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姜德归
里商乡里商村是明朝三元宰相商辂的故里,该村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办规模较大的花灯闹元宵活动。此习俗自明成化年间(1486年)商辂去世时兴起,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外,一直延续至今,现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里商仁灯2015年荣获“非遗薪传”浙江纸艺彩扎精品优秀展示奖、2017年荣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灯彩大赛铜奖,今年喜迎十九大还组织参加了杭州市“手工的精彩”民间工艺作品展览,组织参加了县“龙腾盛世”展演等活动。
据传,里商乡原无此花灯,更无花灯闹元宵的习俗。商辂在京为官时曾几次遭贬返家,返家时曾从皇宫带回了几只宫灯,山里人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灯,就纷纷仿制。这样,里商的灯酷似皇家的宫灯,但不能称宫灯,便直称“花灯”。据说,当时只有皇宫与商辂故里里商村有此式样的灯。
商辂去世后,里商的商氏后裔为缅怀商辂,集资在村里建了座花厅,每逢春节、元宵,便在花厅里展示各家的花灯。至清朝始,花灯逐渐由室内向室外并以游灯的形式展示,每年元宵节村民们手提花灯,排成长队沿街游一圈。至清中后期,游灯阵式有所改进,增加了龙头、龙尾和小龙、小虾灯;表演的形式改单一的提灯巡游为边走边舞,并增加打击乐伴奏,气氛欢快,场面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对游灯阵式与表演艺术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在原有龙头、龙尾的基础上再增加了龙身。龙身由长1.5米、宽0.15米的数十条板凳组成,每条板凳上置六只花灯。花灯种类繁多,图案形象逼真,并配有喜庆、吉祥对联,做工精细,龙眼、龙嘴张合有致,巡游时更加壮观。
每年的正月初三,里商村的村民便开始制作花灯了。龙身(即每条板凳)由各家各户制作;工艺要求高的龙头、龙尾、虾灯等则由村花灯会组织技术好的人员集中到花厅里制作,所有花灯会巡游的道具都必须赶在正月十三晚饭前制作完毕。
正月十三日夜,四条长约6米的虾灯在鞭炮、锣鼓的引领下从花厅出发,沿原定花灯巡游路线试巡一遍。这是给花灯闹元宵巡游“踩路”。
正月十五夜,花灯闹元宵巡游活动正式开始。
元宵夜,全村家家户户早早吃了团圆饭,所有参加巡游的人员都需沐浴更衣,带上各自的道具到花厅里集中,听候村花灯会主事人的安排,并点亮所有灯内的蜡烛,等候巡游活动的开始。
巡游开始时,先由两面大开锣鸣锣开道出花厅门,其后是撑幡旗的,紧随着幡旗的是四条大虾灯。大虾灯在花厅门外宽阔的校场上盘旋三圈后,复返花厅内去迎接长龙。在大虾灯的引领下,吹先锋、唢呐的吹奏队,敲锣打鼓的锣鼓队,托香盘的,舞龙珠的鱼贯而出,最后才是长长的仁灯队。这时,花厅外三眼炮响彻云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龙珠的引领、回迎下,百余米的仁灯龙队慢慢地游出了花厅,沿村前路向村脚的霸王庙游去。
巡游队伍过浮桥,先到霸王庙前厅敬拜霸王神像,上香烧纸,以敬霸王助祖先商辂平安过乌江进京高中状元之意,然后进后厅敬霸王夫人。敬毕,出霸王庙,往村中后路前行。
此时,家家户户早已在上横头点燃了香烛,放鞭炮迎接龙头。一旦龙头来到家门口,户主即拿三支香对着龙头拜三拜,再将香插在巡游队中的香盘里,然后从香盘中另拿三支香插在自家的上横头,这叫把“龙”接回了家。此举寓意着能保佑全家安康,万事如意,新年发财。
花灯巡游队伍慢慢地绕村巡游一圈后,重返花厅敬祖先神像、神位。敬毕,复出花厅,沿村前路进霸王庙谢神。当龙头复出霸王庙时,等候在庙门口的村民可争相抢拔龙须、抢剥龙鳞。这一特色的习俗,据说是抢到龙须的,拿回家放到床上定会生儿子;抢到龙鳞的,放到枕头下会保佑全家身体健康、财运叠滚,放到猪栏上会猪壮如牛,六畜兴旺。由于抢的人太多,直到龙头成为一副骨架才罢休。
成为骨架的龙头在虾灯的引领下再返花厅,向祖先神像、神位敬拜谢恩,以求全村平安。龙身的各条板凳(连同板凳上的灯)由各家背回家,供在上横头,上香礼拜。接着,各家各户重摆酒菜,招待来看花灯会的亲戚朋友。客人临走时,送上一只花灯,以示将吉祥利市带回家。
至此,整个花灯闹元宵活动圆满结束。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赵婷婷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