急驰援,医疗物资快速输送,“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推动抗“疫”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方舱医院里的“斗舞”“小品”,展现了患者抗击病毒的勇气和力量;宅家群众之间的互动、喊话,为社会驱散着疫情下恐慌焦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精神伟力令人动容。

  二是防疫战场上的壮丽逆行、英勇战斗。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份份要求奔赴一线的请战书、一个个饱含责任担当的鲜红手印、一句句坚定有力的“跟我上”“我先上”,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体现了在重大灾难面前,中华儿女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民族精神。抗疫战场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冲锋在前、顽强拼搏,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广大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日夜值守,为疫情防控筑牢一线堡垒、织密前沿防线;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为人们带来信心和力量;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苦,为夯实民生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大国气度。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我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举措,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采取“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防控形式,到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措施;从按下“暂停键”,实行全面严格管控,到按下“加速键”,创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奇迹;从与世卫组织的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到与国际社会的利益与共、安危相系,都展现出我国全力遏制疫情蔓延的信心和决心。在全球抗“疫”中,我们不计代价、不讲条件,用“中国速度”为世界防疫斗争争取宝贵时间,用“中国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用“中国精神”凝聚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用“中国温度”温暖世界,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科学防治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

  习总书记强调,“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战斗力。疫情防控重在科学防治,贵在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掌握病毒感染的科学知识,搞懂疫情传播的基本规律,坚持向科学要答案、向创新要效率,才能做到科学、有效防控。

  一是坚定信心靠科学认知。信心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源泉,它指引我们百折不挠,赋予我们昂扬向上舍我其谁的斗志。信心从科学认知中来,有科学认知,才会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才能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尊重科学常识。在抗“疫”这场战斗中,我们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公众尊崇相信科学,正确理解有关部门根据疫情发展推出的防控举措,不信谣、不传谣,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坚定必胜信心;我们充分相信和依靠科技力量,积极推进疫情科学防治,坚持在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不聚集、不聚餐等要求;我们深刻认识科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防控和救治一起抓,专家学者及时发声、答疑解惑,稳定人心、坚定信心。

  二是有效救治靠科研攻关。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关键要靠科学医疗。纵观人类抗“疫”史,从采取隔离防传染扩散,到研制疫苗抓预防,科学技术在保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广大科研工作者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分阶段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推荐到临床一线救治。在科研、临床、防控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下,一系列新成果、新办法得到检验推广,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注入了强大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精准防控靠科学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广大群众自觉配合,各地区各部门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通过严格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各方防控主体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因时而动、因势制宜创新方式,运用科学知识和科技手段精准掌握疫情、判断形势、制定措施。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追踪,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可视化技术优势和手机APP等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推进信息联动共享;鼓励远程办公、网上教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加强对隔离在家群众和病亡者家属等人的心理疏导;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公勺公筷”“一米线”等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精细治理是战胜疫情的重要基础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以最快速度动员和组织群众,织起了精细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网络,扎牢了严密的防控基础,也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彰显了基层治理的强大活力。实施精细化管理,成为基层防控疫情的一大特点。

  一是精细才能将要求落到位。疫情防控的基础是要把工作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工作落实越到位、措施落实越具体,治理就越有效,疫情防控也就越有力。疑似感染者如何及时发现、居家隔离者如何予以妥善照顾、周边居民的疑虑怎样化解,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从摸查“全覆盖”、防控“全方位”到服务“全天候”,从解决生活所需到提供心理抚慰,等等。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需要按照要求将防控措施落到每一个楼栋、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员,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手段,需要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是精细才能将风险防到位。疫情来势汹汹,要成功阻击病毒入侵、战胜疫情,必须要织密群防群治防线,强化基层末端精细化管理。否则,风险会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疫情防控直面群众,会遇到各种具体复杂的问题,防控一线的工作尤其要细致入微,要在落实上级防控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发现的具体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有效举措完善改进,不能停留在“规定动作”层面。如结合区域防控重点和人员特点,因地制宜设置防控岗位和工作内容,统筹协调民警、卫生、物业、中介、志愿者及各类团体组织等力量,组建出租房屋管理队、流动人员排查队、护村巡逻值守队、扎堆聚集劝解队、服务老弱病残幼志愿队等,充分调动社会企业和群众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有人去管、有举措去防。

  三是精细才能将短板补到位。疫情防控中,充分展现出了基层干部群众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勇气和担当,也暴露出一些基层治理中的不足。工作机制上,社区作为防控前沿,一定程度上面临人手不足、信息沟通不畅、防控手段不多、志愿者动员偏慢、居民情绪疏导方法不多、居民恐慌心理消解不足等问题。方法手段上,怎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密做好疫情数据和信息研判,精细提出疫情防控应对策略,需要总结经验,提升城乡社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习惯养成上,要重视文明好习惯养成,广泛普及卫生防护知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真正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真正从日常生活源头上杜绝病毒侵袭。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